盧克琴
摘 要:信息化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礎,對國土資源管理起到支撐作用。而在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的過程中,網絡安全又是確保國土資源信息安全的生命線。本文就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結合網絡安全,從技術上和制度上對國土資源信息網絡的安全運行進行的必要的論述,并強調了為何要強化網絡安全在國土資源信息化中的地位。希望能以此強化信息安全意識。
關鍵詞:國土資源;信息化;網絡;安全
1.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的目的
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既是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國土資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土資源事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科學發展,其核心是從技術上為保障國土資源事業科學發展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務,從而促進國土資源政務公開、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1.1 保障國土資源的高效、節約利用。為了提高國土資源的利用率,就需要用規劃、政策、標準和程序等一系列機制作為先導,而信息化與電子政務正是支撐這些功能的技術手段。有了信息技術的保證,人們不僅可以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對階段性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動態性監測和控制。從而在最大范圍內反映配置和整合資源的實際情況,實現國土資源的高效、合理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
1.2 保障國土資源的宏觀調控和持續利用。我國的經濟發展目前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發展不均衡,特別是重工業的強勁增長引發了資源開發與消費急劇增加;二是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帶來土地、礦產資源的過度開發與開采,加劇了資源的供求失衡。因此,作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通過開展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實施國土資源的實時調控和監管,有利于促進國土資源的宏觀調控和持續利用。
1.3 有助于推進科技創新。信息化是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化到信息社會的必然過程,它將改變人類的生產方式、社會組織結構,并改變人類的思維和生活方式。3S技術、二維地質填圖、影像技術、遙感探測技術、數字化調查等信息化技術,對國土資源調查評價、保護利用和檢測監管的廣度、深度和精度不斷提高,使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發生深刻變革。因此,加快運用信息技術等科技手段,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國土資源的科技創新,而且有助于提高資源管理的科技含量。
1.4 有助于建立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機制。從社會角度看,人們把國土資源形象地比作“一家管,多家用”。從部門管理角度看,人們又把國土資源比作“縱向垂直,四級管理”,因為它牽扯到保護、開發、利用、監管四大環節,而這四大環節之間又有著盤根錯節的聯系。由此可見,國土資源信息化結合電子政務形成的技術手段無疑成為聯系各大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個行業的紐帶。
2.網絡安全是國土資源信息安全的基石
在國土資源行業中,網絡被稱作“三網加一體系”。所謂“三網”指的是用于處理機關內部各項行政事務和各種相關業務的內聯網、通過互聯網實現對社會服務的對外網絡以及與一些特定單位或部門連接的專用通信網絡;“一體系”指的就是嚴防內部資料外傳,或者說是暫不宜對外公開的保密體系。實現國土資源的信息化離不開網絡,由此可見,國土資源的信息安全注定不能脫離網絡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國土資源的信息安全就無從
談起。
2.1 保障國土資源各項業務正常有序運行。國土資源相關業務的正常運行需要一個安全、穩定、可靠的網絡環境作為保障,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不僅僅提高了對內辦公、對外服務的效率,同時也實現了土地測量數據、土地利用狀況的實時傳送,為今后的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2.2 為國土資源信息網絡穩定運行保駕護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給出的開放式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共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在網絡安全當中就涉及到其中的物理層、網絡層、會話層和應用層4層。從硬件的角度來說是確保各類服務器和網絡設備的安全連接和良好的機房溫濕度環境;從軟件的角度來說是加強網絡訪問控制,將無關人員的訪問從技術上拒之門外,同時保證各類業務的應用系統的正常安裝和穩定使用。
3.加強國土資源信息網絡安全的措施
3.1 加強對網絡訪問的準入機制?,F今,很多機關企事業單位都已逐步建立,或已經實施利用專用網絡設備,對行業內部網絡的訪問和單位內部人員訪問國際互聯網進行準入授權機制。這種方法在目前看來是比較奏效的,既保證了單位內部網絡的安全,同時也將無關人員從網絡上拒之門外;即便對方利用各種算法算出相關網絡的IP地址及端口號,甚至是懷著不良的心態使用VPN技術也是無濟于事。同時,也實現了從技術上對內部人員訪問內、外網的權限加以約束。
3.2 加強對防火墻、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的管理。防火墻在網絡中的角色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內網與外網之間聯絡的橋梁,又是從外網對內網實時網絡攻擊和涉密數據竊取的突破口。防火墻雖然可以保證集中的網絡安全、監視并記錄互聯網的使用,但它卻不能防范已感染病毒的文件和“內鬼”帶來的網絡安全威脅。交換機的安全性在整個內部網絡中是不可小視的,盡管目前大多數二層、三層交換機都具有豐富的安全功能,但它最大的安全隱患莫過于端口隨意的物理接入和缺乏有效控制的不安全登錄行為。
4.結束語
在21世紀,國土資源信息化是實現科學、規范、高效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的過程中,網絡安全問題仍然不可小視,完備的技術手段與配套的管理制度相結合是確保國土資源信息網絡安全、健康、穩定運行的必備條件。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我們任重道遠;所以就要牢固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加強日常安全管理,普及信息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為國土資源信息化提供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辛繼升.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探討[J].國土資源信息化,2009(04).
[2]鄭鯤,孫寶岐.通信網絡安全原理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