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礦是關系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對于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煤礦安全事故頻發,因此煤礦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時刻牽動著舉國人民的心,本文針對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幾點防空措施,希望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防控措施
我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豐富的煤炭資源。作為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其能源消耗量是巨大的。礦產資源的開采,特別是礦產資源中有“黑金”之稱的煤炭資源的開采對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和國家地位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煤礦產業的發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經濟、社會、科技的不斷前進,煤礦的需求也是難以滿足現實的需要,引發煤礦的加班加點生產,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問題,煤礦安全管理措施卻難以跟上煤礦產業發展的步伐,時常出現在公眾面前的礦難事故不斷的給煤礦從業者敲響警鐘,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本文針對頻發的煤礦安全事故進行探索和分析,希望對于提升煤礦安全生產效率,以及保護煤礦生產人員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煤礦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是煤礦的事故安全防范意識不夠。煤礦安全生產不只是煤礦領導需要關注的要點,更應該是每一個煤礦一線工人關注的要點,煤礦的安全生產事關每一個產業工人的生命安全,對于安全隱患沒有提起應有的重視兒放任不管或者習以為常[1];其次是礦井、巷道設計不符合安全生產的規定,對于煤礦產業工人的施工和安全生產存在重要的隱患,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進而影響煤礦的產業和經濟效益;再次是“一通三防”問題突出,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能放松警惕,礦井的通風問題、瓦斯問題、煤塵問題和防火、頂板問題是擺在煤礦安全管理面前的頭等大事,還有生產過程中的采掘機運通等工作都需要專業的技術,任何一點的疏忽都可能引發無法挽回的事故,危機礦工的安全;最后是煤礦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性,技術工人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煤礦安全制度的建立和管理的實施都需要技術人員發揮主要作用,但是大部分礦區對于老技術人員的關注程度不夠,同時新技術人員的引進和補充存在渠道上的問題,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折扣,導致煤礦生產和安全工作出現了被動的局面。
二、煤礦安全管理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針對煤礦事故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的問題,應該責令相關人員組織好定期檢查制度。煤礦安全生產是一個常抓不懈的工作,應該每日定期安全檢查,落實好具體的安全責任人。將安全設施、安全隱患等內容納入安全檢查的范圍之內,安全檢查小組要深入到一線礦區、班組,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勞動條件和作業的環境以及生產的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和相關規定,提升煤礦事故安全防范意識,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二)對于礦井、巷道設計問題,需要拿出科學的礦井開采方案,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和煤礦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礦井開拓和開采需要注意以下的問題,首先是選擇井筒的合理位置,其次是開采階段的劃分,再次是煤礦采取的劃分還有巷道的位置選定。煤礦礦井的設計師必須實地到達礦區進行考察和監測,在對礦區地形和地質條件進行細致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目前掌握的先進技術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礦井開采方案;同時,對于巷道的位置選定要貫徹簡單明了的方針,要求產業工人熟悉各個系統的設施以及生產設備的性能和線路指示圖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在安全事故來臨時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控制和撤離。
(三)如何做好“一通三防”問題的防范工作,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局部瓦斯超標還有工作面接近含水層等安全隱患,要在管理機構、管理制度面上做文章同時保證將具體工作落實。首先煤礦企業的成長需要良好的機構和制度,上至單位領導下至普通員工都是煤礦安全管理的主人,各個部門落實“一通三防”工作的責任問題,層層把關,將安全生產的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其次是制定安全生產、防治“一通三防”的專項制度,推行“一通三防”工作的一票否決權[2],將思想工作落到實處,從源頭上做好員工的工作,讓具體工作落到實處。“一通三防”工作的一票否決權這一根本性的原則是不能碰觸的,尤其是安全事故頻發的生產部門。在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機構的帶動下,真抓實干,將工作細化。尤其是高度重視礦井通風工作,對于煤塵、瓦斯問題的防空意義重大。對于通風系統的管理要及時有效,調整和及時改造不合理的通風口的位置,同時引導煤礦生產一線的工人愛護通風設施,將“通風口就是煤礦工人的生命線”的思想落實到每一名礦工的心中,確保通風口的穩定工作。
(四)在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中,要時刻注意發揮技術人員的先進帶頭作用。關注技術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調動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帶動整個礦區的工作氛圍以保證安全生產需要。尤其需要建立以技術人員為主導的領導班子,讓內行領導發展,走科學發展之路,注意新鮮血液的補充和新技術的引進和開發。為我國煤礦產業的發展和安全生產創造出一個和諧、健康、穩定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申龍.煤礦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4):192.
[2]吳川、趙宏成、劉剛.煤礦技術管理與安全生產[J].企業技術開發,2014(27):152-153.
作者簡介:李紅波(1989—),男,漢,山東省濟寧人,鄂爾多斯市營盤壕煤炭有限公司,技術員,大專,煤礦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