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華
?
淺析縣級供電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及對策
鄭孝華
摘要:法治是時代的主題,市場經濟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在這兩者的雙重影響下,縣級供電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和訴訟風險。本文分析了這些風險和問題的主要方面,并針對性提出相應的防范方法和解決對策。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減少不必要的營業外支出,維持企業穩定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供電企業;風險;法律;對策
(一)供電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法律問題
部分表現在日常經營,但大部分因為長期積累的歷史遺留,很多供電企業在企業管理、合并重組、施工建設、銷售服務、人員組織等方面存在道德風險、存在諸多“違章”行為。近年來,面臨日趨嚴格的內外部審查和更專業化的會計化核算監督,一些委托—代理性的道德風險廣泛存在,“習慣性違章”問題較為突出。諸如賬簿記錄不完整,賬外設賬,挪用資金進行金融交易活動等問題并不鮮見。這些問題一旦敗露,供電企業不僅將會面臨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由道德風險帶來的逆向選擇問題將嚴重影響供電企業的信譽,從而國有企業的社會效益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二)電力輸送網絡建設中的法律問題
鑒于《物權法》的實施使得電力網絡建設面臨錯綜復雜的法律主題和法律關系。電網建設在土地征收利用、道路占用、環境保護、地上建筑物拆除等方面面臨諸多難點,電網建設已成為縣級供電企業工作的難點之一,由政策和法規處理帶來的管理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支出。鑒于《物權法》,電力企業若不注意維護自身權益,保護相關設施不受非權利人侵害,企業將面臨因資產非正常折舊和訴訟支出等造成的嚴重財產損失。另一方面,若電力企業缺乏物權意識,隨意侵占和損害他人財產,妨害了相關權利人利益同樣會引起糾紛,或將面臨行政處罰和訴訟賠償責任,不僅對財產而且對自身形象將造成重大影響。
(三)欠費和竊電風險
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經濟個體、法人公司、事業單位甚至政府機構都將面臨違約風險,存在著應收賬款難以收回的難題。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城鎮化和城市化進程,諸多用電企業存在著因所在地變更,固定資產拆遷或經營困難而導致破產從而義務主體不清以至于用電費難以清繳。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企業運營困難。另一方面,企業和個人常以各種方式竊電,法治改革使供電企業喪失了行政執法的權利,查處竊電也變得非常困難。從而,竊電行為也嚴重影響了縣級供電企業的穩定高效運行。
(四)服務過程的法律風險
縣級供電企業在服務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諸多風險,歸結起來可以分為兩類。第一,因為供電企業特別是縣級供電企業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外部服務環境。服務站點多、面積大、服務線路長、服務對象涉及千家萬戶等。而自2010年頒行的《供電監管辦法》更高層次的對縣級供電企業的服務提出了要求。因而在服務過程中可能經常會遇到諸如服務質量(電力輸送、服務人員態度、用電限制等)、意外事故、不可抗力等造成的經濟風險、損失。另一方面,在服務過程中供電企業自身也可能受到其他用電戶的損害,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
(五)勞務用工風險
隨著《勞動合同法》的施行,縣級供電企業在用工過程中可能隨時面臨著勞務合同履行、工薪給付、勞務關系變更或終止、福利分配、用工安全等諸多問題和相關違約風險從而造成糾紛或引起訴訟。不僅如此,諸多縣級供電企業存在著用工不規范問題,有的甚至有4、5種以上用工方式。這更大程度上造成了由勞動糾紛帶來的風險。如何依法用工、合理用工、安全用工已成為縣級供電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
縣級供電企業要加強法制教育宣傳,使企業員工盡早形成法制意識,形成依法行使權力,維護企業法權的思想。養成遵照規章制度,不違規操作;依照規定提供服務,不濫用職權的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個體能動性,夯實風險防控基礎。而企業在經營決策中更應該樹立法律風險意識,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使企業運營有法可依、依法治理、違規必究、執法必嚴的法治精神,將企業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二)加強法律風險防控能力
企業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對自身的經營活動進行清查,特別注重清查經營管理中的經濟問題,服務過程中的投訴上訪問題及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爭取早發現、早解決。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標準規范,對達標問題予以警示。不定期對超過警戒線的違規行為予以通報,避免對全局造成重大不利影響。適時進行風險評估。按照危險程度對風險源排序,并針對不同類型風險制定有效預案。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樹立風險常在意識,時刻活躍風險防范機制。此外,還應加強保險投入,合理轉移企業風險。
(三)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
完善規章制度,及時依照政策法規對企業內部不適宜、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增強企業運營的科學化、透明化、高效性。建立健全監督體系。不僅加強內部監督、自我監督,還應加強外部監督、多部門監督。強化會計核算清查違紀查處等監督功能。對企業項目專項專查,全面、廣泛、深層次監督縣級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同時,還應完善重大事項決策制度,防止專斷獨行。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審核審計制度。加強政治文明建設,促進廉政清風,使企業決策透明化、法治化、科學化。
(四)嚴格問題處理程序
加大違規行為排查力度。針對縣級供電企業在生產、經營、銷售等各個薄弱環節制定排查方法,落實排查制度,監督排查行為。對工程項目專項專帳,落實責任關系。對重大項目獨立監督、審計,定期審查項目進程,依法依規對不合理項目提出整改意見。同時,還應完善違規行為處理流程,加大處理力度。對違規行為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理、依法處理。
綜上所述,防范縣級供電企業法律風險的根本在于企業治理的法制化和現代化。要使企業走上法制化之路,除了深刻落實現代中國法制精神以外,還要加強外部監督。除政府監督外,還要加強輿論監督、新聞監督、人民監督。只有企業內部的努力和企業外部的規范相結合,才能使企業走上法制化的康莊大道。另一方面,縣級供電企業還應該引入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改革企業管理上的疏漏。強化企業運營效率,提高產能效能,提升服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企業面對法律風險的能力,使企業獲得長足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磊,李淑靜.用電信息采集與管理平臺[J].農村電氣化, 2009(3):31-33.
[2]杜蜀薇,慕福林,陳明等.客戶信息采集系統實用化評估體系的分析與探索[J].電力信息化,2009(12):88-90.
[3]劉振亞.電力營銷法律風險防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鶴峰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