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卉
子宮畸形合并妊娠14例臨床分析
孫 卉
目的 分析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患者的臨床特征、妊娠結局以及主要并發癥。方法 收集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患者14例,回顧分析其臨床特征、妊娠結局以及主要并發癥。結果 本組14例患者中,流產率為21.4%(3/14),剖宮產率為64.3%(9/14),胎位異常率為35.7%(5/14)。結論 子宮畸形合并妊娠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可造成不良妊娠結局,早期明確診斷并完善孕期管理至關重要。
妊娠;子宮妊娠;臨床特征
子宮畸形是臨床常見婦產科疾病,因病理類型復雜多樣加之缺乏典型癥狀,早期容易漏診[1]。子宮畸形患者的宮腔形態、子宮肌血供以及宮頸機能等多方面情況均與正常子宮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時將給母兒結局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早期準確診斷并積極予以干預治療對改善妊娠結局至關重要。本研究回顧分析了14例子宮畸形合并妊娠的臨床特征以及妊娠結局,旨在提高臨床對本病的認識以及診療水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沈陽市于洪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患者14例,年齡20~36歲,平均(30.1±4.2)歲;2例為孕早期,3例為孕中期,9例為孕晚期。4例有痛經史,1例有不孕癥史,2例有自然流產史。子宮畸形類型:4例雙子宮畸形,4例為縱膈子宮畸形,1例為鞍狀子宮畸形,2例為殘角子宮畸形,3例為雙角子宮畸形。
1.2 方法 統計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孕產次、孕周等,并根據患者的病史、B超檢查、臨床檢查、子宮碘油造影、腹腔鏡與宮腔鏡檢查情況、剖腹手術情況等診斷子宮畸形。
2.1 子宮畸形確診方式與時間 本組14例患者中,2例為孕早期確診,均為B超聯合婦科檢查確診;3例孕中期確診者中,2例經B超檢查確診,另1例在人工流產術中確診;9例孕晚期確診者均為剖宮產術時確診。
2.2 妊娠結局 14例患者中,有1例(7.1%)為先兆流產,實施鉗刮術終止妊娠;3例(21.4%)早期流產;1例(7.1%)殘角子宮妊娠破裂;9例(64.3%)剖宮產;5例(35.7%)胎位異常。母兒結局:2例產后出血,2例胎兒發育遲緩,1例死胎,1例新生兒死亡,1例新生兒重度窒息。
子宮畸形患者因子宮發育異常,在妊娠早期由于宮腔較小、孕卵著床不良以及子宮肌血供不足等,均容易造成早期流產以及習慣性流產等。本組有21.4%的患者發生流產。此外,子宮畸形患者因子宮肌的發育狀況不良,隨著孕期的延長,其子宮肌的張力將逐漸降低,壓迫胎兒,在孕中期可能引起流產或者早產等。由于子宮畸形可導致宮腔容積減小以及子宮肌缺血等,均可影響胎盤功能,導致胎兒的生長發育受到限制,容易誘發死胎、胎兒發育遲緩或者新生兒重度窒息等[3-4]。本組14例患者中,胎兒發育遲緩率達14.3%,死胎和新生兒重度窒息率為7.1%。此外,由于子宮畸形造成宮腔大小、形態以及軸向等發生異常,造成宮腔狹窄,影響胎兒宮內活動,可增加胎位異常風險。本組14例患者中,35.7%發生胎位異常。因胎位異常加之宮腔形態異常,導致產婦在分娩時極易發生宮縮乏力以及子宮收縮不協調等,從而增加剖宮產率,剖宮產率達64.3%。目前,研究資料表明[5],子宮畸形并非剖宮產的臨床絕對指征,故應充分結合患者的胎位以及產程進展進行考慮。實施剖宮產術中,應視子宮下段的畸形情況確定手術切口。對于單角子宮以及雙角子宮下狹窄者,由于子宮畸形導致肌壁張力降低,宮腔擴張范圍較小,為避免手術創傷,宜行宮體縱切口。對于子宮下段形成較好者,仍然可選擇下段切口。對于完全性子宮縱隔,如果其下段形成不良,則需行縱切口;對于鞍狀子宮、不全縱隔子宮以及單角合并殘角子宮,則應實施下段橫切口[6-7]。術中應注意預防出血,因子宮形態發生異常,可影響子宮復舊而誘發出血,故應完善產后出血預防準備。對于殘角子宮,術中可酌情將殘角子宮以及其同側輸卵管切除,并將本側圓韌帶固定在健康子宮的對應位置,避免發生子宮移位。對于縱膈子宮患者,往往存在胎盤縱膈粘連,需充分清除,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在探查腹腔時,如探及腹部包塊,則應警惕發生異位腎[8]。需充分檢查診斷,切勿盲目切除,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創傷。手術的同時,還應完善新生兒復蘇治療準備,強化產后護理,確保母嬰安全。
綜上所述,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早期缺乏典型臨床表現,易誤診或漏診,完善孕前或者孕早期B超檢查,詳細詢問病史并積極進行婦檢等,及早發現、診斷并處理子宮畸形如有必要可先實施子宮矯正術后再妊娠。對于已經妊娠者,應加強孕期管理,早期積極保胎治療,完善孕期以及分娩期檢查與保護措施,酌情擴展剖宮產指征,最大限度地降低子宮畸形妊娠對于母嬰的不良影響;而如果患者無手術指征,則應強化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鼓勵患者經陰道分娩,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創傷,提高圍生質量。
[1] 牟田,張曉紅,王山米,等.子宮畸形合并妊娠母兒妊娠結局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12(3):164-167.
[2] 陳瑛.子宮畸形婦女的妊娠和生育能力[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7):1426-1427.
[3] 蕭慧娟,林岸蕓,武彥,等.子宮畸形妊娠分娩期并發癥分析與護理[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2,40(6):86-88.
[4] 李曉麗.妊娠合并子宮畸形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4):28-29,31.
[5] 張茜,劉影.子宮畸形的分型及比較影像學[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2(1):108-111.
[6] 朱文波,江愛芳,董旭.子宮畸形合并早期妊娠的三維超聲成像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14,33(7):34-35.
[7] 杜春彥,鐘愛玲.59例子宮畸形女性妊娠圍生結局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7):158-159.
[8] 李以國.78例子宮畸形婦女晚期妊娠結局分析[J].中外醫療,2012, 31(33):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53
遼寧 110141 沈陽市于洪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孫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