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爽
目前,臨床中針對扁桃體炎患者的主要治療廣泛以扁桃體摘除術為主,扁桃體摘除術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術式之一,操作相對簡單,但經常會出現術后出血等并發癥[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在術后給予細致護理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對接受扁桃體摘除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并探討扁桃體摘除術后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方法,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中將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河南省安陽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扁桃體摘除術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本組研究的觀察對象(觀察組),與2010年前隨機抽取的60例接受扁桃體摘除術的患者(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觀察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13~46歲,平均年齡(29.34±7.13)歲;采用剝離法手術33例,采用擠切法27例,術中平均出血量(27.43±5.21)mL。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5~49歲,平均年齡(29.25±4.53)歲;采用剝離法手術37例,采用擠切法[2]23例,術中平均出血量(31.25±5.54)mL。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方式、術中出血量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臨床護理以常規模式進行,只給予基礎監測及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等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1.2.1 預防感染 患者在術后恢復期內,免疫系統與生理功能都相對較弱,而且氣道與外界直接相通,痰液污染情況嚴重,因此經常出現肺部感染或傷口感染。因此要在護理工作中應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掌握吸痰時間[3],減少呼吸道內殘留的分泌物。另外,還要及時清潔切口附近皮膚,每天更換2次紗布,每天為患者進行2次口腔清潔護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對于出現感染初期癥狀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進行相應處理。
1.2.2 預防術后出血 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的常見原因是術中使用血管收縮劑、創面過大或止血不徹底有直接關系,另外,術后咳嗽或吸痰操作不當也會誘發繼發性出血,因此要求手術中要盡量減少創面,術后吸痰操作要規范,選擇柔軟的吸痰管,還要避免吸痰管負壓過大、吸痰時間過長[4]。
1.2.3 飲食護理 術后5~6 h患者可進食少量冷飲,刺激局部止痛與止血,并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出血情況,如果未出現出血可以進食少量流質食物;術后4~5 d時確定患者傷口愈合情況良好后,可以適當給予稍硬質的食物,恢復期間內不要進食油炸類或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并發癥與住院費用及各項指標,并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l5.0軟件分析,正態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得到痊愈,術后未發生并發癥病例,平均住院時間為(6.4±0.7)d,平均住院費用為(6792±238)元;對照組患者也均順利完成手術,得到痊愈,但術后發生出血2例,未發生其他嚴重并發癥,平均住院時間為(9.2±0.4)d,平均住院費用為(8237±323)元;觀察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扁桃體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與多發病,主要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其臨床癥狀以咽痛、發熱及咽部不適感等為主。臨床中針對扁桃體炎常規給予消炎治療,但是對于兒童患者或病情反復發作者應及時給予扁桃體摘除術治療,以免造成耳、鼻或心、腎、關節等局部或全身的并發癥。
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是扁桃體術后常見并發癥,扁桃體切除術的護理要點主要體現在對術后出血的預防,如24 h口內有少量鮮血為正常現象,可輕輕吐出,不能因吐出物完全是鮮血,說明有出血傾向,應認真檢查傷口,采取止血措施,特別是兒童及全麻未清醒者,出現頻頻吞咽提示有活動性出血,應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和呼吸等變化,扁桃體術后如有活動性出血,均應迅速找出出血的原因,及時準確地進行止血處理。文獻報道術后出血的常見原因是術中使用血管收縮劑、創面過大或止血不徹底有直接關系[5],另外,術后咳嗽或吸痰操作不當也會誘發繼發性出血,因此在護理工作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嚴格要求患者的術后飲食、休息、用藥、衛生等方面的操作,減少術后出血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近年來,關于其主要致病菌的報道較多,但眾說紛紜,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地域因素和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使其更加復雜,出現不同的時空分布特點[6]。為深入了解各種菌群在本地區患兒扁桃體、腺樣體肥大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我們對扁桃體、腺樣體肥大的患兒對扁桃體、腺樣體表面和實體組織內的菌群種類、分布情況及藥物敏感程度展開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扁桃體和腺樣體表面與實體菌株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肺炎鏈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A群β溶血性鏈球菌、流感感嗜血桿菌、大腸桿菌等,主要的耐藥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兩種[7-8]。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選用簡便的咽拭子取扁桃體表面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即可反反映扁桃體實體組織及腺樣體表面和實體組織的菌群種類、藥物敏感程度;在基層檢測條件不充分的情況下,應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兩種致病菌敏感性較高的抗生素進行合理地治療,可以獲得低毒高效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可減輕患者負擔、改善耐藥狀況,符合衛生經濟學原則。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得到痊愈,術后未發生并發癥病例,平均住院時間(6.4±0.7)d,平均住院費用(6792±238)元,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2010年以前的同類患者,說明在扁桃體摘除術后,通過對患者的嚴密觀察以及周到、細致的護理工作,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恢復速度,節省住院費用。
[1] 黃家會.小兒扁桃體腺樣體摘除術后飲食的護理干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2):1007.
[2] 黃長華,林進寶,黃小華,等.小兒扁桃體摘除術后的飲食護理[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6):257-258.
[3] 安桂敏.全身麻醉內窺鏡下行兒童腺樣體扁桃體手術圍手術期安全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0):6738-6739.
[4] 楊鳳梅.小兒扁桃體切除術后的飲食護理體會[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4):240.
[5] 馮煥敏,岳文汪,倪宏亮,等.32例小兒扁桃體腺樣體摘除術的護理指導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5):688-689.
[6] 侯安存,劉玉華,辛德莉.健康兒童鼻咽部常見致病微生物攜帶狀況及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02,40(1):45-49.
[7] 王俠,宋建京,王其有,等.兒童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360例臨床分析[J].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學報,2004,18(2):95-96.
[8] Al-Mazrou KA,Al-Khattaf AS.Adherent biofilms in adenotonsillar diseases in children[J].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08,13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