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銀鳳(山西晉城市婦幼保健院 山西 晉城 048000)
腹腔鏡下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效果觀察
祝銀鳳
(山西晉城市婦幼保健院山西晉城0480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采用腹腔鏡下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隨機分組,實驗組36例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的治療,對照組28例患者選擇傳統手術治療,術后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身體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 05),但術后的出血量、肛門的排氣時間,切口愈合和住院時間上實驗組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論: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腹腔鏡的手術治療,手術時間較短,術后的并發癥少,有利于身體恢復,促使生活質量的提高,值得推薦。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腹腔鏡治療;并發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為內膜細胞在不正常位置種植而出現一種婦科疾病,該內膜細胞應該在子宮腔內生長,但因為子宮腔憑借輸卵管和盆腔相通。使內膜細胞通過輸卵管在盆腔中異位生長[1]。該疾病和遺傳因素、免疫功能以及環境因素有聯系。育齡女性如果出現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出現進行性的痛經,嚴重者還會導致不孕癥,嚴重者還會導致不育。主要癥狀為性交疼痛和盆腔疼痛,該疾病的治療目的是將內膜異位的病灶去除,緩解疼痛,恢復生育功能和正常的解剖。過去一般會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會使患者承受較大的痛苦,隨著技術的發展,可采用腹腔鏡的治療,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不同方法,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36例,年齡范圍22-49歲,平均年齡為: ( 32. 46±4. 56)歲,病程范圍: 2-8年,平均病程為: ( 4. 35±1. 18)年。對照組患者28例,年齡范圍21-50歲,平均年齡為: ( 32. 26±4. 49)歲,病程范圍: 2-7年,平均病程為: ( 4. 29±1. 20)年。兩組患者在身體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 05)。
小學生好奇心強,在小學高段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通過對事物最初的認知及變化,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結合體驗式教學方法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喚起學生記憶,引導學生搜集大量感性材料。
1. 2方法
1. 2. 1實驗組該組患者選擇腹腔鏡的手術治療,首先患給予氣管插管的全身麻醉,采取膀胱截石位,如果盆腔組織有嚴重的粘連,要給用舉宮器,提高手術的視野,手術前需建立氣腹,在肚臍下部給予1cm左右的穿刺,沖入二氧化碳氣體,在麥氏點和對側部位都穿刺一孔,為0. 5厘米左右的大小。手術前探查患者的具體情況,確診患者在骶韌帶、腹膜和卵巢等部位采用電凝法對異位病灶進行燒灼,如果患者有盆腔內膜的異位癥以及不孕癥,要采用輸卵管亞甲藍通液的試驗觀察,若亞甲藍流通輸卵管時,有遠端阻塞的情況,則表明輸卵管可能有傘端閉鎖,要采取輸卵管的造口術。手術完成后,要對盆腔進行生理鹽水的反復沖洗,清除局部的積血。并選擇慶大霉素溶液和低分子的右旋糖酐注入到盆腔組織中,防止局部粘連情況的出現。治療后記錄患者術后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肝門排氣的時間和切口愈合時間。
1. 3統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 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 05為有統計學意義。
1. 2. 2對照組該組患者選擇常規的開腹手術,選擇腰硬聯合麻醉,開腹探查患者的盆腔腹膜是否有大小不一、紫黑色的病灶結節,如果有病灶結節,則確診是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分期,并采取常規的手術方法。
我們生活在新媒介迅猛發展的時代,不能無視技術的作用和力量。特別是在外語學習中,學習資源的獲取和利用早已不像互聯網技術普及以前那樣了。在MOOC風靡全球的當下,信息資源的公開共享徹底改變了幾千年來人們在知識占有上的鴻溝。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海量的免費資源,一鍵可及。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 ( 118. 6±38. 2)分鐘,術后的出血量為: ( 47. 5±26. 8) ml,肛門的排氣時間為: ( 22. 7±5. 1)小時,切口的愈合時間為: ( 3. 21±1. 0)天,住院時間為: ( 4. 09±1. 5)天。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 ( 125. 7±30. 1)分鐘,術后的出血量為: ( 138. 1±55. 1) ml,肛門的排氣時間為: ( 39. 1±1. 4)小時,切口的愈合時間為: ( 6. 18±1. 7)天,住院時間為: ( 6. 92±2. 0)天。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沒有明顯差異( P>0. 05),但術后的出血量、肛門的排氣時間,切口愈合和住院時間上實驗組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P<0. 05)。
子宮內膜異位癥會使患者出現盆腔包塊、進行性痛經、性交痛、不孕等癥狀,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較大壓力。傳統手術因為切口較大,不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加重病痛[2]。腹腔鏡手術能夠明確診斷患者疾病的分期情況,在診斷同時還可將局部病灶切除,一舉兩得。該手術僅需打3個孔來操作,防止內臟器官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太長,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出現,選擇電切或者電凝的手段,對血管先凝后切,可減少局部的出血量。該手術也不會對腸道造成較大影響,因此術后在較短時間內就可恢復腸道功能,肛門排氣后就能夠進食,減少患者出現黏連性腸梗阻?;颊呤中g后可以較早下床,有利于血液循環,并促使切口部位良好愈合,減少住院時間[3]。兩組患者術后的出血量、肛門的排氣時間,切口愈合和住院時間上實驗組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P<0. 05)。
(5)鉆井液體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一些不穩定性,因此,還有很大優化空間。為了提高去磺化鉆井液體系的抗鹽及抗溫性能,筆者認為日后可以進行腐殖酸鹽、硅氟類降濾失劑、聚合物類抗高溫降濾失劑等非磺化處理劑替代SMP、SPNH的研究與配方優化的工作,同時開展去磺化鉆井液體系多元化研究,以滿足不同地層、不同井型的鉆井要求。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腹腔鏡的治療,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身體健康,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效果顯著,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周友芬,唐順姣,郭雅琴.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 20) :36-37.
[2]付冬梅,甘秀華,盧惠瓊.腹腔鏡下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 09) :1330-1332.
[3]陳敏.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 12) :192.
【中圖分類號】R711. 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