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士紅 秦川(鄭州人民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介入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效果觀察
曹士紅1秦川2(通訊作者)
(1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450000;2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臨床治療中采用介入治療的效果。方法: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病患共計80例,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40例,針對治療組采用介入性動脈栓塞治療,針對對照組則采用髂內動脈結扎術或子宮切除術,這兩種手術方式均屬于傳統(tǒng)治療術,然后對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數據的比較,主要包括對其出血量、手術時間、是否切除子宮、是否出現死亡情況、是否有任何并發(fā)癥的情況發(fā)生,對兩組病患的以上情況加以比較。結果:相比較出血量、陰道流血時間和手術時間來說,治療組低于對照組,該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通過對患者子宮切除率、死亡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比較,明顯發(fā)現治療組低于對照組。結論:介入性動脈栓塞治療具有給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能夠迅速止血、出現并發(fā)癥的情況少、患者的出血量也相對較少、還具有可保留子宮的優(yōu)點,對于患者的癥狀可以加以有效控制,不僅能夠縮短治療時間,對婦產科急性大出血也有顯著的療效,因而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婦產科;急性大出血;介入治療
在臨床治療中,婦產科急性大出血比較常見,急性大出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具有突發(fā)性和難治性,這兩種特征也是造成孕產婦發(fā)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臨床治療中實施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主要是經保守治療無效,并且還會危及孕產婦生命的情況之下,對孕婦子宮實施切除手術或者髂內動脈結扎術[2]。切除子宮則會導致孕婦喪失生育的能力,不僅會給育齡婦女造成十分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且甚至會導致其家庭和諧;而髂內動脈結扎術的手術難度相對較大,甚至存在著止血不徹底的可能性。當前社會,醫(yī)療科技技術呈現出不斷發(fā)展的變化趨勢,在婦產科急性大出血治療中實施介入性動脈栓塞術已廣泛地應用,介入治療的方式能夠快速止血,而且手術操作起來相對較為簡單,對于患者的器官還能有效保留,這種手術方式優(yōu)點較多,值得大力推廣[3]。本文通過對來某醫(yī)院治療急性大出血的80例病患進行分析,研究介入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效果,主要研究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醫(yī)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來醫(yī)院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80例患者,將其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運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80例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初產婦23例,經產婦17例,年齡22-41歲。對照組初產婦19例,經產婦21例,年齡21-38歲。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病情上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針對治療組主要采取介入栓塞治療方法。在休克治療的前提下,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然后采用Seldingers技術,從患者的右側股動脈實施穿刺插管,與此同時開展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DSA)在雙側髂內動脈將無菌導管插入,顯示子宮動脈,對出血的動脈應加以明確,繼而在子宮動脈中插入造影導管,將新鮮的明膠海綿顆粒注入進行栓塞,重復進行造影,當栓塞成功后再將導管退出,在穿刺部位開展加壓止血,時常15分鐘作用,然后進行包扎。患者再手術后應當臥床靜養(yǎng)二十四小時,對于穿刺部位是否出血的情況應仔細觀察,同時實施補液和抗感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治療方式。先對患者采用補液、快速輸血、升壓藥物等一系列措施將患者的出血情況加以控制,如果此時對止血并無效果,應立即找出出血動脈的具體位置,然后應在動脈搏動點的近心端1cm處實施結扎術,或者將子宮切除。手術后應當對患者的情況仔細進行觀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陰道出血時間、出血量、子宮切除、死亡以及是否有并發(fā)癥等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陰道出血時間、手術時間、出血量上進行比較后發(fā)現,治療組在以上數據上均比對照組要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2.2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子宮切除、死亡、并發(fā)癥比較,發(fā)現治療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臨床上婦產科急性大出血十分常見,分析出現急性大出血的因素主要有:異常妊娠、婦科損傷、惡性腫瘤等因素,患者均出現出血量大、死亡率高的顯著特點。一般而言,在產婦出現大出血后,多采用傳統(tǒng)保守治療的方法,若無效則需要實施子宮切除治療或髂內動脈結扎治療,由于休克患者的耐受性相對較差,因此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保暖情況[4]。而如果切除患者子宮,其就會失去生育能力,也會給其造成非常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患者會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狀況;采用髂內動脈結扎術的手術時間相對較長、手術難度也較大,成功率較低。這些治療方法效果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所以也不常使用。由于介入性動脈栓塞治療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能夠快速、出現并發(fā)癥的情況較少、同時對患者的子宮還能保留,相比傳統(tǒng)療法其優(yōu)點頗多,所以最近幾年在臨床治療中被廣泛運用,對于大出血患者生命的挽救意義重大。因為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發(fā)病十分急,更加需要爭分奪秒進行搶救,采用介入動脈栓塞術需要高質量的醫(yī)療設備以及醫(yī)師較高的手術技術,所以一般都是實力較強的醫(yī)院選擇這一手術方式。這一手術方式由于采用的明膠海綿栓塞劑氣本質屬于蛋白膠類物質,所以在孕婦體內也不會出現免疫的情況,不會有毒素的產生,僅僅對其微小動脈造成一定程度的栓塞,而對其交通支則不會造成任何影響。所以在手術3個月左右孕婦就會完全吸收并恢復正常,其生育也不會遭受影響。
婦產科急性大出血中采用介入動脈栓塞治療方法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這種手術方式適用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產后出血,介入動脈栓塞治療的療效顯著,而且并發(fā)癥也相對較少,相比于傳統(tǒng)治療的手術時間也短,因而其已成為治療婦產科術后大出血的首選。
參考文獻
[1]楊榮芳.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3,33( 2) :230-231.
[2]蔡思奕.67例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臨床治療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2( 13) :372.
[3]胡海靜.65例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臨床治療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 13) :135-137.
[4]王娜.介入栓塞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臨床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 14) :132-133.
【中圖分類號】R711.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12-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