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樹新
摘 要: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除了抓好課內的學習和訓練外,課外閱讀也很重要。從課外閱讀的意義入手,分析了當前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中的問題和原因,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開展課外閱讀的一些有效做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積極意義;主要問題;實施策略
閱讀活動是思維和語言綜合作用的心智活動,也是語言認知和情感體驗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閱讀活動決定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敗得失。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賴于課內的學習和訓練,另一方面又要向課外延伸和拓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鞏固課堂教學的成果,而且是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環節。
一、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積極意義
課外閱讀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有哪些積極的意義呢?
1.課外閱讀對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常規的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師生以課文為中心,教師詳細講解,學生認真筆記,然后背會寫會單詞、語法等知識,方法單一,效果平平,即使老師偶爾變換花樣,組織分角色表演、游戲競賽等活動,也不能持久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而課外閱讀既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也給學生打開了廣闊的視野和空間。英語老師一般會結合本階段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推薦或印發合適的閱讀內容,或報紙或期刊或網絡小短文或短篇的文學作品,這對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無疑是很好的途徑和方法。
2.課外閱讀對學生鞏固課內教學效果方面的作用: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以反復接觸課上學過的單詞、詞匯、短語及句法結構等,從而加深印象、促進理解,并潛移默化地自然內化。
3.課外閱讀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課外閱讀往往會遇到不少的陌生詞匯,可以幫助學生增加詞匯量,還可以學到很多的新詞熱詞。比如rich bitch(有錢、任性),但僅限于好友間的相互調侃。再如,Heres the question.(問題來了)等。另一方面,提高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聯想、對比、推理、判斷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綜合能力。
二、當前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結合本人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我總結了當前初中生課外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有偏差。在課外閱讀的認識上,有不少學生存在偏差。他們覺得課外閱讀對提高考試成績沒有明顯的作用,有的甚至認為會浪費學習時間。因此,學生購買課外英語讀物的很少,反而,與平時檢測、中考有關的輔導資料、全真或模擬試題倒是很多。
2.課外閱讀的隨意性很大。有很多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但真正能明確閱讀目的的學生卻不多。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很多學生就是“別人看啥我看啥”的盲目跟風或“想看啥就看啥”的隨意任性。還有的是學習累了,隨便找點閱讀資料做休閑消遣之用。
3.課外閱讀的方法策略不夠科學。學生的課外閱讀基本不講究方法策略,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不知道精讀、略讀、快讀、慢讀等方法的靈活運用,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只動眼睛不動筆,懶得做筆記,沒有養成有意識地摘抄和整理的習慣。
三、對課外閱讀中存在問題的研究和思考
分析初中生在課外閱讀中暴露出的問題,大致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干擾:
1.網絡時代視聽文化對傳統閱讀模式的沖擊。網絡媒體以它獨特的優勢對人們的視聽感官具有巨大的誘惑力,文字形式傳統書籍就顯得單調而枯燥。
2.課外閱讀受閱讀條件的限制。學生課外書籍的主要來源應該是學校圖書館。但很多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形同虛設,有的是書籍太少太陳舊,有的學校甚至不開設專門的閱讀課。
3.家長方面的干涉和壓制。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家長認為在校期間看課外書是在浪費時間。尤其到了初三階段,希望孩子多做題,考重點高中。一看見孩子看與考試無關的書就阻止,學生的讀書熱情不但不能得到保護,反而遭到壓抑甚至扼殺。
4.受應試教育的功利目的性誤導。目前許多學校雖然在表面上倡導新課改,也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但還是改變不了“以成績論英雄”的教師評價體系。教師的好壞還是以考分排名,將中考升學率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評價依據。為此,大多數教師不得不追求教學的短期效益,狠抓課堂教學,布置很多的課后作業、做很多的全真模擬題等,強化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
四、初中英語課外閱讀的具體實施措施
初中英語課外閱讀要真正讓學生讀有所得,我們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學生閱讀的指導。
結合我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讓學生明確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作用。對一些只重課內學習而忽略課外閱讀的學生,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調動教師自己的閱讀積累談古論今、旁征博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只知道書本上的一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補充的東西還很多,讓學生了解課外閱讀的重大意義。
2.強化學生課外閱讀的動機。學生的學習行為在什么情況下才能得以開展?教學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必須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因此,我們要轉變學生對課外學習認識上的偏差,端正對英語閱讀的認識。從而將課余、周末、寒暑假的大好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自覺積極地去閱讀英語。
3.教師要定期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資料。要組織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自己必須熱愛閱讀,博覽全書,并定期給學生推薦有品位的課外閱讀資料,幫助學生糾正隨意性和消遣性的閱讀習慣。引導他們不但要多讀書,而且要讀好書。
4.指導學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定期檢查讀書筆記。要讓學生掌握常用的讀書方法,如,精讀、泛讀、跳讀、朗誦等,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邊讀邊想、注重閱讀感悟,辯證地分析、批判地繼承。教學時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比如,圈點勾畫、旁批點評、分類摘抄、記誦要點、寫讀后感、心得體會等。學生的讀書筆記本,每小周檢查一次,給出鼓勵性的評語。對于筆記認真、內容豐富、感悟深刻的,要及時表揚并在全班傳閱。
5.堅持課前演講,深化閱讀成效。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閱讀內容,老師不好掌控,閱讀效果也不好檢測。但通過摸索實踐,我堅持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每天的演講男女生各出一人,內容不限,可以講故事、播新聞、說笑話等,只要積極健康就好,但必須脫稿。這個活動既能擴充學生的詞匯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也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
6.家長、老師、學生形成合力。學校教學工作必須取得家長的大力支持,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校訊通等信息平臺,及時溝通學生在校學習情況。要求家長做出榜樣,自己要多讀書,也支持孩子讀書。老師推薦的優秀讀物,建議有條件的家長給孩子購買。周末帶孩子多去圖書館和書店,多與孩子交流讀書經驗和感悟。
課外閱讀是學生對課內所學的拓展和延伸,是學生精神的食糧。我們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端正對課外閱讀的認識,要指導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他們在課堂之余,徜徉于人類優秀文化的海洋中,通過閱讀,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黃錦鋒.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綜合版,2011(02).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