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屾+朱凡
摘 要:作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因素,機械工程技術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通信等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的機械工程技術也得到日益廣泛的運用。本文詳細闡述機械工程技術在我國的運用,對機械工程技術的影響因素進行簡單介紹,并進一步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機械工程技術發展模式,以期提高機械工程技術的運用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機械工程技術;運用;影響
中圖分類號:TH16 文獻標識碼:A
1、機械工程技術的運用
1.1建模、仿真、設計優化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感知技術、通信技術等技術的進一步融合,機械中比較復雜的機電系統則呈現網絡化、智能化與嵌入式、分布式等特征。而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運用機械工程技術需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在復雜的機電設計中融入客戶的情感與文化方面的需求。當然,在加工精密儀器等復雜機電系統時,需要對相關材料進行創意、建模、仿真以及設計等操作,為了完善機械工程設計技術的運用,需要通過計算機技術對其進行輔助設計、制造、管理等。值得一提的是,建模、仿真和優化設計技術的普及離不開CPS(信息—物理系統融合)技術的發展。
1.2零件精確成形技術
所謂零件精確成形技術,是指通過先進的成形工藝、內在質量控制技術以及嚴格規范的幾何尺寸等技術的運用,實現高精度的幾何尺寸、高內在質量的零件或者零件毛坯、先進的產品的成形。而該項技術在我國機械工程技術方面的運用,有利于節約材料和能源,有利于實現成形后續加工環節的免除和減少,有利于促進零件內在質量的提高。要知道,眾多工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都給予此項技術以充足的重視和關注,重視其在機械工程設計中的運用和發展。
1.3大型構件成形技術
作為機械產品生產和制造的重要環節,大型構件成形同樣是機械工程技術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此類技術的運用和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由于大型構件具備受力繁重、工況特殊的特點,因此在安全性和技術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航空航天、冶金等行業會日益增加對大型構件需求量,這樣的發展形勢勢必會促進大型構件技術的運用和發展,而與逐漸拓寬的技術運用空間相對的,是對于該項技術要求的逐步增高。
1.4高速精密加工技術
在高速精密加工技術的運用領域中,航空航天領域和汽車領域是最為典型的。而作為機械工程技術中高技術含量的技術之一,高速精密加工技術具備較高的生產效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以及較低的生產成本等優點。如果在宏觀尺度或者部分微細零件加工中運用高速精密加工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加工速度,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強各部件配合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同時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實現機械能耗與運行費用的降低。
近年來,隨著機械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化、集成化的傳動技術應運而生。具體來說,智能化集成化傳動技術是指“在機械生產過程中,將傳統的動力傳動技術與網絡、信息、數字、總線等先進技術進行融合,實現傳動件在線實時監測、實時控制、自我診斷和修復以及多種元件與功能的集成技術。”而智能化、集成化的傳動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實現產品性能的提高,簡化機械系統,還可以實現系統柔性的提高,提升傳動效率。另外,智能化、集成化傳動技術在機械工程的運用方面,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可以實現在線監測,具有自我診斷和修復的功能;二是可以通過在線進行遠程實時控制;三是作為多種元器件和功能的集成;四是即插即用的特點。
1.6數字化工廠技術
近年來,隨著機械領域的不斷發展,數字化工廠技術產生并發展起來,成為一種高新的機械工程技術。實際上,數字化工廠技術通過對數字化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利用,對工廠內外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隨時隨地的獲取,并融合和集中設計人員和制造人員智慧與知識,實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管理、銷售等方面的現代化。數字化工廠技術模式具有集成化、透明化和智慧化的特征,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運用,甚至一些發達國家通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對全球協同設計和制造的工程進行支持,以加強機械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
2、機械工程技術的影響和發展趨勢
面臨著機械領域深度調整增長模式的巨大壓力,在機械工程中運用新型節能環保技術成為必然趨勢,并引導機械產品走向綠色化。同時,不斷交叉與融合的各個學科,將會為技術系統帶來新的變革和突破,引發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推動機械工業走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
另外,越來越完善的科研、制造、設計體系,將提高我國有色機械工程技術水平,實現其引進、吸收與自我完善等功能的不斷增強。具體地,機械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則表現為:機械設備組合功能的不斷提升和加強,使得機械設備的功效和產率獲得顯著提高;機械設備的在線檢測和適應功能的不斷增強,使得機械設備在不停機的前提下,實現自我檢測、調整和適應;組塊式備件的在線功能的實現則可以在保證生產效率的基礎上,實現設備防護和檢修水平的提高,進而保證機械產品生產的穩定性和持
續性。
3、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機械產品生產和制造過程重要的組成部分,機械工程技術不僅對于我國的技術文明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中國的物質文化和社會經濟方面發揮著促進作用。近年來,機械工程技術在我國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建模、仿真、設計優化技術,零件精確成形技術,大型構件成形技術,高速精密加工技術,智能化、集成化傳動技術以及數字化工廠技術的運用。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機械工程技術將會朝著綠色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趨勢發展,并進一步實現機械設備組合功能、自我檢測和適應等方面功能的增強,進而實現機械工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路甬祥.引領中國機械工程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J].科技導報, 2011,(25):38-39.
[2] 工作總部.第十七屆海峽兩岸機械工程技術交流會通知[J].中國機械工程,2014,(15):20-21.
[3] 《中國機械工程技術路線圖》在京首發[J].中國機械工程,2011, 22(1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