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希榮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提高;分層;
分組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057—01
一、教師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產生接近這種事物的傾向,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表現出樂此不疲的極大熱情。體育課的特點是不停學習與不停實踐的反復循環,教師一味地口令指揮學生進行學練,久而久之,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教學實踐給我的體會是:教師的適時參與、有目的的有聲引導,能極大地帶動學生并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教學效率。
因此,我認為教師在一定的環境下要放下架子、勇敢地投入到學生的體育活動中去,用行動感染學生、帶動學生。如,可以在實心球的教學中和學生比誰拋得遠,在素質課上比誰跳繩跳得多,在籃球課上進行三對三或是罰籃等。實踐證明,只要有教師參與的項目學生都會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
二、提高體育器材及天然的體育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新型器材的填補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同時器材的改進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體育器材,激發其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同時還可以在原有的條件下通過改變利用方式和手段提高體育器材的利用率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另外,教師也可以用天然的體育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包括學校校園的自然資源及附近的公園,如斜坡、樓梯等,通過對這些自然資源的利用可以改變傳統體育課必須“要在操場上進行”的思維模式,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如,教師可有時帶領學生到附近公園的斜坡臺階進行跑步訓練,這樣學生練習起來會很放松,很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三、改革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
1.分層次分段教學。體育實踐課通常是在操場上進行,具有空間大、外界的干擾因素多等特點,而體育教學只有組織得十分嚴密,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場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證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基礎制訂不同的教學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學手段。如,根據不同的體能情況授課有助于區別對待,又有一定的靈活性。分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節或某個單元始終按體能分組形式組織教學;有時也可以是臨時的,可根據教材或課的類型隨時進行分組。如,在耐久跑教學中,按體能分成好中差三組。又如,跨越式跳高復習課教學中按學生實際能跳的高度臨時組成三個高度進行教學等。真正做到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起來摘到自己的“桃子”,使“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每個層次都應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和評分標準。
此外,還可以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教學目標的分層設置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期工作,是決定教學活動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的做法是教學目標層次劃分采用“名號暗層”的隱性方法,這樣做既可以避免學生一些潛在心理因素的作用,又保證了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同時又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不是靜止的、變化的、可變的觀念對學生技能和掌握知識的水平進行定期檢測,對各層次學生進行小規模的調整,以激勵學生向更高層次遞進。
2.按技術分組教學。根據學生對某一技術的達標程度進行分組。分組教學從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考慮,具有靈活性、實效性、針對性,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適合于復習課的教學,但對技術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課和身體素質訓練等不適用。
3.按性別分組教學。性別差異是學生在體育中表現出來的最明顯的差異。男生在速度、靈敏性、力量上占優勢,而女生在柔韌、協調性方面占優勢,男生積極、靈活、反應快,但是自控能力差;女生細致、好靜、自控能力強,但是惰性大、怕累。針對這些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將男女方分成兩組,明確各組的目標,有區別地進行練習。B.在分組練習的基礎上,公開各組的標準。讓男生集中精力,勇于超越;讓女生認識到自己的差距,趕超男生,確立自信心。C.男生組和女生組開展小型多樣的競賽,以促進男女生練習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還可考慮到學生性別間生理和心理的差別,如中學選修內容教學中男生選擇武術、足球、手球等,女生選擇羽毛球、健美操、藝術操等。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