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業
【關鍵詞】 學校管理;精細化;前提;保證;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4—0027—01
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佳。精細化管理是實現辦學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創建優質學校的根本保證。本文結合實際工作談談如何把精細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統一起來,讓這種管理方式貫穿到學校工作的每個方面。
一、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前提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要求管理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要讓積極向上的這種意識、這種文化成為每一個成員的自覺行動。精細化管理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對人尤其是個體的充分尊重。尊重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內涵,也是貫徹以人為本的前提。所以,學校實行“以人為本的精細化管理”,要從尊重每位教師做起,創設全員參與的環境,搭建平臺,讓他們以管理者、主人翁的角色積極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通過自身參與,讓全體教職工清楚地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是有利于學校發展、工作推進、自身成長的管理方式,踐行關注細節、小事做細、細事做精、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積極投身到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改革與實踐中去。
二、學校精細化管理的保證
在學校管理中辯證地處理好“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之間的關系,是實現學校精細化管理的保證。“制度管理” 與“人文管理” 是學校管理呈現的兩個重要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制度管理是基礎,人文管理是根本。制度管理重在約束人的行為,人文管理重在為人的發展創設環境,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在學校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把制度管理的“剛”與人文管理的“柔”有機融合,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才是最優化的管理。
實施人文管理,一要滿足教師的合理需求。政治上鼓勵,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幫助。二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師。尊重教師的人格和權利,大膽放手、放權,發揮他們的才能和特長。三要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對教師最大的人文關懷莫過于引領他們發展。要盡心盡力為他們提供發展機遇,幫助教師加速專業發展步伐。四要發揮管理者的榜樣示范作用。管理者要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教師,引起教師情感上的共鳴。
三、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卓越追求
學校精細化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讓大家在規范的引導下實行自我管理。要“管好、管細”,要求每一個步驟都要用心、細心、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要做成精品。要“個性化”管理,根據校情大膽創新,創建出一套符合學校特色發展的管理模式。
精細化管理是一項長期而精細的工作。學校實施精細化管理要遵循規律、循序漸進、求真務實。要消除好大喜功,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心理,要用心去對待,持之以恒。要根據學校精細化管理的三重境界,分步實施。要逐步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從規范化起步,實施精細化管理,最終達到人性化管理的目標。
四、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1.精確管理目標。制定全方位的精細化管理目標,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首要任務。作為教育管理者要從學校的辦學底蘊、學校特色出發,認真調研學校的師資隊伍和學生素質的現狀,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為指引,制定精確的管理目標。
2.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精細化管理的內涵,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起點。學校制度建設要按照人文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基本要求,通過整合、細化、補充等方式,對學校的管理制度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建立一套科學、規范、操作性強的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
3.嚴格管理過程。對各項工作嚴格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核心。再好的制度也須在執行的基礎上才有意義。學校管理須層層分解目標責任,形成“條塊結合,分層管理”的工作格局,實施“一級對一級負責” 的運行機制。各項制度嚴格執行,崗位工作隨時檢查,定期通報,做到考核量化常態化、精細化。
4.注重結果反饋。有效反饋精細化管理的結果,及時修正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的不足,是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要使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那就一定要有反饋,因為有反饋才有提高,才能有效地促進學校精細化的管理。
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涉及諸多層面,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當“精細化”成為每一個教育者內在的一種品行時,它將不只是一種管理體制,也不僅是一種思想方法,它必將作為一種生存方式對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