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琴
錫劇,是清乾隆中期的一種地方戲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常州是錫劇的主要發源地,它是在太平天國前后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并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而洛陽更是將錫劇這個地方劇種發揮得淋漓盡致。
現在我園正在研究《利用農村本地文化資源,培育藝術教育特色的行動研究》的課題。本課題充分利用本土文化開展的藝術教育與一般的藝術教育相比,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我們的孩子土生土長在洛陽這塊沃土,秉承了洛陽人的藝術創造基因。我園合理利用這一獨特的本土文化,開展幼兒藝術潛能的開發研究。如何將錫劇成為孩子們愿意去接受、樂意去傾聽、喜歡去扮演的戲劇呢?跟隨我去我班的區域游戲看一看:
一、開展區域活動,提供充足材料
我們在錫劇教育活動中,創設讓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錫劇藝術操作區,選擇適合他們發展水平的實踐活動及材料,利用操作區“活動性、游戲性”的有利條件,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和表現的機會。
1.美術區
在美工區墻面上貼了錫劇演員化妝后的彩照,有著重體現發飾的,有凸顯服裝的,還有表現出戲帽的。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讓他們能去觀察演員的服飾、頭飾、妝容等,另一方面又給他們投放了豐富的材料:彩色紙、彩帶、碎布頭、扭扭棒、香煙硬紙板、方便面桶、金銀紙、雙面膠、剪刀等大量的材料,讓孩子進行簡單的工藝操作。在美術區,孩子們憋足了勁,認真的地做起來,通過畫、剪、貼,任其所能,他們可以在白紙上設計戲服;可以用方便面、桶硬紙板等設計戲帽;可以設計女角頭上的發飾頭花……他們流露出對錫劇的迷戀,盡情地享受錫劇美的熏陶,同時積極大膽地表現自己,去創造美、表現美。我悄悄走近孩子,聽到他們的談論:“樂樂,你看我做的小生帽,后面有粉色的飄帶,因為我的帽檐是粉色的,所以搭配起來更好看。”予彤津津樂道。霄霄說:“金金,你看,我設計的戲服是錫劇中男的穿的,上面也有許多對稱的花紋的,很漂亮吧!”你在孩子們身后可以聽到許多類似的交流。
2.表演區
在表演區中,我們擺放了一些唱段的碟片,如幼兒比較熟悉的《雙推磨》唱段,由于我們已經讓幼兒學唱了一些,所以孩子們愿意跟著碟片里面唱。另外我們還做了一些戲服、戲帽,自制了一些用黑毛線做成的女角的發型等,便于幼兒穿上戲服,更能體驗戲劇表演的真實感,這樣孩子們表演起來也會更加感興趣。
在表演區里,我們還設置了“化妝間”,這里有許多發飾,可以讓女孩子體驗一回當古代的小姐和丫鬟,她們需要在化妝臺前涂脂抹粉,佩戴頭飾,有許多飾品是孩子們自制的,有的是讓大家一起收集的,一些愛美的女孩子別提多喜歡這樣的游戲了,待梳妝打扮完畢,大家會學著老師平時教授的指法、步伐學著錫劇中的角色走幾步,唱幾句,她們的樣子儼然像一個真正的演員一般,別提多有趣了。
孩子們在這里沒有聽到生硬的說教,幼兒在自娛自樂中,始終興致高漲、自由表演……
3.閱讀區
我們還讓孩子、家長和我們一起搜集有關錫劇的一些書籍。孩子們通過看、說、講,培養了口語表達能力,鍛煉了交流能力,講出了家長驚奇的民間知識。拼擺區內,我們讓幼兒自制了很多有關錫劇唱段的連環畫,如:《雙推磨》《庵堂認母》《孟麗君》《珍珠塔》《雙珠鳳》和現代戲《紅花曲》《海島女民兵》等圖案,讓幼兒拼擺、創編故事,哪怕幼兒講的內容不是劇種的故事,我們也鼓勵他們大膽創編。
二、多種教育方式,培養錫劇興趣
《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老師應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考慮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是我們課題研究的前提。要使活動區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我們應注重探索多樣化指導方式,為幼兒提供充分表現美、感受美的機會。
1.創設錫劇氛圍,吸引幼兒目光
幼兒在充滿錫劇氛圍的環境中,通過與環境和材料的合作,受到了錫劇藝術美的熏陶,萌發了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我班開展的區域活動,不是單一地讓幼兒去做和玩,而是由教師從中去協調各類活動之間的聯系,將錫劇教育與區域活動有機相連,將區域活動與幼兒的一日活動有機相連。如,在每周的特色活動中,我們把錫劇的一些內容設計到教程中,有學習指法的內容,有講解錫劇歷史的活動,也有教唱、教念錫劇唱段的活動,我們把游戲和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孩子們不但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學起來很有趣。最近我們教唱了《雙推磨》,孩子們一開始念錫劇的唱詞,覺得特別好玩,而且大家學得、也很快,雖然有的字念的不是很標準,可他們很感興趣,這樣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由于孩子在區域游戲中了解了錫劇的一些知識,也嘗試去感知了,所以學習變得輕松而快樂。
區域活動之所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就是因為它能為孩子提供較寬松地自由發揮空間,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活動區,自由地選擇操作,區域活動沒有一定局限性,孩子們可以大膽地想象,俗語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如,美工區中,小朋友用玉米皮編出許多“小鞋墊”“頭花”“小眼睛”等,繪畫時,他們能根據自己的意愿畫出錫劇中人物的服裝等。他們的創作會讓你大吃一驚,同時也獲得了成功與自信,也是激發幼兒創造欲望的好方式。
2.鼓勵引導為主,重視個體差異
活動區教學教師應以鼓勵性地語言引導幼兒為主,重視活動的欲望。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在指導中教師以鼓勵性的語言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激發活動的欲望。在指導中還特別關注那些膽小、孤僻的幼兒,多以信賴的眼光和親切的語言鼓起幼兒的勇氣和信心,往往教師一個暖暖的微笑、一個輕柔的撫摸、一句贊賞的話語都會影響到孩子。
針對錫劇,我們老師了解也不是很多,我們也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掌握更多的錫劇知識,這樣我們才能把錫劇的方方面面展示給孩子。我們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基本原則,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培養幼兒的相關能力與習慣,幫助孩子養成對錫劇的興趣。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