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依據參加小學階段體育教育活動的經歷,談談怎樣通過組織小學生在體育課上參與合作活動,達到培養小學生社會環境適應本能的效果。
關鍵詞:健康課程;小學階段;體育與健康;合作活動
目前,在優生優育方針的指引之下,許多夫妻都只擁有唯一的一個子女,所以,在生活方面會對孩子格外關照,導致許多新一代的學生難以對現代的社會環境進行正常的接觸與適應。為此,體育教師應該做好輔導工作,通過組織合作性的體育活動來激發小學生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環境的本能。
一、通過集體隊列訓練活動培養小學生的紀律性
在教學《體育與健康》中隊形排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從簡單到復雜設計不同的隊形讓小學生通過合作完成隊形排列訓練。在學生記熟了隊列的位置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嘗試通過集體合作進行隊形轉換。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隊形練習設計一些有關的趣味活動。比如,可以把小學生分到A、B兩組中,讓兩組學生同時排列出相同的隊形再進行隊形變換,看看哪個組別的學生隊形更整齊、變換更迅速。通過隊列活動可以讓小學生認識到遵守紀律的意義,同時學生在參加合作活動時能領會到團結一心的巨大力量,紀律性與團結意識是適應現代社會的關鍵。
二、通過舉辦接力比賽培養小學生的集體合作能力
在教學《體育與健康》中關于接力跑的相關內容時,體育老師要詳細地給小學生介紹接力跑比賽的規則和接力過程中的要點。在完成了接力跑的基本內容講解之后,教師要組織全班的小學生進行分組比賽。分組應該遵循隨機原則,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相互合作與了解的機會。在跑步時,教師要叮囑跑得快的學生照顧速度慢的學生,同時還要留意交接棒的環節,這樣才能防止掉棒的情況。接力賽結束后,教師和學生一同進行經驗總結,引導小學生重視合作環節。集體合作,是立足社會、適應環境的重要能力,組織學生共同參與接力跑能夠使小學生逐步掌握協調與合作的能力。
在小學階段,體育教師在組織小學生共同開展集體性的體育活動時,除了要設計好活動的細節,調動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之外,還需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小學生在活動的同時逐步掌握接觸與適應現代社會的本能。在上面筆者以自身經歷為立足點,介紹舉辦合作性體育活動的方法,利用這些方法能有效培養小學生對現代社會環境的適應本能。
參考文獻:
魯剛新.將德育進行到底:談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7):21-2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