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花
摘 要:通過對小學中段學生使用參考答案的新思考,總結了實施以后的一些經驗提出了幾點值得思考的建議。教師不讓小學生使用參考答案,目的是防止學生作弊。其實,參考答案運用得恰當同樣可以發揮其積極的一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做到自我反思,批判性地接受參考答案,杜絕依賴心理。
關鍵詞:參考答案;主觀題;客觀題
一、問題的提出
參考答案是什么?在教育界好像并沒有統一的結論。根據我經驗的積累,初步認為參考答案是指按照某種觀點或一定客觀建議所提供的相對來說比較合理地用以對照參考的答案。這種參考答案對成人來說是極其必要的,因為成人有很強的審視與檢測的能力,所以在很多版本后面都配有參考答案。目前,在小學所配套的練習當中,很多課外補充練習都有參考答案,中低段教師為了防止學生仿抄參考答案,大部分采取了極其簡單的手段,將參考答案撕下以后由老師統一保管或者直接銷毀。起先,我也是采取如此簡單的辦法,最近幾年我決定改變以往的做法,思考如何合理地運用參考答案,發揮其更加積極的一面。
二、實施的過程
1.借助參考答案,檢查預習
小學中段新課文的常規預習一般來說做到的是以下幾點:標上自然段序號,初讀課文;借助字典解決文字障礙,能讀通順每個句子,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邊讀邊勾畫出文中的好句(如: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能對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讀不明白的地方進行批注、標記。因為我要合理地利用《課時特訓》,所以我的預習就有了不同的要求。在學生完成上述任務后,完成《課時特訓》第一塊“作業地”——字詞階梯,要求是脫離課本,不許翻閱其他資料。這一塊作業雖然難度并不是很大,但對檢查生字新詞是一個比較好的憑據,參考答案的彈性也很大,凡是張揚個性或不是唯一答案的題目都被“略”了,使學生杜絕了對參考答案的依賴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課前都必須完成該塊作業,而我也不急于批改。我會在課內抽出幾分鐘時間,先讓學生同桌或前后桌針對參考答案對調批改。批改結束后,有錯誤的學生必須尋找錯誤的原因,我則巡視對典型性的“病癥”請個別學生來分析。
2.借助參考答案,閱讀檢測
對一篇新授課文來說,大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法是精講重點句、重點段后再讓學去完成《課時特訓》中的“閱讀平臺”。其目的是:一方面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是檢查學生掌握的程度,以備有的放矢。
三、研究的意義
1.巧用參考答案,增強自檢能力
學生在作業時,我們不可能馬上就能在他們身邊幫他們指出正誤,有了參考答案,很多題目就少了不必要的時間,學生也就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進行糾正。這樣錯誤的信息在大腦中儲存的時間越短,留下的痕跡也就越淡,對正確信息的記憶也就更加深刻。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檢查自己作業的習慣,而不是一味地將作業對錯的檢查寄托在老師身上,很多時候作業的對錯與否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認識參考答案的弊端,杜絕依賴
依賴的情感在差生的身上更為明顯。多次實踐表明,差生更缺乏自信,作業的正確率很低,對他們來說,紅色的“XX”如猙獰的魔鬼隨時抹殺著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難過得“抬不起頭來”,因此,他們更希望作業得到老師的肯定,參考答案對他們的吸引力也就更大,換句話來說,他們更希望自己的答案能夠做對,從而贏得大家的認可,越這樣對參考答案的依賴性就越大,再加上畏懼心理,對稍稍有點難度的作業他們就空著不做,等待著時機去參閱答案。
依賴性越強,學習的主動性就越弱,對優秀的學習品質的打擊就越大,教師必須采取各種保護措施,對學生作業出錯時要循循善誘,千萬不可批評與冷語挖苦,使他們明白作業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獨立地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有了這些正確的理念,使學生明白我所做的答案不一定是錯的,對參考答案就可以用審視的目光去看待。假如說我們的學生還是一味地接受,那就違背了我們的意愿,學生應該有建樹性的意見,再說參考答案在印刷上也會出錯。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