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溪
摘 要: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對于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要求也不斷上升,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并且由于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使得當前的小學習作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影響著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這就要求學生應當以教師為中心,走向師生互動的學習共同體,進而改變過去機械、僵硬式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現,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習慣;積累;習作教學
一、當前小學習作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習作教學是最為基礎的教育內容之一,對于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其他客觀因素,使得當前小學習作教學中主要存在著相應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身素材積累不足和學習紀律性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少關注學習資源的積累,使得在習作練習中缺少足夠的素材。
二、小學習作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1.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對于小學習作教學來說,素材的積累是最為重要和基礎的工作。作為習作的前提所在,閱讀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高低,如果學生的閱讀面較寬,實踐的機會較多,那么其習作能力也相對較強。為此,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學的知識和內容,通過網絡和平時的積累來挑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故事、言語、兒歌或者其他小知識,鼓勵學生定期到書店購買適合自己的書刊,培養學生積累素材的習慣,勾起學生的學習欲望,盡量使學生在自然的條件下去強化習作能力,為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巧妙利用課堂上的“偶然”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曾遇到過各種“偶然”,但是既然這種“偶然”發生了,我們就應當從容應對,盡量將其巧妙地利用于教學。很多情況下,當課堂上發生的事情看似與課堂內容有所沖突,此時就需要老師能夠利用靈活的頭腦來加以分析和判斷,分析是否能夠將壞事變好事,將其轉變為課堂上的一個精彩教學片段。例如,當教師正在講授預先制定好的教案時,外面突然下起了雪,學生都非常激動興奮,視線都被窗外的景象所吸引,安靜的課堂也開始變得躁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根據此時的情境來組織一次與雪有關的習作練習,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習作來將雪景表達出來,布置有關“雪”的作業,使學生完成此類寫作練習。
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多在生活中積累,多多去觀察生活,這樣才能厚積薄發,寫出漂亮的文章。
參考文獻:
申巾英.小學中學段習作教學中以讀促寫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