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正
摘 要:物理概念屬于整個物理學知識的重點,是學習物理其他知識的基礎,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也是建立物理概念的過程,是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物理概念教學強調物理概念的外延,理清有關概念的聯系和相近概念的區別。必須聯系實際,利用生活經驗,讓學生自我領會。必須根據教材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興趣。
關鍵詞:物理;概念;教學
學生學好物理的重點在于物理概念的有效學習,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地認識到,對于物理概念的教學,應該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需要,使學生能夠在理想的教學氛圍中較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要使概念教學有成效,一方面,就是要有恰當豐富的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生思維發展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物理概念做各個層次的深入認識,采取合理手段進行教學,以期做好物理概念教學。
一、重視物理概念引入的具體方法
1.借助實驗方法引入
通過實驗的手段將概念特征描述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的興趣,從而刺激學生的知覺選擇。物理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更好地得到體現。在課堂實踐中,借助物理實驗的方法對物理現象進行深入分析,繼而總結出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引導學生獲取對物理概念的認知。
2.借助學生生活經驗引入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積累大量關于物理的生活經驗,但大都不加以思考。因此,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基礎,通過對學生生活中各種物理現象共性的總結,提出新物理概念,使學生更易感到新概念的親切,覺得物理無時無刻不在自己的身邊。要想實現對學生生活經驗的充分利用,使學生可以自主領會物理概念,加強直觀教學,在教學中不僅要盡量做好有關演示實驗,同時還要聯系實際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實例做深入分析,善于合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良好的物理環境,在環境的熏陶下逐步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觀察、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
3.借助已學知識的復習引入
一般來說,已學過的規律、概念與新概念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抓緊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以現有知識作為基本出發點,通過邏輯性的開展,自然而然地將新概念引申出來,尤其是到了高年級之后,學生本就已經建立了較多的物理概念,大腦中也存了較多的物理感性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利用學生大腦中現有的認識結構,引導其將新概念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原有的認知結構上重新建立新概念,最終達到深入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借助學生已學知識的復習引入物理概念,實現概念同化。
二、進行物理概念教學的具體做法
1.精準理解物理概念內涵
物理概念的內涵即指概念所反映出來的物理過程、現象所具有的本質屬性,例如“電場強度”“電容”以及“密度”等物理概念。如果不能在課堂上使學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內涵,那么學生就無法掌握物理概念,無法掌握物理知識,教材中所體現的重點概念本就是關鍵性概念,這也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通過直觀的表現幫助學生形成正確概念。通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學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才能掌握物理概念,相反要想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就必須使其精準理解物理概念的內涵。
2.明確概念與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每個物理概念都有其存在的范圍及使用條件,每個物理概念不是獨立存在的,與其他概念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物理課堂中,對于概念的講述,如若不能引導學生對物理概念擴展認知,不能分析他與其他概念之間存在的聯系,勢必會存在對概念理解的片面性,繼而無法正確地掌握、運用概念,阻礙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形成。比如說,學生容易將“壓力”及“重力”“溫度”與“熱量”等概念搞混,這就是因為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兩者概念的內涵,缺乏對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對比、解析,確定概念界限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形成對概念清晰的認知結構。
3.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運用物理概念
新課程標準提倡物理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通過以學生身邊熟悉的現象作為依據,揭示物理規律,使學生體會到物理概念來源于實際,并了解到物理概念與生活之間存在的關系。“學以致用”本就是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物理概念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只有將物理概念運用到實際中,才能引導學生掌握物理概念,使學生體會到物理概念的親切感,使學生形成精準、清晰的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核心內容,只有依據基本的教學規律,嚴格按照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要求,從實驗、生活、經驗以及已學知識入手,引入概念教學,解決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識,才能使物理概念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俊森.呈現·理解·內化:物理概念教學的三個步驟[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32(4):32-33.
[2]田小飛.物理概念教學的不足及應對策略[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4,32(4):4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