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 偉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蚌埠)
現代保險企業制度研究
□文/陶偉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安徽·蚌埠)
[提要]建立科學的現代保險企業制度是當今我國保險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本文從保險公司企業制度的基本理論和重要性入手,通過分析我國保險公司企業制度發展狀況,為我國保險公司企業制度發展提出思路。
保險公司;企業制度;公司治理;政策建議
收錄日期:2015年7月2日
對于現代保險公司來講,其經營活動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當事人:公司所有者、公司管理者和保單所有者,因此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如何恰當的處理股東、管理者和保單所有人之間的利益,最大限度的降低代理成本,使股東價值達到最大化成為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
(一)抑制腐敗的滋生,使公司運作公正、高效。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委托人與代理人相比掌握的信息更少。良好的公司治理有一套解決此類信息非對稱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外部證券市場規則方面的法律性制度安排以及公司內部由規則、測量方式和報告系統組成的非法律性制度安排。
(二)降低成本,實現價值最大化目標。在產品市場的競爭中,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的企業必然會淘汰那些追求股東價值目標以外的企業,這是商業競爭的規律。與此同時,企業要建立激勵約束經理人員的機制,也可以通過健全和完善董事會制度來監督和約束經理人員的行為。降低成本,公司才能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的各個環節,增強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三)降低融資成本,擴大公司資本,提高市場競爭力。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僅能夠在以上兩個層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擴大公司資本,提升公司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在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方面增加投入,從而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一)保險公司所有權結構逐步趨向多元化。從20世紀80年代國內恢復保險業經營以來,市場競爭的主體越來越多,出現了所有權結構多元化的趨勢。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和外商獨資保險公司的成立,進一步沖擊了國有保險公司壟斷的局面。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外資進入中國的步伐明顯加快。外資的進入加劇了保險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外資公司的沖擊加上市場和監督環境的變化迫使國內的保險公司開始謀求所有權制度的創新。三家最大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相繼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造,國內的股份制保險公司也相繼開始增資擴股,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二)股改上市取得突破進展。股份制改造重組上市已確立為國有保險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選擇模式,在改革進程中,國有獨資保險公司首先拉開了保險公司改制上市的序幕。
保險公司上市意義重大,尤其是國有保險企業率先走上國際資本市場的舞臺推進了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將會成為影響國內保險市場發展最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概括來講,保險公司的上市直接改變了國內保險市場競爭、發展、創新以及監管的基本面,引進了國外資本市場的治理和監管機制,市場機制將會主導保險公司進行資源配置方面的決策,保險公司的發展將會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監管部門可以真正的實現向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的方向轉變。不過,上市改變了公司的所有權結構和治理結構,但并不意味著相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會隨之健全和完善,因此要通過上市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還需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
(三)公司內部運營和控制制度得到加強。國內保險公司在體制不斷創新的同時,許多方面實現較大調整。在組織架構方面,一個變化就是由單一的專業公司向金融控股集團發展,國內保險市場上的主要保險公司有的已經建立了金融控股集團的架構,有的正在向金融控股集團轉變。在分銷體系方面,1992年以來,保險公司人身保險銷售方式出現了第一次重大的調整,由直銷為主轉變為個人代理人營銷為主,并很快成為我國壽險市場銷售的主要渠道。2002年起,銀行保險成為各家保險公司競爭的新領域。風險控制方面,保險公司都逐步建立了自身的業務、財務、精算管理以及監察和審計監督制度,相應的組織架構也在逐步的進行探索和調整。另外,精算技術的引進以及精算人才的增加,也為保險公司的科學的評估經營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從而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
盡管保險公司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斷得到加強,但國內的保險行業畢竟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于新興市場運作的規律和特點,市場參與方面都需要一個熟悉、了解和掌握的過程,保險公司的運營指導思想、經營策略以及經營重點轉向管理和服務也需要有一個過程,這就決定了保險公司企業制度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漸進的過程。
(一)創新產權制度。股權多元化和股權結構的優化,是創新產權制度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解決保險公司資本金不足、償付能力差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股權多元化改善公司權力結構。大量事實表明,股權結構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對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效性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治理結構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早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有所闡述,在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中也可窺見一斑。中國主板市場創建十幾年以來,一些本來業績不錯的上市公司逐漸淪為ST甚至退市,一部分起因就是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嚴重缺陷。所以,股改上市后,首要問題就是按照法律規定規范出一套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等相互制約,維護投資者切身利益,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規范公司內部組織架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呈現銀行和保險公司混業經營的趨勢。為適應這一發展需要,在組織架構設計安排上,總分公司、母子公司之間要扁平化設置,特別在分支機構的發展策略問題上,要溝通協調,確保目標一致。同時,引進事業部等先進體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優化內部運作流程,確保日常運作的有序高效,信息暢通,建立一個工作高效,反應迅速的團隊。
(四)深化機制改革,實施激勵政策。激勵機制是現代保險企業管理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所謂激勵,是指公司激發員工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的各項措施。股改上市后,建立與其體制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完善現代保險企業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五)建立外部控制機制。有效的外部控制機制是現代保險企業正常規范經營的重要保證,也是約束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外部控制機制,加強市場約束和制度約束,及時真實的披露公司有關重大信息,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保險活動的透明度,促進保險公司和整個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總之,現代保險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保險企業制度的發展,只有通過創新產權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公司內部組織架構,實施有效激勵,建立有效的外部控制機制,才能把中國保險業真正做大做強,適應未來經濟全球化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殿君主編.保險業九大課題.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12.
[2]裴光.中國保險競爭力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3]馬明哲著.挑戰競爭.商務印書館,1999.
F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