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龍 李 慧
(沈陽大學 遼寧·沈陽)
近年來,遼寧省物流行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已形成以沈陽、大連為中心的物流綜合服務網絡。但總體而論,目前遼寧第三方物流發展較國內發達地區差距明顯,存在著行業管理不完善、物流服務水平低、合作水平低等方面的不足。本研究針對遼寧第三方物流發展中存在的瓶頸進行分析,有助于找到適合遼寧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方法。
目前,遼寧第三方物流發展已逐步呈現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突出表現為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集中表現為物流園區的發展迅速。從物流園區的數量看,截至2010年6月底,遼寧物流園區總數達52 個,其中已經運營的物流園區12 個,占全物流園區總數的23%;在建的物流園區13 個,占物流園區總數的25%;規劃中的物流園區27 個,占物流園區總數的52%。從物流園區分布看,沈陽經濟區有物流園區25 個,占物流園區總數的42%;遼寧沿海經濟帶有物流園區29 個,占物流園區總數的49%;遼寧西北經濟區有物流園區5 個,占物流園區總數的9%。
評判遼寧第三方物流發展的另一重要依據是遼寧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狀況,遼寧第三方物流企業集中表現為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物流企業,其服務范圍和功能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尚處在發展完善階段。
(一)物流服務水平低。目前遼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的大型物流企業數量較少,為商業企業提供服務的較多,而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的較少。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還沒能夠形成規模化的物流格局。大多數3PL 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轉型而來的,物流市場規模還較小,整體物流服務水平還不高,而且高度分散,大部分物流企業沒有形成物流的網絡服務和信息化連接,根本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節奏。
(二)物流基礎設施落后。遼寧物流行業在發展中仍存在著倉庫設備和管理系統沒有及時升級或不完善,物流基礎設施落后,表現在物流運輸、物流設備的落后,降低了物流運作效率;部分倉庫及設備閑置,增加了設備成本和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對提高倉庫作業機械化、自動化的思想認識不足,增加了倉儲作業的勞動時間,同時倉儲成本、物流成本增加。相當一部分的物流園區(基地、樞紐)、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設和發展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部分物流設施仍在規劃、建設中,部分物流設施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圈地”行為,造成了在物流設施建設上的爭議。
(三)物流專業技術和專業人才匱乏。遼寧省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人才瓶頸”尚未緩解。從省內看,預計未來5年中,為振興老工業基地,全省需求基層物流人員不低于20 萬人,中級物流人員不低于2 萬人,高級物流人員不低于5 千人。截至2014年,遼寧省有大連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沈陽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渤海大學等十幾所院校分別開設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專業,但仍無法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現狀短期內很難改觀。
面對遼寧3PL 發展的態勢和3PL 企業的競爭,對遼寧3PL 企業來說,應該抓住機遇,揚長避短,按現代物流的內在要求,努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戰斗力。但發展3PL 是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物流企業的相互作用。
(一)遼寧3PL 業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為3PL 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促進遼寧3PL 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并加速建設統一的物流大市場。
(二)目前,遼寧3PL 發展水平還很低,物流企業應該變革傳統觀念,樹立現代物流的經營理念;強化增值服務,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
(三)遼寧3PL 企業要加速現代物流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構建合理的人才支撐體系,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物流人才使用機制。
[1]姚慧麗.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現狀及問題[J].管理學刊,2011.2.
[2]趙英霞.制造企業物流外包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對外經貿實務,2012.9.
[3]宮秀芬.遼寧省物流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選擇[J].黨政干部學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