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永芹
(周口科技職業學院 河南·周口)
廣東省中山古鎮被譽為“中國燈飾之都”,燈飾業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古鎮的工業龍頭,也是古鎮的經濟支柱,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燈飾燈具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全鎮擁有燈飾及其配件工商企業15,000 萬家,其中燈飾商戶8,131 家,從業人員6 萬多人。2013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42.8 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出口總額5.0 億美元,產品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港澳臺地區、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古鎮為何能從昨日的一個農業小鎮成為今日的“中國燈都”?產業集群效應給予了古鎮騰飛的翅膀。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流通,從產業基地各服務機構到傳播媒介,再到市場終端,成千上萬的企業緊密合作,配套生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出現小企業大合作的發展局面。然而,在其發展程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古鎮位于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目前古鎮三大產業比例為1.84∶62.56∶35.6。工業份額較高,主要包括燈飾燈具、建筑裝飾材料、五金制鎖、化工涂料等行業,燈飾燈具為工業龍頭產業。201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94.5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101.2 億元,人均6.8 萬元;稅收12.7 億元,農民人均收入34,234元。其中,燈飾產值為142.8 億元,連續多年占經濟比重超過75%。
燈飾業是廣東省“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市古鎮的工業龍頭,也是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享有“中國燈飾之都”美譽的中山古鎮的經濟支柱。古鎮燈飾業經歷了燈具、起步和發展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前,古鎮燈具品種規格非常少,尤其是民用燈具,幾乎全部是“一個燈頭、一個罩外,加一個照明泡”,而且每個家庭基本是一室一燈,是為燈具階段;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為起步階段,市場需求對燈具外觀造型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室多燈,燈具銷售量劇增,燈具生產企業在中山古鎮不斷涌現;經過政府三十多年的引導、扶持,古鎮現已到了燈飾的發展階段,并積累了相當規模的資金。
總之,綜合分析目前古鎮燈飾業發展的狀況,古鎮燈飾業發展的勢頭是良好的,企業數量、產品質量、經營者章識、產品科技含量等都有大幅度提升,其他各項功能配套日趨完善,古鎮燈飾業發展還有很多方面有待加強。
雖然在三十多年的時間,古鎮燈飾業形成了本行業的優勢,并形成具有區域性特色經濟和較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但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如何使產業有效升級,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企業內部問題
1、品牌建設方面:沒有形成優勢品牌或強勢品牌。古鎮燈飾,在總量上在國內、國際上都占據了很高的市場份額,但是缺乏自己的品牌,這樣會導致許多企業淪為跨國公司的貼牌生產基地,失去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另外,古鎮缺乏品牌經營和管理,品牌產權不明晰,這樣可能導致使用失控,影響古鎮燈飾業的聲譽。
2、燈飾質量不夠“硬”。質量是現代商業化社會中產品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燈具的質量,尤其是安全性是拓展市場的關鍵。古鎮燈飾出口雖然說已有多年的出口經驗,但由于對產品質量重視程度不夠,觀念沒有貫徹到底,對產品質量關沒有抓好,導致出口難。
3、管理水平低。管理滲透在整個企業一切的活動。包括:生產、供應、銷售等環節。正因為這一點,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綜觀大部分古鎮燈飾企業,普遍都存在管理不善、混亂的問題,整個行業的平均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業外部問題
1、燈飾零配件企業不同步。對燈飾業來說,燈飾零配件企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同樣,沒有燈飾行業就沒有燈飾零配件商,沒有燈飾零配件商就沒有燈飾行業,兩者有密切相關的關系。作為一個燈飾企業,不可能自己生產所有的零配件,而大多的零配件是由專門生產零配件的企業生產、供應。正因為這樣,燈飾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燈飾零配件企業的發展。
2、所出口到的地區相對集中。燈飾出口主要出口到東南亞、俄羅斯等我國周邊國家,這些國家大多都是發展中國家,而出口到歐美的比例卻少得多。據不完全統計,古鎮燈飾出口到周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額達60%以上。可見,一旦這些國家的進口政策發生變化或其他重大事件,將對古鎮燈飾出口造成很大影響。
3、匯率問題。人民幣升值使出口企業利潤縮水。眾所周知,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影響最大,利潤縮水是必然的,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給出口企業帶來了沉重的壓力,靠人力資源成本低下搶灘國際市場的企業優勢已經蕩然無存。由于燈飾照明產品也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長期以來以價廉取勝,模式單一,忽略了對行業自身軟實力的建設,也無法參與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制定。2008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不斷突破新的價位,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壓力仍然存在,這對以美元結算的眾多中國燈飾照明出口企業來說,不僅增加了成本,也為未來的訂單增加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三)其他問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古鎮經濟飛快發展,但交通道路、通訊設施、電力供應的發展卻不能同步。二者的發展不同步,必然會使后者拖累前者的發展,從而阻礙整個區域品牌的建設發展。
節能創新環保的理念對燈飾照明行業提出了具體要求,“節能”要求我們的產品節約其使用的能源,“創新”則要求產品的多元化,不斷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同時也體現在營銷手段方式上的創新,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而提升古鎮燈飾照明行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環保”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體現在產品的材料使用、工藝制作等。具體來說,古鎮燈飾業應重點從以下方面來提升產業競爭力:
(一)打造具有優勢的區域品牌。品牌對于一個地區來說,相當于一張名片。古鎮燈飾是自發形成的,并不是由政府人為創造的。但這些區域品牌形成之后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政府還應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向區域工業園區集中,推動區域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和引導作用。行業協會組織要依法行使服務協調管理功能,倡導行業自律,加強行業質量監督,抵制低價競銷短期行為。
(二)技術發展、創新。創建國際品牌的根本出路在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保護創新企業的知識產權,激發企業創新熱情,培育品牌附加值,不斷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實現技術跨越,促進產業升級。要擴大輿論宣傳,引導企業從跟隨創牌到自覺塑造自己的品牌,組織聯合古鎮企業以整體形象參加各種展覽會,為打造區域品牌奠定基礎。
(三)調整結構、科學規劃。要調整和優化行業結構,實行科學的產業規劃。古鎮燈飾業應提升企業經營理念,加強必要的聯合結盟,組建跨國集團培養壯大核心企業,實現“集團化經濟”,加大結構調整,促進整個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并加強產業群內企業的競爭與合作,精心包裝現有特色產業基地,努力擴大行業品牌效應,進一步打響“古鎮燈都”的區域品牌。
(四)引進人才。技術發展與創新離不開人才,因此應重視人才,留住人才。當今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只有重視人才的培養,企業才有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可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改變觀念,重視人力資本的開發投入;二是企業以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人才;三是以“領頭羊”的魅力吸引和留住人才。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的“領頭羊”,有信譽、有魅力,才會讓員工信任領導者;四是為員工提供創造和培訓的機會。通過教育和培訓方式,幫助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設計,使他們的職業成長與企業的發展目標及其實現過程協調一致,這樣人才流失將會減少;五是盡量做到人才的貢獻與報酬掛鉤。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使員工的業績與報酬掛鉤,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刺激企業技術發展與創新。
(五)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地區保持持續競爭力的源泉,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實施再創新,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彌補本地產業在核心技術方面存在的空白。迅速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建立創新聯接機制,加強與關聯產業和支持產業的橫向聯接,盡快形成配套的產業鏈條。
目前,國內外形勢加速了燈飾業的重新“洗牌”,古鎮燈飾業如何生存與發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何跨越影響其發展的瓶頸問題,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引進人才、改進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造自己的區域品牌。這樣,才能擴大銷售市場、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增加附加值,從而增加收入。在此基礎上,注重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和升級,增強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向節能型電光源和帶專利技術的出口燈具產品方向發展。
[1]李巖.廣東省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實證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3.
[2]丘海雄.珠江三角洲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與競爭力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3]申兆龍,邙國良.廣東省中山古鎮燈飾產業集群模式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7.11.
[4]楊小川,廖榮添.關于古鎮燈飾業的調研報告[J].經濟沙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