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晶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存在,是一種狀態,是物體從產生到滅亡所顯現出的一種狀態。存在感是人對自身存在狀態的感知,良好的存在感體驗能讓個體體會到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提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時代里,員工的存在感被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視,員工良好的存在感體驗也在較大程度上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及企業業績的提升。
存在感的體驗對個體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就每一個個體而言,人是孤獨的,一個人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最終也將一個人孤寂地離去。在這大千世界生存的若干年里,人出于本性需要努力地擺脫這種孤獨感,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存在感,就是讓人能體會自身存在價值的一種感受??梢姡嬖诟械捏w驗是讓每一個人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體會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體會到心靈的溫暖與歸屬的感受,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封閉的環境中,在缺少參照物的情況下,人是無法對自我存在產生感知的。因此,人對自我存在的認知來源于外在環境對人所發出信息的反饋。而人能影響的周圍環境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然存在的物理環境;另一類是人類社會的人際環境。這兩類環境對人所發出信息的反饋促成了人對自我存在的感知。
(一)物理環境。物理環境是作為生物體的人賴以生存的環境。缺乏這樣的環境人將無處安身,更談不上生存與發展。個體在生活中不斷地對物理環境進行著改造,以期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美好。在這個改造過程中,被改造了的環境所呈現出的那種新變化就是一種反饋信息,時刻提示著人的存在,人行為的價值。這讓人為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進而體驗到存在感。但這種依靠無生命物質的變化來支撐的“存在感”只能讓個體感知到一個物理性的存在,即人作為一個生物體而存在于環境中。這種反饋不能滿足個體內心情感上對“存在感”的真正渴求。
(二)人際環境。人際環境,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賴以生存的心理環境。人是社會的人,人在群體生活中,不斷用語言與行為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去引發周圍人的反饋,從這種反饋中個體不僅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更能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這種對“存在感”的感知,是賦予情感的感知,對個體心理而言,是更有意義的感知。個體也正是通過這種反饋,不斷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使之更符合周圍人際環境需要,使自己能更好地和周圍人群產生共鳴,使內心產生歸屬感與滿足感。
可見,“存在感”的產生,取決于個體對外界發出信號反饋的感知。如果個體發出的信號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那么個體的“存在感”就將受到威脅,個體將體會到失落的情緒。反之,對個體發出的信號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那么個體內心將獲得滿足,體會到充實的“存在感”。
人際信息的反饋,對個體心理而言是最有意義的反饋,也是對個體影響最大的反饋。人際間信息反饋的質量將影響個體對自身存在價值的感知,而反饋信息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又是影響信息反饋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及時性的信息反饋。所謂及時的信息反饋,并非指接收到信息的同時便立刻做出反饋。通常個體在發出信息后,自己會對反饋信息的時間間隔有一個心理預期,在這樣一個心理預期的時間內給予反饋,都會令個體感覺信息沒有白發,體會到充足的存在之感。當然,盡早的反饋,會增加這種愉悅滿足的情緒,強化個體的存在感知。而拖后于個體預期的時限,再予以反饋,會使信號發出者陷入焦躁的等待中,甚至產生各種猜疑,影響自我存在的感知,也會影響信息發出者與反饋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及時地對信息進行反饋,是提升個體存在感體驗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有效的信息反饋。所謂有效的信息反饋,指反饋信息的內容能真正引起個體對自身存在感感知的信息反饋。這種反饋并不一定是正向、積極的反饋,但一定是對信息發出者能產生影響的,真正發自信息反饋者內心的反饋。因為人際間的交流原本就是一個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在觀念上有差異,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個體在接受反饋時,就已經對接受負向觀點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故此發自反饋者內心的負向觀點也是一種有效的反饋,也能強化信息發出者對自我存在的感知。當然,如果是與信息發出者觀念相同的反饋信息,不僅能讓個體體會到存在感,更能讓個體體會到愉悅感。
有效的信息反饋從形式上來說,應該能反映出反饋者對信息發出者的尊重。這種尊重主要表現在信息反饋者的體態表情與面部表情上。專注地交流,隨交流而產生的相應的體態表情與面部表情都能很好地向對方傳達積極交流的良好愿望,都能讓對方體驗到良好的存在感。而心不在焉的交流,隨口附上的“哦”、“嗯”、“啊”等詞匯,會讓對方產生不受重視的錯覺,進而對自己的存在感產生懷疑。
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因為事情要人去做,方法要人去想,機器也需要人去操控,所以把人管理好了,那么管理工作也就到位了。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有別于機器,故此對人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論。對人管理的關鍵在于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良性的溝通有助于激發人的積極性,而良性溝通的關鍵在于對他人存在感的尊重。
(一)建立健全各類激勵機制——提升對員工工作業績的反饋。激勵是對員工工作業績的肯定,恰當的激勵能讓員工感知到工作沒有白做,體會到優良的存在感,進而從心里產生滿足感與自豪感,促進員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下一個工作中去。
激勵的方式與方法很多,它應該不僅僅局限于一定的時限,更不應該局限于一定的工作成果。優良的激勵機制應該針對不同的員工、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工作任務而制定,這樣的激勵機制有助于讓員工體會到自己的被重視,并產生良好的存在感。優良的激勵機制,在激勵的時點上應該具有及時性,這可以讓員工及時得到反饋,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值得的;優良的激勵機制,在激勵的內容上應該具有針對性,這可以讓員工體會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以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優良的激勵機制,在激勵的效果上應該具有外顯性,讓員工可以彰顯自己的榮譽,也可以以此激勵更多的人。
(二)建立健全各類溝通與反饋機制——提升對員工思想的反饋。員工在工作中,除了有行為外,還會對各類事件與人員產生各種看法與建議,這就是員工思想的結晶,也是人有別于機器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對于思想中的東西,如果不予理睬,聽之任之,那么,一方面企業會損失很多有益的新點子;另一方面員工也會因為想法得不到宣泄,堵塞悶集于心,而造成存在感體驗缺失,進而打擊員工的工作熱情。因此,建立健全各類溝通與反饋機制,讓員工的思想得以宣泄,并針對各類想法給予恰當的反饋,是有效提高員工存在感體驗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優良的溝通與反饋機制,應該以員工為核心,提供方便他們交流信息的途徑,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保護他們的隱私不被泄露,取得他們的信任。針對不同員工發出的各類信息,無論重要與否,都應無差別的認真對待,并及時給予溝通與反饋。唯有這樣,員工的思想得以舒解,心情得以放松,存在感得以實現,才可以輕松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創建優良的企業文化——提升對員工心靈的反饋。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精神的核心,也是企業所有員工的心靈家園。人有別于機器,是因為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工作與生活中,經常會由心而發的有一些感覺或者理念,有時連自己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這就是心靈的聲音,這時就需要尋找依靠,尋找反饋。企業文化,恰好能給這樣的感知以反饋,讓員工更好地體驗存在感,從而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因此,企業文化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也影響著企業員工待人處事的方式與方法,更決定著企業的發展與前途。
優良的企業文化首先應該是積極向上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才能給人以朝氣蓬勃之感,才能給員工的心靈注射進積極的能量,給員工心靈積極的反饋,引領整個企業精神面貌不斷向上;其次,優良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廣泛包容員工心靈產生的各種感知,并整合揚棄,使企業文化不斷向上壯大發展。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有足夠的生命力去給員工心靈的感知以積極的反饋,讓員工心靈體驗到充足的存在感;最后,優良的企業文化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寬容性。企業文化能廣泛寬容不和諧音符的存在,并能正向引導,將不和諧音符納入正確的軌道。這樣的企業文化不僅能很好地應對員工心靈產生的積極思想,更能很好地給消極思想以積極的反饋,促進員工良好存在感體驗的形成。
(四)創建完善的網絡平臺——實現全方位的溝通與反饋。在網絡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的高度覆蓋、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為企業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創造了新的平臺?;ヂ摼W具有即時互動的特性,可以使信息在企業內部雙向流動起來,不僅可以從上至下,更可以使反饋信息由下至上的傳播。除此之外,信息的多向擴散性傳播也成為了可能。這使得企業內每一位員工都可以多點發送信息,并得到多途徑的、及時的信息反饋,大大提高了員工存在感體驗的質量。
首先,優良的網絡平臺應具有易操作性。簡便、易操作的網絡平臺才能更好地方便員工對平臺的使用。這個易操作性,一方面表現在界面的簡潔;另一方面表現在界面的人性化。從人群的網絡使用習慣出發,設計網絡平臺,讓網絡平臺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其次,優良的網絡平臺還應具備普及性。網絡平臺的設立是為了方便企業員工間的溝通與交流,方便信息的發出與及時的反饋。如果只有空置的平臺,而沒有真實的使用,那么這種平臺的設置就沒有任何意義了。故此,平臺建立后,應積極推行平臺的使用,促進員工間的相互交流,進而增強員工存在感體驗,產生對企業、對群體的歸屬感。
再次,優良的網絡平臺還應具備隱私的保護性。網絡平臺的建立,一方面是為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強存在感體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員工一個宣泄的途徑,讓他們把想說的東西都表達出來。在這一宣泄的過程中,不排除部分信息只是員工自己的一種宣泄,并不希望別人知道;也不排除部分信息員工不希望別人知道是自己的一種想法,只想讓別人知道這種想法的存在。從人性化管理的角度來說,員工的這種想法是需要尊重的,這種隱私也是需要保護的,而這種宣泄的途徑也是需要保留的,那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要使網絡平臺具備隱私的保護性,讓員工可以自行設置信息的公開程度。
最后,優良的網絡平臺應具備模塊的多樣性。企業的管理工作內容是豐富的,不僅包括對事的管理,更包括對人的管理、對文化的管理。這就要求網絡平臺的模塊應具備多樣性,即能滿足事務的上傳下達,成效反饋;又要能滿足人的各類心理需求,實現宣泄、溝通與反饋的需要;更要能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以促進一個有凝聚力、積極向上的團體的形成。
綜上所述,管理工作最終是對人的管理。而對人的管理最終是對人心的管理,這就要重視提升員工的存在感體驗,讓他們有歸屬感,有成就感。唯有這樣,企業才能更有生機與活力,才能更好地發展與強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