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吉林省舒蘭市法特鎮中心衛生院 吉林 舒蘭 132619)
一般專業性的手術治療及藥物作用治療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發展,但是對健康知識的貧乏及不正確的心理心態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然而使得情況惡化加劇[1]。因此,對于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我們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本次研究的主題為胃潰瘍穿孔手術治療后,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其病癥治療中的作用,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3 年8 月~2014 年10 月來我院急診的70 例我胃潰瘍穿孔患者,其中男56 例,女14 例,年齡22 ~78 歲,平均(36.4 ±8.3)歲,將40例胃潰瘍穿孔患者隨機分成2 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 例,70 例患者均經胃鏡檢查并確診,與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病癥一致,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潰瘍程度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 >0.05)。
對照組接受胃潰瘍穿孔手術及藥物治療,并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并接受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患者詳細的講解其胃潰瘍穿孔的病因、臨床病癥及其并發癥的特點、相關預防教育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其醫師的講解方式需依據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等情況,其講解語言盡量通俗易懂,營造健康教育學習的濃厚氛圍,使得患者敢于提出問題,并進行集體性討論與系統性的解答;心理護理需要護理人員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最大程度的解決患者現階段心理問題,通過不斷的語言交流使患者與護理人員達成信任,建立患者的自信,對待病情的正確心態,使得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由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從而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
通過SPSS17.0 統計軟件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0 例胃潰瘍穿孔患者中,觀察組有33 例患者手術效果良好,2 例患者治療效果不顯著,其治愈率為94.2%;對照組有25 例患者手術治療效果良好,10 例患者治療效果不顯著,其治愈率為71.4%。對照組的治療效果低于觀察組,差異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結果顯示,經心理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較,其觀察組患者心理素質要高于對照組,2 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由此說明,心理護理在胃潰瘍穿孔患者中具有有效性。如表1 所示。

表1 2 組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程度比較
胃潰瘍穿孔在臨床中是常見的身心疾病之一[1],引發胃穿孔存在許多綜合因素[2]。當確診為胃潰瘍穿孔的患者,首要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治療,其病發多屬于急性期,病情發展較快,經研究證實,抑郁、焦慮、精神不濟等心理情緒普遍存在與胃潰瘍穿孔患者中,其心理障礙是不能通過手術及藥物治療加以控制,同時對手術的療效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應該依據患者的心理特征、臨床醫學教育的缺乏、保護意識薄弱等方面來解決問題,通過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緩解病患的消極情緒[1]。
經過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部分患者通過對胃潰瘍穿孔的臨床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心理護理,使得患者病情恢復速度快,治愈率高,且觀察組患者的心理情緒較對照組患者有了顯著的變化。
綜上所述,通過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輔助能促使胃潰瘍穿孔患者自身對其病癥的基礎專業知識的熟知及術后注意事項,對患者術后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并能進一步預防復發。因此,醫護人員為了做好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工作,需要具備專業的醫學技能,對心理學知識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對患者給予正確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才能促進其疾病的痊愈。
[1] 王汝平.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在胃潰瘍穿孔治療中的作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05(20):1673 -7555.
[2] 孔祥紅,艾江,宋彬彬.心理護理在胃潰瘍穿孔治療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32(3):146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