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益星 河北經貿大學
新疆憑借其地理優勢,具有得天獨厚的蕃茄種植條件,番茄醬產業作為新疆三大農業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生產的番茄醬90%用于出口,出口量約占全國的70%。新疆作為我國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和出口基地,蕃茄醬出口已有30多年的出口歷史。據海關統計,新疆口岸2013年出口番茄醬8.3萬噸,2014年1-10月出口番茄醬達到9.6萬噸,在出口絕對數量逐年增長的情況下,由于國際市場的復雜形勢,出口利潤并沒有出現穩定的增長,企業、農戶也沒有從加工出口環節得到更多的利潤,這情況說明新疆番茄醬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還有待提高,還有一些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新疆番茄醬作為最主要的番茄加工產品,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其蕃茄醬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有以意大利、俄羅斯等國家為主的歐洲;有以美國、巴西等國家為主的美洲;還有以日本、韓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為主的亞洲和以加納、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為主的非洲。
意大利作為全世界第二大小包裝番茄醬生產國家,番茄醬消費數量比較大,原材料主要從中國進口,是中國新疆地區番茄醬的主要出口國家之一。意大利市場作為中國番茄醬的主要出口市場,在2012年之前,每年都有10萬噸以上的進口量,隨著國內小包裝企業的快速發展,搶占了意大利分包裝企業的市場份額,意大利從中國新疆進口的數量開始下降。2012年還有7萬多噸,到了2013年只有3萬多噸了。
作為番茄醬消費大國,俄羅斯自2000年開始向中國大量進口原料醬,并且進口量一直呈上升態勢。目前俄羅斯市場已成為中國主要出口市場之一,從海關數據統計每年進口量大約在8萬噸以上。但自2014年9月以來,盧布貶值亦波及新疆番茄醬的出口。對于俄羅斯市場的走勢,會直接影響到新疆地區乃至整個中國市場。
作為中國的近鄰,日、韓市場具有交通便利的地理優勢。與意大利一樣,每年日韓市場進口數量相對也比較大,日韓主要從中國進口大包裝原料醬,然后在國內進行深加工,很少直接在國內銷售原料醬。但現在由于日韓市場對于原料醬的要求比較高,新疆地區的生產加工企業還不能完全達到要求,新疆番茄加工企業應該抓住這個未來的潛在市場,從改進番茄制品的質量入手,做大做深日、韓這塊番茄醬消費市場。
美國作為世界三大番茄生產加工基地之一,生產的番茄醬主要供國內消費者食用,出口量僅占全球貿易總量的6%-7%。但是由于病蟲害的影響,美國許多生產商己經改做其他果蔬的加工。美洲番茄醬消費潛力巨大,新疆番茄醬加工企業應加大該市場的開拓力度。
近幾年來非洲國家特別是尼日利亞、貝寧、加納、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番茄醬進口量顯著增加。其中,尼日利亞需求量最大,其采購商在網上發布求購中國系列調味品,包括番茄醬罐頭比較常見。非洲進口商既可以直接向中國生產商大規模訂購番茄醬,也可以在相關的食品批發市場采購蕃茄醬,非洲已成為新疆番茄醬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
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農戶種植番茄的不穩定性,番茄作為新疆地區的主要農業種植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受價格等外部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往往會因為長期以來,上一年度價格較低,直接影響當年農戶的種植面積,造成優質番茄供應不足。二是大部分加工企業加工能力相對薄弱,在番茄集中成熟期,數量比較大,保鮮冷藏設備數量有限,不能做出及時有效處理,致使番茄部分發生了化學反應,乳酸菌等相關指標達不到國際標準,在國際市場銷售中,產品容易被進口國家拒之門外,最終降低了番茄醬的出口數量和外匯收入。三是蕃茄醬生產和加工運營環節還屬于粗放型,資源沒有得到最有效的開發與利用,加工企業在生產番茄醬產品時沒有對原料番茄進行科學地篩選,生產流程和工藝有的達不到要求,使得產品在國際市場中不能以高檔的品質占有領先的地位。
新疆番茄醬制品主要以初加工為主,95%以上是大包裝產品,產品的附加值低,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品牌優勢,導致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不足。同時,在國際市場上,新疆初級番茄加工制品業只有屯河”、“CHALKIS”、“丹泉”等幾個品牌,品牌數量相對較少,在番茄醬深加工領域,還沒有一個能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自主知名品牌。外國采購商往往會購買新疆番茄原材料或初級加工品進行加工,在國際市場上憑借其品牌優勢取得競爭地位,以高價格出售,成為真正的國際市場贏利者??梢哉f,因為產品附加值低、缺少知名名牌、出口產品檔次低,現已成為新疆番茄醬出口貿易增長的硬傷。
新疆番茄醬憑借原材料、勞動力和物流成本等較低的優勢,實施低價出口戰略。但是這種低價出口戰略,卻引起了進口國家的關注和重視,特別是歐盟、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紛紛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保護本國番茄醬加工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疆番茄醬的出口數量和創匯能力。歐盟對進口新疆番茄醬實施反傾銷或更加嚴格的技術壁壘,對本國番茄醬生產企業進行有效保護。日本、韓國等也利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一系列檢疫檢測標準限制番茄醬進口的數量,控制產品的質量,其中日本對番茄醬農藥殘留指標的檢測項目數量達328項,檢測檢驗越來越嚴格,番茄制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門檻越來越高。新疆番茄制品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低價優勢已經弱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和風險。
在食品的轉基因檢測、農藥殘留值、放射性殘留值、衛生安全指標、重金屬含量值、細菌含量值等指標要求下,由于新疆番茄制品個別指標達不到進口國家的檢驗檢疫要求而被拒之門外,大大影響了出口的數量和經濟效益。根據新疆出入境檢查檢疫局相關報告,由于菲律賓、韓國、沙特、斯里蘭卡等國對番茄醬進口要求相關企業提供非轉基因證書,一定程度上對新疆番茄醬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響;澳大利亞因為對新疆番茄醬的檢驗中發現了亞硝酸鹽指標含量超標,而中止了雙方貿易合同;德國對番茄醬檢驗要求出具符合歐盟標準的農藥殘留標準證明,對殺滅聚酯、百菌清、功夫聚酯等項目均要進行檢驗,并有詳細要求;英國對番茄醬檢測主要是厭氧菌、平酸菌兩個指標;沙特對番茄醬檢驗包括有機磷和有機氯殘留、人工色素等防腐劑、穩定劑以及化學毒物等指標,出具權威部門的檢驗檢疫報告或證書。這些檢驗檢疫要求,都對新疆番茄醬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新疆蕃茄醬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綠色貿易壁壘的影響。
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政策,出現了新疆本土番茄加工企業無序競爭、企業間相互打壓、壓低出口價格獲得競爭優勢盲目囤積番茄原材料,使得市場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這些“亂象”僅靠行政命令、政府協調使得無法解決。從農戶種植到原料收購再轉到番茄醬產品的對外銷售,整個行業和每個環節都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市場機制,表現為“農戶盲目種植、商戶搶購原料、市場低價銷售、出口利潤持續下滑”的無序競爭局面。這種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壓低原材料或初級產品的價格,給外國企業創造了大量的商機,如亨氏、聯合利華等國外廠商利用低價收購大包裝番茄醬,再進行小包裝生產,利用自身品牌優勢,低價購買、深加工、高價銷售,從中獲得了豐厚利潤;而本土加工企業由于出口價格低、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原因,資金回籠比較困難,企業經濟效益急劇下滑。
當前,新疆番茄醬產業面臨的低價營銷優勢弱化、產品附加值較低、缺乏品牌影響力以及企業間的無序惡性競爭問題。因此,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應當加大科研和技術創新力度,延伸產業鏈條,調整產業結構,以加快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目前,新疆地區一些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已經通過優化經營思路,進行了技術革新,從原材料的初級加工出口轉向了深加工制品乃至直接消費品的出口。比如中基公司通過收購普羅旺斯食品公司這一法國最大的番茄制品生產銷售企業,并與世界知名番茄產品的采購商或銷售商結成戰略聯盟,把銷售市場直接定位在歐洲人的餐桌上,使50%的法國人也吃上了中國自有品牌的番茄醬。
新疆番茄加工企業還應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加大產業鏈的延伸力度,加大自主品牌的創新力度,實現蕃茄初級加工制品向多品種、多元化市場的深度發展,以 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內涵價值,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國內可以建立番茄醬相關產業協會,重點關注國外番茄醬市場供求信息,幫助企業和農戶了解相關國際市場信息,協調各方關系和利益沖突。行業協會還可以加大內引外聯的作用,一方面幫助企業尋找技術合作伙伴,加大企業培訓力度,幫助企業掌握技術標準和要求,提升番茄醬產品質量水平;另一方面“走出去”,積極與世界番茄加工企業理事會、世界番茄行業協會等世界相關組織的交往與聯系,更多的獲取國際市場信息,降低新疆番茄的國際市場風險,特別是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的風險。
同時還可以利用參與展銷會,提高新疆番茄醬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出口貿易數量和額度,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目前對于番茄行業來說,WPTC---世界番茄加工商大會是行業最為重要的業內專業交流平臺,比較大的銷售展會還有德國科隆食品博覽會、巴黎的SIAL展會和中東迪拜的食品展會,德國和巴黎的展會地位尤為突出,也備受行業重視。
新疆番茄醬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主要是以出口為主,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和扶持力度,使番茄醬從種植、采摘、存儲保險、加工、包裝、運輸、儲藏等各環節都能做到正常、有序。首先,要保證農戶利益不受損失。從番茄種子入手,加大研發力度和創新能力,爭取培育出更有營養價值的優良品種。同時,還要引導農戶錯峰種植、反季種植,并給予相應的補貼,在保證種植面積的情況下,避免出現采摘收獲過于集中,出現產量過剩問題。再者,政府應鼓勵番茄醬相關企業加大科研開發,在番茄保鮮儲藏、深加工等薄弱環節上增加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切實解決新疆番茄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問題。另外,政府有關部門還要重視資源的有效整合,發揮優勢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出臺相關規定,徹底解決不正當競爭和無序發展問題。
從實踐來看,番茄醬目前遇到的最大貿易壁壘是針對食品安全的綠色貿易壁壘。因此,新疆番茄醬產業應該走“科研機構+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徑,建立四位一體的種植、加工、出口營銷系統,減少流通環節,以避免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或哄搶原料現象的出現。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科研機構或科研院所的支持作用,加大種植、采摘、加工等環節的技術推廣,解決番茄醬安全衛生指標、農藥殘留、放射性殘留、重金屬含量、細菌含量等技術問題;以及利用企業與農戶的直接對接,加大產業化、集約化經營,保證番茄原材料的質量和數量,避免發生番茄醬的質量波動問題。
另外,有關部門還要加強監管,加大檢驗檢疫力度,保證番茄醬的質量水平,并要把握國際上有關番茄醬的種植、生產、包裝等方面的最新標準和要求,特別是進口國家對番茄醬的進口標準,用于指導農戶種植和企業生產。通過建立“科研機構+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以農業國際化、標準化、現代化作為要求,解決番茄醬在國際市場的綠色貿易壁壘問題,將貿易風險降到最低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