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梅
摘 要:對于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控制專業學生而言,電氣設備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是其核心職業能力之一。本文對于如何提高技校生電氣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為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提供可借鑒的方法。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 電氣設備故障 診斷 排除
許多技工院校都要求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取得維修電工證書,即要求他們具有維修電工的技能。取得維修電工證書要求技校生對電氣設備有一定的認識,提高電氣設備故障診斷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從而使得電氣自動化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加適應崗位。
一、合理開設課程,提高技校生電工測量和讀圖能力
1.重視理論知識,開設數學、邏輯學課程
維修電工的關鍵專業技能是能夠對電氣設備故障正確診斷與排除。因此,維修電工實習教學的重難點就是故障診斷與排除,這要求學生了解電路工作原理圖,這是對電氣設備故障診斷與排除的基礎。因此,在提高技校生電氣設備故障診斷與排除技能前,我們應該對技校生進行基本的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明白基本電路原理,并且能夠對典型電路進行分析。這樣,有助于提高技校生學習興趣。此外,技工院校電氣自動化專業,應該適當開設數學、邏輯學等課程,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提高技校生電工測量技能
電氣設備故障診斷與排除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電子電工、自動化控制、機床電氣控制等技術,為此,教師應該遵循夠用和必需的準則對技校生傳授專業知識。另外,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不能僅僅依靠人的直覺來決定,而是要依靠儀器儀表,對電氣設備的電阻、電壓和電流的檢測結果綜合判斷,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重讓技校生熟練掌握電工儀器儀表的相關知識。
3.讀圖能力的培養
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不管多么復雜,它也是由簡單的基本電路圖組合起來的。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熟知各種基本電路圖,并且熟記它們,為分析復雜電路圖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時,教師可以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
二、提高技校生電氣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的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提升技校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組織教學時,可以選擇典型“故障”案例,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故障存在的原因,而是充分讓學生去診斷故障及尋找排除故障的方法。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授課方式,而形成了以案例為主線,師生之間相互交流與研究,授課方式由灌輸式向啟發式、討論式轉變,從而提升技校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編寫校本教材
為了提高電氣自動化技校生故障診斷與排除能力,教師應結合本校技校生的實際情況編寫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應該注重故障診斷的邏輯原理,把電氣設備的使用說明以及維修資源資料滲透到校本教材中,從而培養和提高技校生利用邏輯原理診斷電氣故障的能力。
三、創造仿真實訓環境,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
1.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訓教學時間
傳統授課一般是先理論,然后再實習操作。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存在許多缺陷,導致教學效果比較差。建議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同步進行以提升技校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低壓電器內容時,在講解完必要的原理后,直接在教室或者實訓室將低壓電器拆卸,讓學生能夠對低壓電器的功能與結構有更清晰地認識。
2.合理選擇實訓設備
許多技工院校配置的實訓設備大多是插孔式、封閉式實驗臺,配置這種實訓設備的原因是考慮到設備的安全性和操作性。但是,在電氣設備故障診斷和排除實訓教學中,這種驗證性的實驗不利于提高技校生電氣故障診斷和排除能力。我們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盡可能真實的實驗環境。比如把插孔式變成接線式,把封閉式變成開放式,給學生提供真實的接線動手操作機會。
3.正確引導實訓教學順利進行,關注師生交流
在實訓教學中,學生按要求連接線路并不是難點,難點在于接線后,如果出現故障后如何診斷和排除。比如在進行電動機參數測量實驗時,學生接好線后,送電后電機動依然不轉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完成故障診斷和排除,增進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韓玉思.高維修電工專業學生排除故障能力的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視界,2015(3).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