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文勇 萬國娟
摘 要:對于初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學生的審美觀是現今美術教育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培養學生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關鍵詞:初中美學;美;實踐
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中學生對于美的認識以及對審美觀念的培養。現今中學美術的教學方法,大部分停留在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繪畫,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畫作進行評判,對于學生審美觀念的培養則欠缺一些。作為中學美術教師,我來談一談我對與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的認識。
一、注重美術基礎的培養,臨摹提高基礎
凡事開頭難。初中美術教學要重視學生繪畫基礎的培養,教會學生最基本的美術常識。對于優秀畫作的臨摹,對于學生的美術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學生臨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大家的作品,在臨摹的過程中,臨摹的不僅僅是表象,更要體會畫家在作畫時的內心變化,一副沒有內在深意的作品是沒有什么過高的價值的。
例如,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達·芬奇。他的老師佛羅基奧首先讓他練習畫蛋,一畫就是幾年,然后才開始教他作畫。由于達芬奇打下了堅實的素描基礎,后來終于成為一代宗師。在教學中,作為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畫一些簡單的事物,進而再進行臨摹。例如,凡·高的《向日葵》這部作品,它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圖畫本身所呈現出來的樣子,這幅畫色彩鮮艷,像是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筆觸雄勁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雄勁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
二、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以及審美觀念
初中美術課堂不應該僅僅就是畫作的簡單創作、描繪,更應該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敢于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無處不在,中學美術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中,例如,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在一節美術課中,我帶學生走到學校操場,觀察周圍的事物,回來后,學生紛紛將自己認為美好的事物用畫筆展現出來,有藍天、鳥、花、學校、人等許多事物。
美學不僅僅停留在課本上,作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發現美、欣賞美、感知美的機會。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中學生美術課堂不應該低沉、呆板,給每個學生機會,講出自己對美的理解,讓學生的天性達到更好的釋放,完成教學目的。
三、開拓思維,發現生活中的美
中學美術課相較于語文、數學來講,顯得更加輕松、活躍。許多學生跟我說過,他們喜歡上美術課,不但可以畫畫,還可以放松心情。作為美術教師,我覺得中學美術課不但是學生畫畫的地方,更可以開拓他們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談看法、談觀點,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變相思維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辯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事半功倍。生活中美無處不在。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