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為培養每個孩子成才,學校要搭建立德樹人的平臺,培養終身發展的人才。
一、探索建構自主化、生態化、內涵化的培養模式
學校以少先隊實踐教育活動為主陣地,全面構建了“四化四好五育六系列”的德育工作發展模式:“四化”手段——活動化、人文化、課程化、社會化;“四好”目標——熱愛祖國理想遠大、勤奮學習追求上進、品德優良團結友愛、體魄強健活潑開朗;六大成長系列——愛生命、愛形象、愛團隊、愛經典、愛家庭、愛祖國。利用體驗教育的五育途徑,通過“以理育情、以境育情、以美育情、以行育情、以情育情”,綜合運用實例教育、實踐體驗、社會觀察等方式,憑借紀念主題活動、團隊活動、少先隊活動課程等載體,把隊員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體驗轉化為“中國夢”“四好三觀三愛”的教育內涵,讓隊員們在學校、家庭、社會和自然中體驗,促成良好情感素質的培養,內化核心價值觀,升華出自覺行為,讓隊員在“學習型社會”中潛移默化、健康成長為“好少年”。
二、拓展延伸動態化、系統化、優質化的培養載體
1. 愛心奉獻提升情智,志愿精神服務社會
學校的“六愛教育”是隊員們認識自然社會、提升自己、服務他人的最近載體。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做人”的教育的根本在于“真、善、美”價值的啟蒙,“愛”是最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最有意義且亙古不變的德育主題,因此,學校以愛立校,教師以愛立教,學生以愛立人,使師生共同發展成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六愛教育”教育增強了少先隊員的榮譽感、使命感,培養隊員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內質;學校以“六愛成長系列”為活動載體,進一步深化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優化了“素質教育”的方式手段。
2. 中隊家園培育人格,雛鷹爭章勵做先鋒
中隊文化活動是隊員們學會學習、熱愛勞動、合作成長的最佳載體。所以中隊建設緊扣一個工作目標——中隊團結,小隊活躍,特色鮮明,均衡發展。
各輔導員根據本中隊特點,申報創建中隊文化特色,調動隊員們自主參與的積極性,給隊員搭建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提升素質、展現才華的舞臺。重點抓好家園建設,結合中隊發展目標和隊員個體成長的目標,精心策劃好主題教育系列,包含有文明安全季、關愛感恩季、紅色經典季、生態文化季、藝術人生季。有效整合主題班隊會活動、紅領巾小隊活動、特色中隊文化創建等載體,打造適合每個隊員“好好學、認真做、齊分享”的體驗平臺,培植“四好三觀三愛”。
3. 社團沃土培育新苗,自主創新塑造個性
紅領巾社團是隊員自主參與、體驗創新、塑造個性的最寬載體。“紅領巾社團”有:科技實踐社團、鼓號隊社團、心心相護義工團、科幻繪畫社團、科技創新社團、舞蹈社團、定向越野社團等。每個社團制定相應的爭做四好目標和爭章口號,“四好星級隊員”。它讓每個孩子擁有了體驗成長快樂的天地,交流成功感受的平臺,發揮個性特長的空間,有效拓寬利用了“四好少年”的培養載體。
4. 實踐陣地鍛煉本領,文化活動涵養人生
少先隊活動課程是隊員實踐體驗、自主發展、激勵轉化的最優載體。學校綜合運用實例教育、實踐體驗、社會觀察等方式,有效依托“飛揚的紅領巾隊日活動、民族精神代代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紅領巾相約中國夢、四好少年成長、少年軍校訓練、書香校園創建、生命安全教育、紅領巾社團”等等載體,把孩子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體驗轉化為“爭做四好”“樹立三觀三愛”“實現中國夢”的教育內涵,教育引導少年兒童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煉意志,為實現“中國夢”做好全面準備。如: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學校組織了“紅領巾心向黨活動”。活動理念是:播撒紅色種子,永鑄紅色豐碑,牽手健康幸福。少先隊員們自主開展:愛黨知識競賽、紅領巾尋訪黨員、紅領巾夢想之星評選、“紅領巾心向黨”征文手抄報比賽、“百米長卷繪心愿”創作,根據活動過程評選各年級的“優秀成長中隊”和“英雄先鋒中隊”。此次活動受到全國少工委的表彰,學校被授予“紅領巾心向黨夢想助推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三、開發應用激勵型、系統化的“四好少年”評價體系
學校從“四好少年”內涵的“理想、追求、團結、活潑”四個維度對少先隊員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設定了評價的“四大維度”共24項指標,分別對應“三愛”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維度,同時與“雛鷹爭章”的評價體系吻合。24項達標者為“四星級四好少年”,三個維度中所有各項達標者為“三星級四好少年”,以此類推。并利用家校協同平臺這一有效途徑,全方位評價隊員成長,動態調控過程,指引成長目標,最終形成自主循環培養模式,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