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敏
“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正逐漸走進我們的課堂。孩子們在繪本教學中學會閱讀、觀察、想象、推理,在猜想、推測中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在有趣的閱讀中學會探索。
一、品讀圖文,激發興趣
1. 看形象夸張的畫面
由于低年級的年齡特點,他們集中注意時間很短,一般只有10—20分鐘。但當色彩鮮艷的物品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往往能延長他們的注意時間。因此,閱讀前,既可以選擇畫面清晰、情節簡明的畫面,還可以選擇形象夸張的畫面切入。同時,也要根據繪本主題選擇適合的畫面切入,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吸引他們注意,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閱讀《嗯嗯太郎》時,先引導學生找出畫面上的主體形象?!靶∨笥芽纯矗嬅嫔嫌姓l?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研究?”在老師的提示下,再不是簡單地說一下畫面主體的名稱就很快翻過去,而是仔細地看主體的動作、主體的表情。通過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喚醒經驗。除了封面的觀察,還要引用封底的畫面幫助幼兒深入了解“太郎是研究動物大便和動物上廁所的專家”,從而激發孩子閱讀圖書的興趣。當出示“猩猩、斑馬、小兔、小鳥、小熊大便”的場景時,教師就及時提問:“太郎的動物朋友有誰?它們在做什么?”通過對封面和封面的觀察,孩子對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 思考真實的感受
學生理解故事,首先需要去解讀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人物命運、環境背景等,這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把他自己的生活感受運用到閱讀中,再將解讀和辨識出的各種信息變成了他自己的體驗,并用他自己的想象去重新理解。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回味和思索自己的感受,將真實的體驗融入到理解中。
如《子兒吐吐》是趣味十足的一本書。書中的小豬最喜歡吃木瓜,每次都把木瓜吃得一干二凈,一粒子都不留。這時,孩子看著小豬因吃下了子怕長出樹時的著急心情,他們也跟著著急。因此,在這個吃西瓜的時節,我就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你有把子吃下去的時候嗎?你是什么心情?”想一想,并鼓勵孩子對小豬說出自己吃下子的真實心情。這樣孩子就能理解小豬的心情,也能從小豬的角度理解小豬的所想所做。
二、指導看圖,教給方法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大意。
在繪本《逃家小兔》課外閱讀指導課上,一開始,我便向學生介紹了封面、環襯、扉頁這三個內容。介紹理論知識會比較的枯燥。于是,我就用自己的一些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投入感情讀故事。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給學生以強烈的情感熏陶、無聲的語言滋養與暢快的閱讀享受,繪本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
三、引導猜想,訓練思維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是日本作家宮西達也的繪本,適合3—9歲兒童閱讀。這本繪本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都有一顆愛的種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是——信任、關愛和鼓勵。繪本的文字和圖畫之間有獨特的關系,繪本以飛躍性的、豐富的表現方法,表現只是文章或只是圖畫都難以表達的內容。文字是比圖畫更抽象的一種符號,而圖畫是比文字符號更加直觀,更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好的繪本不僅僅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也是在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簡明的文字與細膩浪漫的圖畫能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以自由馳騁。所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讀圖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梢赃x擇最富想象、最動人的圖畫引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
責任編輯〓邱〓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