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摘 要:高職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體育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體育課在育體的同時,如何實現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因此,體育教師應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體育課如何提高高職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體育教育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163-01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課堂作為科學知識傳遞的殿堂,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和豐富的生活的人生體驗。如何探索新形勢下,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如何發揮體育教育的功能。實現體育教育的價值,已成為當今體育教師研究和解決的重要問題,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和高職學生的特點,談談體育課時對高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做法。
1 體育課要確立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
體育課的思想教育目標著重定位在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和堅強的意志方面,具體可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如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熱愛勞動,以及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發揚集體主義精神等;第二,意志品德教育,如勇敢、頑強、堅毅、自制力、自信心和進取心等;第三,優良的體育道德作風教育:如勝不驕敗不餒、遵守規則,服從裁判、尊重對方,與同伴協作團結互助的精神等。三者相互關聯,卻又不完全等同。
教育中,應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一根本,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優良的體育道德作風,使學生逐步明確學習體育的目的,培養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責任感。體育課上,思想教育的任務具有一定的階段性,一般是通過條件教學活動來完成的,這往往不像掌握體育技術動作那樣容易檢查。但通過教師潛移默化和精心的、有計劃的教育工作,學生的思想作風,就會逐步地發生變化。所以體育教師只有把思想品德教育的長期性滲透于體育教學的經常性工作中去,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2 體育課思想品德教育選用的途徑和方法
2.1 根據教材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中許多內容思想性鮮明,教師要基于運用教材本身豐富的教育因素,向學生進行教育。游戲教材有一定的情節,教師要通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團隊精神,自覺遵守規則,勝不驕敗不餒的教育。對于思想性不明顯的教材,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懂得這項教材對鍛煉身體的作用和實用價值。如面對耐力項目教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了解身體條件的情況下,堅持完成練習任務目標,培養自己堅毅不拔,克服困難的頑強品質。又如體操學習,教育學生通過練習,既可以培養勇敢、刻苦、果斷等品質,還可以相互幫助與保護,培養互助協作和團結友愛的良好風尚。
2.2 通過課的組織與教法等措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加強課的組織紀律性,好的紀律其本身就是教育學生的過程。如:隊列、隊形的調動,培養學生迅速、整齊,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有效的組織學生布置和收發運動器材,保養場地設備,可加強熱愛勞動,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上課檢查運動服裝及運動場地器材,能傳授自我保護的知識技能,增強安全意識。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和體育積極分子的作用。并組織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學,能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相互協作的優良品質。良好的組織教法措施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能力,又可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每當學習中進行某項目輪換或課的小結時,要肯定成績,表揚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對學生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2.3 抓住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及時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包括有計劃進行和臨時出現的突發事件兩個方面。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在活動中的各種思想和行為表現;及時抓住好的典型和壞的苗頭,進行適當的表揚和批評。這對于發揚先進的思想制止不良傾向行為,分清是非界線都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2.4 建立和貫徹課堂教育常規,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課堂常規是將體育教學中所經常要遵守的要求和措施規范化和制度化,這不僅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建立和貫徹體育課堂常規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規范自我思想和行為的過程,也是推進師生文明建設的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時期,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有步驟、有重點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的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逐步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高職體育教學中,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細致的工作,高職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具有思想活潑、精力充沛、求知欲強、積極向上的特征。同時,他們又缺乏生活的體驗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可塑性很大。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難度較大,體育教師要針對條件實際情況,認真研究和不斷總結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經驗,知難而進,與時俱進,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馮培思.想道德修養[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2] 鄭國榮.高校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J].高教論壇,2002(1):29-30.
[3] 王慧.體育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
[4] 孫茜.體育課中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新校園(中旬版),2011.
[5] 須曉東.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初探[J].安徽體育科技,2003(4):8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