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東
教學多年,感受到試卷評講比教授新課的工作量更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師避繁就簡,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視,出現了眉毛胡子一把抓,腳踏西瓜隨意滑現象,導致講而不透,評不到點的結果,這種隨意的教學盲目性極大,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對答案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評講沒有兼顧試題解答過程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此,我對試卷講評高效課作了初步微探。
一、努力構建自主互助課堂——先“交”后教再做
第一階段,利用3~5分鐘自主交流。教師在教室中巡邏,不時點撥,讓學生自查、自糾、自悟。
第二階段,用20分鐘左右合作互動教學。對普遍答錯的地方集中評講,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有感而發,在爭鳴與討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對主觀題的解答,要摘取學生答題的典型范例,進行剖析,擴散學生的思維,可以把學生自己的妙答和佳作供同學們參照,這樣學生的成就感可以得到體現,學習的興趣也會在互動中得到培養。對重點題的評講,教師更要開啟學生的思維,把新舊知識鏈接起來,并要指出學生答錯的原因,這樣重點能得到突出,難點也能得到突破。
第三階段,教后再做,是把該課剩下的時間還給學生,要求學生把正確的答案做出來,或豐富錯誤集的內容。
二、努力構建有趣快樂的課堂——盡可能讓學生發出笑聲
心理學家認為:大腦適度的緊張能促進大腦保持必要的興奮狀態。對答案是沒有過程的結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種學習方式,也只能是死記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機械的學習方式,無益于提高效益的核心——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有限的評講課內,要有針對性地講授幾個知識點。講多了,效果反而更差。應當大膽地嘗試正確率較高的試題,在集中評講時,做到少講甚至不講,最好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進行。對學生自己誦讀自己的妙答和佳作,給他們以精神上的鼓舞,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學習的熱情更加高漲,使課堂更加生機盎然。
三、努力構建生動簡潔的課堂——以點帶面去評講
如,散文閱讀題的評講。讀懂文本是基礎,而對答案的整合和表達則是關鍵。讀文的高效方法是“抓、看、盯”。即抓五段(領起段、中心段、過渡段、歸旨段、結語段)、看五句(總括句、總結句、過渡句、解說句、照應句)、盯五詞(時間詞、空間詞、情感詞、標志詞、反復使用的同義詞)。再結合答題模式,采用題型術語和文本內容,合理規范地表達。還要重答題技巧的歸納提升,重知識的拓展。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