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英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事業單位日常經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像銀行這樣的金融結構更是如此,它關系著銀行能否正常的向前發展,因此,一個合理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對于銀行尤其是村鎮銀行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銀行的財務管理體系能夠預防日常運營中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對構建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的意義以及現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對地方銀行尤其是村鎮銀行構建財務管理體系有所幫助。
關鍵詞:銀行;財務管理體系;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7-0080-02
一、當前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的現狀分析
20世紀70年代末,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確定了我國改革放的開始,此后,我國的經濟開始復蘇,社會的各個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有所提升。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財務管理對于銀行內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們國家的很多銀行在引進很多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后,一定會對原來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和改變,在改革的過程中,各個銀行對于財務管理的概念理解都不太相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傳統財務管理和全面財務管理。傳統的財務管理是以會計核算為主,分為費用管理、財務分析、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等,全面財務管理的概括面則比較廣,它包含和銀行的各個機構,它主要分為預算管理、風險管理、資金監控、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等。現階段,大多數銀行的財務管理都是以實現價值創造為根本出發點,提高銀行資本的質量,爭取探索出一條新的方法和路徑。
此外,國有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的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區別。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闡述,第一,以工商、農業、中行、建行為代表的國有商業銀行帶有政府的性質。一直到國家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之后,這些銀行才開始向金融結構轉變,但還是長時間的政府職能功能,讓它們在管理上也有了依賴,這些銀行使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結構,這樣的管理模式會讓各個分支結構都有獨立的財務管理制度。第二,民營銀行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它們沒有受到太多的行政方面的約束,并且還采用了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這些銀行的管理模式大都以垂直管理。
二、當前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的問題分析
1.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的架構問題分析。銀行在實施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以價值創造為根本出發點的經營理念和財務管理方式并沒有統一。舉個例子,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各個銀行包括村鎮銀行都為了完成自己的目標業績,忽略了一些潛在的資產風險,這種情況就和價值創造最大化相違背。當前銀行內部實施的財務管理雖然已經被劃分為負債管理、資本管理、收益分配等幾個板塊,但還是顯得比較散亂,沒有集中管理。我們上述所說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金字塔式的管理制度的弊端更為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這種模式會讓下屬的各個分支以追求利潤為管理核心,只對銀行的管理者負責,沒有對股東負責。第二,以會計核算為核心內容的管理體系缺少了對銀行資產結構優化的長遠規劃。第三,銀行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在銀行的各個分支結構中得到很好地執行,對于銀行業務的各個階段無法實行系統化管理。
2.銀行財務管理的方法問題分析。現階段,銀行實施財務管理的方法也有著一定的問題。我們從兩個方面說明一下,第一,當前銀行財務管理還是圍繞著資金核算展開工作的,資源配置還是采用原來的方式,沒有對銀行日常經營活動中各個環節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做出分析。當前很多銀行采用的是以價值創造分析為核心的財務管理體系,每個銀行尤其是村鎮銀行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對這一體系展開實踐,在實施過程中,銀行內部的各個結構要轉變原有的觀念,所以說,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二,銀行原有的人工管理方法存在著很大的漏洞,財務管理上也不夠嚴謹,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科技的日益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尤其是ERP等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應用,銀行利用這些技術對各個分支結構進行統籌管理。盡管如此,由于受到國家金融體制的影響,我們國家現有的財務管理方法和手段對于實現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仍需改進。
3.銀行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問題分析。當前,我們國家銀行財務管理中還存在著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次金融危機都會造成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動蕩。雖然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非常重視中間業務這一環節,但是缺少相對應的財務支持。銀行把一大部分的財務資源都放到了風險非常高的信貸業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務風險。銀行在實施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信息,而如何把這些信息放到風險管理量化模型中,是各個銀行包括村鎮銀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需要考慮的問題。
三、構建銀行財務管理體系相關建議分析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不僅發問,什么樣的體系才是一個合理有效的呢?筆者為此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并且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一個合理有效的銀行財務管理體系是由四個子體系組成的:組織管理體系、預算制定體系、業績評估體系、財務監管體系。這四個體系相互獨立,相互配合,不僅能夠保證銀行資金的正常運作,還能夠對銀行資產潛在的風險進行控制,只有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實現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
下面我們對這四個子體系進行詳細闡述:
1.組織管理體系,一個合理的組織管理體系是為了滿足銀行層次化經營的需要。現階段的很多銀行在實施財務管理時,都試著把資源配置做到最優化,以此來提高銀行的贏利能力,這些還不夠,還要調整下屬分支單位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設立各個機構進行獨立核算和垂直管理,還要讓每個業務鏈條都能建立一個獨立的成功控制系統。另一方面要在各個環節建立一個成本和風險控制處理機制,充分實現銀行的整體管理。
2.預算制定體系,要想杜絕銀行資金的浪費和使用率底下的問題,必須在財務管理中加入銀行預算制定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銀行業務的發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并且還能激勵銀行業務的各個鏈條在財務預算資源中的價值創造力。
3.業績評估體系,在財務管理體系中加入業績評估,這樣就會把原來的以經營利潤為核心轉變為股東利益為核心上。由于業績評估的效果對銀行未來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僅僅通過一些歷史的財務數據,是不能夠全面反映銀行日常經營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有些目前沒有任何收益的項目,將來有可能成為主要業績增長點。所以說,我們在設立業務評估體系時,要結合銀行的未來規劃,通過對業績進行評分的形式對內部業務進行考核,還要考慮到一些盈利能力和風險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4.財務監督體系,加入財務監督體系的目的及時控制內部風險和搜集運營過程中的財務信息,與此同時,還要在銀行內部以及各個分支機構內部,設立相關財務管理監督人員,這樣就能避免在資金運營過程中的違規失職等行為。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銀行的業務也在不斷增多。因此,我們不能用固定的一套財務管理體系,構建財務管理體系時一定要結合銀行各個業務的不同特點和情況,協調銀行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而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1] 于洪志.淺談地方銀行的社會責任與發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1,(4).
[2] 曲國權.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系重構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
[3] 李秀梅.深化財會管理綜合改革 構建科學規范管理體系——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管理成就紀實[J].中國總會計師,
2010,(11).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