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紅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與管理系,南京 211106)
自2010年網絡團購鼻祖美國的Groupon登陸中國建立第一家團購網站,網絡團購這一新型的商業模式,便以其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的優勢異軍突起,迅速在餐廳、美容院、影院、攝影、旅游、KTV、酒店、醫院體檢、數碼產品、家居產品等消費領域展開。網絡團購已從“百團大戰”升級到“千團大戰”,團購網站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爆炸式”增長的同時,消費者投訴及法律糾紛數量也出現“井噴”。
網絡團購是網絡市場新興的通過互聯網渠道將有相同購買意向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向廠商進行大宗購買的行為。其優勢是根據薄利多銷、量大價優的原理,商家可以給出低于零售價格的團購折扣和單獨購買得不到的優質服務。網絡團購中涉及的主體主要有:消費者、商家、團購組織者這三類。主體的組合不同團購的形式不同,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權力義務關系也不同。據實際統計,網絡團購的方式主要有個人通過網絡自發組織團購、商家組織團購活動、專業團購網組織團購活動等三種形式。
目前團購網站的準入門檻過低,并沒有實行完備的登記備案制度,對于網絡團購交易平臺(團購發起人)缺乏嚴格的審查機制。
鑒于網絡團購的特殊性,目前還沒有一部法律法規或者是司法解釋正式對團購作出明確的規定。
絕大多數網絡團購都是要求參團者利用支付寶、網上銀行等支付平臺進行先行付款到團購發起者所在賬戶,團購發起者在收到貨款后才向團員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這種方式付款和收貨的延時性,使交易風險大大增加。同時各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騙局也在不斷演變著,在網上支付中交易中,用戶經常會誤入了“釣魚網站”,導致銀行帳號、密碼等私密信息被竊取,支付安全得不到保障。
網絡團購的流程較其他交易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付款和收貨具有延時性。許多團購網站都是在有限的時間結束后才允許網友對商品或服務進行評價,而網友無法借鑒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容易盲目參團,很可能造成購物或消費質量不理想。商家往往會以斷貨等理由搪塞退貨要求,依法求償權難以實現。
當前我國對包括網絡團購在內的各類電子商務還沒有專門的法律規范來加以調整,類似電子商務爭議很難決斷。因此,加強配套法律制度建設,盡早制定《電子商務法》,以明確網絡團購中責、權、利關系,加強制約,保護網購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加強對網上電子商務有關方面行業的監管,填補該領域法律規范的空白狀態。
網上支付作為一項近幾年迅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相應的政策與法規的出臺明顯滯后于市場的發展,這成為企業進入該領域的最大風險。因此我國有必要及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或出臺新的制度,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應的法規制度,彌補陳舊制度的不足之處,從而確保我國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
網絡團購作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更新觀念完善制度來保護消費者權益。通過建立嚴格的網絡團購市場的準入機制,審核轄區內團購網站的主體資格;同時建立完善的網絡團購發起者評價機制,對網絡團購發起者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網絡團購發起者的信譽進行約束監督。以此維護網絡團購市場經營秩序,維護網絡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網絡團購行業健康發展。
當網絡糾紛發生時,目前消費者可以通過找商家和解,第三方出面調解,提交仲裁機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這四種方式來解決。然而,在實踐中現有的糾紛解決方式因地域限制、金額小等原因并不能順利解決網絡團購爭議,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借鑒發達國家如在線解決糾紛或者建立專門的網絡交易糾紛的部門來順利解決這些爭議。
[1]楊楠.法律視角下的網絡團購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2]蘇皓.論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以網絡團購為視角[J].電子世界,2012,(12).
[3]鄧彥芬.論網絡團購中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J].現代徑濟信息,2012,(20).
[4]劉蕙明.我國網絡團購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