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鐘鐵錚
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是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的社會的用人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職業能力培養以滿足單位職位用人要求。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不僅幫助大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正確的職業,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國家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也能健康穩定的發展。
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要求指導專員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和社會用人單位需求,正確指導學生找到一份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潛質的工作。而現實條件下的高校就業指導專員的認知大部分在于學生就業指導就是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就業信息,讓學生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不管該職業的就業前景如何、人才需求量的變動,使得就業指導成為了短暫性的安排工作。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沒有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人生觀,導致部分同學在后續工作中再擇業時候遇到挫折,甚至頹廢。
目前大部分高興都建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但在該體系實施過程中大都忽視了就業指導體系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偏于程序化、機械化,并未達到設計時的預想的結果。少部分學校將就業指導體系列入課程教育,但是實施效果不佳,高校急需解決該類問題。
目前大多高校由于就業指導機構組織不健全,人員編制不夠,經費欠缺等問題制約了高校就業指導體系的健全發展。眾所周知,做好某項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有正確理念的支撐和完善的機制保障的,所以做好就業指導體系不僅要有正確的就業指導體系還要有完善的就業指導機制支持。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團隊由部分學生干部和部分指導老師擔任,團隊人員大都缺乏專業的訓練和職業化管理,存在嚴重的不穩定性,因此在就業指導團隊力量上是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的。此外由于為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近幾年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數有所上升,為了緩解就業指導壓力,高校設了類似“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機構,但機構人員大都是臨時招聘的學生干部或老師,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在就業指導過程中無法提供正確的指導。
就業指導體系包括了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要想建立健全的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高校應該從這兩方面入手。
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是根據大學生的就業指導目標、發展前景及就業性質而將就業指導工作穿插到課程的一種指導體系。建立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主要抓以下問題:第一,以指向性、實用性、階段性為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原則,就業指導課程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價值和開發學生潛質為目標開設相應的課程,實用性原則強調就業指導課程應該滿足學生就業指導需要和社會用人要求,而就階段性原則來說主要說明就業指導課程是一個連續性的課程,指導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考慮開設和開設何種課程。第二,將就業指導課程加入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并將就業指導課程與專業建設體系有機結合,旨在培育出為未來職業市場做準備的人才。第三,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應與社會資源相結合,同時注重大學生思想態度的教育。第四,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應該充分利用輔助工具,例如網絡使得就業指導課程實現“信息化、現代化”。此外,高校應該摒棄傳統教育指導中的劣勢思維:大學生就業找工作只是一種行為,無需進行思維態度的培養,高校只需將精力花費在專業課程的指導上,而是轉換角度將大學生指導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來授教。
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是學校就業指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學校的教育目標、管理制度等要求的基礎上,為保障就業指導的順利實施和體現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時效性而建立的體系。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高校工作考核歷來是學校工作的重點,考核制度不僅可以促進老師及相關工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還可以響應國家要求,落實學生的監督權利,將就業指導作為一項考核內容,安排專職人員擔任就業指導工作,從就業指導的現實意義和開展的進度有重要作用,這樣可保證就業指導團隊的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第二,學生是就業指導工作的中心,指導工作的開展要以學生為主,就業指導形式不能拘泥于簡單的課堂教育,就業指導專職人員可根據教學進度,學生學習情況等適當開設教育指導講座、社會實踐等,同時還要注重個別同學的實際指導。第三,建立網上測評系統,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資源利用網絡傳播技術對學生進行職業興趣,職業潛能等方面的檢測,就業指導專職人員收集有效資源改進就業指導工作,使得就業指導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第四,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擇業就業是每個大學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選擇,它關乎一個人的一生或者一家人的未來,因此,高校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心理知道和咨詢服務,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心理指導,促進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和正確的人生態度。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的構建要從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和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入手,以大學生為本,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就業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目標,以根據大學生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培養大學生正確選擇就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工作的能力。總之,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是目前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較為薄弱的環節,高校要結合實際,充分利用資源推進就業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