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益于雷軍對于互聯網思維的把握以及以此為基礎的一系列商業模式創新的實踐,小米成為迅速崛起的手機行業的佼佼者。“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七字訣,加上“群眾路線”是小米得以成功的秘訣。但國際化道路上的專利權問題,以及經營領域的大范圍擴張而破壞的專注秘訣是其轉型路上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商業模式 創新 專利權
中圖分類號:F272,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3-058-02
成立于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迄今為止只有不足四年的發展歷程,但卻成為成功運用互聯網思維迅速崛起的手機行業的佼佼者。2010年4月6日,創辦公司,8月16日發布了MIUI第一個版本。MIUI嚴格來講,是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手機操作系統,當年獲得安卓最佳產品的提名。2011年9月發布第一款手機,當年銷售額還只有5億元;2012年,小米手機銷售量達到719萬部,銷售額達到了126億元;2013年,小米手機銷售量劇增到1870萬部,增長了160%,銷售額達到了316億元,增長了150%;2014年,小米估計銷售額在750到800億元之間,手機銷量超過華為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供應商;2015年,雷軍更提出了突破1000億元銷售額的目標。如此飛速的發展,源于小米的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的創新。那么,未來的小米能否延續曾經的輝煌,繼續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呢?
一、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的創新相關理論
1.互聯網及其精神。互聯網是基于一組技術標準和各種“聯系”組成的,按比特方式工作的一種新型交流載體。人們可以創造性地在這個載體上的虛擬世界里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和在線交流{1}。它具有平等性、開放性、交互性、協作性、全球性、全時性六個特征。互聯網為人類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其衍生的文化屬性與精神也已經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互聯網精神的內涵,其中開放、自由、共享可以視為互聯網精神的最基本內涵,而其他內涵是由這些內涵演化而來{2}。互聯網精神深刻地影響著企業的運營模式,許多互聯網企業正是基于互聯網精神的特征而構建的商業模式。
2.互聯網思維。思維源于人類的意識,是意識的高級形態。思維以意識中的感覺和知覺為基礎,對外部輸入的信息進行處理,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意象,并依據所形成的意象與概念進行推理,得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規律{3}。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內涵是: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社會變革的前提下,企業以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為目的,采用顧客導向,基于互聯網特征對企業價值模式、營銷模式、盈利模式、運營模式的重新思考{4}。
3.商業模式的內涵。不同學者對商業模式的理解不同,并未形成統一的概念,大致可分為盈利類、運營類、價值類三種不同性質的定義。經濟類定義將商業模式定義為企業的盈利模式,本質在于企業獲取利潤的邏輯;運營類定義是將商業模式描述為一種結構設置,聚焦于企業內部的流程與基本構造設計,以便企業能夠通過系統的結構設置來創造價值{5};價值類定義認為,商業模式的核心是為顧客創造價值,并從中獲利機制。商業模式研究從最早的關注盈利模式,到結構化,到最后以價值為核心,關注的問題也從最初的財務、運營問題,轉向營銷戰略問題,從關注利潤到關注價值。本質上來講,可以更好地闡述商業模式內涵的應該是價值,商業模式的核心主題也在于價值,商業模式是針對價值如何在企業與顧客間有效傳遞的過程而進行的一種合理化設計。
4.商業模式的創新。類似于商業模式的概念,對于商業模式的創新,不同的學者也是仁者見仁,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但有一點基本可以達成共識,即商業模式創新可以為企業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互聯網時代,在外部競爭環境日趨激烈,企業商業模式逐漸趨同的大背景下,探索出適合于任何企業的“萬能型”的商業模式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本文將以小米的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創新實踐活動的剖析來進一步理解這一概念。
二、小米的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創新
在短短的四年之內小米能在全球手機生產商中產量排第三,主要受益于雷軍對于互聯網思維的把握以及以此為基礎的一系列商業模式創新的實踐。
1.以客戶價值為核心的用戶的參與感。互聯網思維核心是口碑為王,口碑的本質是用戶思維,即讓用戶有參與感,有發現的樂趣。為了讓用戶有參與感,小米一開始就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研發過程中來,包括市場運營。在小米的內部完整地建立了一套依靠用戶的反饋來改進產品的系統,即“橙色星期五”的互聯網開發模式,核心是MIUI團隊在論壇和用戶互動,系統每周更迭。通過員工與用戶的直接溝通,好的功能會受到用戶的夸贊,相關開發人員自然更加努力;遭到吐槽的功能的相關責任工程師也會加班加點地去改進,小米沒有KPI和考勤制度,工作的驅動力來自于真真切切的用戶反饋。
MIUI以論壇形式建立起的互聯網開發團隊,其核心是小米公司的100多位工程師,核心的邊緣是有著超強專業水準的1000個榮譽內測組成員,他們要通過論壇的人工審核,最活躍的用戶是10萬個熱衷于對產品功能進行改進的開發版用戶,最外圍的是后來發展的千萬級的MIUI穩定版用戶。每一層次都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MIUI的迭代完善中,小米在全球最早實現了一個操作系統一周就能迭代。
小米的用戶是廣義的用戶,其員工也被看作是用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小米的客服為例,在北京能比同行平均工資高30%,4000元起,最高能到12000元。在高薪的驅動下,員工們會以極大的熱情自覺地投入到公司工作中去,無需被動地監督。一個用戶在微博里投訴“電池用了兩個星期以后充不進去電”,這個用戶很快得到回復并在第二天收到小米員工免費寄的一個新電池。大量制造的工業品不可能不出一點差錯,但用戶投訴時,一般人只會建議返修,而小米的員工卻給他寄了一個新的電池,那個用戶獲得了超預期的服務。好口碑是好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這種超用戶預期的好口碑成就了小米。
2.組織扁平化和管理簡化。互聯網時代很重要的一個理念是簡約、速度、極致。要實現這些就要組織扁平化,組織要盡量簡化。
小米的組織實現了扁平化,7個合伙人每人負責一塊,形成一個自主經濟體。小米的組織架構就是三級,核心創始人——部門領導——員工,具有極強的執行力。雷軍不會讓團隊過大,團隊一旦達到一定規模就得要拆分,變成項目制。小米內部完全是激活的,一切圍繞市場、圍繞客戶價值,大家進行自動協同,然后承擔各自的任務和責任。在小米,除了7個創始人有職位,其他人沒有職位,都是工程師。在這種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下,員工不需要去考慮升職之類的雜事,可以心無旁騖地做設計。
組織扁平化為管理的極簡化奠定了基礎。小米從來沒有打卡制度和考核制度,就是強調員工自我驅動,強調要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強調責任感。員工是在產品信仰下來做事,而不是靠被動管理產生效率。管理要簡單,要少管,少制造管理行為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才能快。除了每周一的例會,小米很少開會,公司成立三年多,合伙人只開過三次集體大會。
小米建立了透明的利益分享機制,基于每個人的能力跟貢獻分享利益。小米依靠文化和價值觀的趨同和凝聚,一切圍繞客戶價值,組織扁平化、管理簡單化,強調速度,是互聯網時代管理的創新。
3.低毛利高效率讓利于用戶。“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受益于同仁堂的司訓,做產品的材料,小米要全部用全球最好的:處理器用高通,屏幕是夏普,組裝也找了全球最大的平臺——富士康。想辦成一個持續永恒的事業,就得有理念,并且要把這種理念變成信仰。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面對如此的高成本,如何又要依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呢?薄利并通過減少營銷渠道來達到多銷,將最好的產品以最便宜、迅速、便捷的方式送達到消費者手中。
小米剛開始是零毛利的,2012年是4.1%,2013年是4.3%,低毛利是王道,可以倒逼企業提高運作效率,小米要接近成本來定價,高效率就是王道,沒有高效率,這個公司會賠得一塌糊涂。它沒有建立全國銷售渠道、旗艦店,而是專注于把產品做好,四年來小米只開發了六款產品,建立網站,小米網,原來叫小米.com,后來國際化,又花了2000多萬元建了MI.com,等用戶上門買,這種直銷模式使小米成為全球運作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2014年的“雙十一”,小米的手機實現了下單后6小時到達。小米用了大量的模式創新來提高效率,使成本比傳統企業大幅度降低。
三、小米未來發展之困惑
小米通過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一系列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了它全球第三大手機生廠商的目標。可以說,一路走來,披荊斬棘,飛速發展,現在已走到了一個轉折點上。“專注、極致、口碑、快”這七字訣,加上“群眾路線”是小米得以成功的秘訣,但在未來小米還能否延續這種優勢?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米未來發展路上的困惑。
1.國際化之路受專利權問題困擾。站在全球第三手機生產商的位置上,國際化是小米未來的必然選擇。小米的國際化的基本路線是“以農村包圍城市”,即先占領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再實現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目標。小米手機上相當一部分專利技術的使用,尤其是只有軟件沒有硬件的那些基礎性通信專利的使用,是在沒有支付任何許可費的基礎上無償使用的,這也是小米手機實現成功低價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愛立信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50億美元,已經獲得35000項專利。愛立信方面稱:“小米公司獲益于我們巨額的研發投入而拒絕為我們的技術支付合理的許可費用,這是不公平的。”鑒于中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有數據統計顯示,中國本土專利訴訟的平均賠償金額僅有8萬元),很多跨國公司雖然在中國本土選擇了不起訴的策略,但是,伴隨小米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在海外起訴侵權企業將成為它們的一項重要決策。”
印度目前是全球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市場,其智能手機市場增長強勁,2014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842萬臺,同比增長84%,印度是小米的第二大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在其海外戰略中的地位首屈一指。截至2014年10月,小米在印度市場已經售出了超過50萬部智能手機,而來自小米內部人士給出的數據則接近百萬部。自小米2014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以來,其在印度智能終端上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6%。在小米原有的戰略規劃中,2015年的印度市場在小米的成長中將扮演著重要地位。然而2014年12月11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通過了愛立信(印度)提交的一份申請并頒布禁令,禁止小米公司在2015年2月5日前在印度市場進口或銷售手機,而愛立信方面提起申請的理由則是小米侵犯了其標準核心專利。顯然,印度市場的停售勢必會對小米海外市場的開拓構成重大打擊。一旦在愛立信的訴訟中失利,增加的許可成本將不可避免地轉移到最終的價格上。成本增加將直接影響到售價調整,進而影響到小米在手機定位上的“低價”優勢,最終影響到小米在印度市場上受追捧的程度。
2.經營領域的擴張使小米不再專注。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專注秘訣,三年多來,小米專注生產了六款手機,成為手機行業迅速崛起的佼佼者。但是,在2014下半年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小米斥資74億元,接二連三地投資、并購。
為了強化手機這一世界中心,小米成立了芯片公司松果電子,期望在2015年讓手機出貨量突破1億只。圍繞這一中心,小米不僅自己推出基于MIUI系統的路由器、電視、機頂盒,旗下華米、智米還在生產智能手環、空氣凈化器。而最近又大手筆入股美的,小米將在MIUI家族中加入更多的家電設施。甚至還有消息稱,小米會投資生產基于MIUI系統的汽車。
另一邊,雷軍目前已出手千萬美元投資優酷土豆,3億美元參股愛奇藝。雷軍的投資已經覆蓋在線醫療、地圖、影視、醫療、游戲、閱讀。與此同時,小米宣布成為國內第四大手游渠道。雷軍甚至還入股了世紀互聯,加上金山,打通了云平臺。可以說,一個以MIUI系統為紐帶的封閉的硬件云帝國,已立體地浮出水面。雷軍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以MIUI系統為基礎的硬件帝國,在此之上啟動內容經營,并挖掘可能會在未來2~3年內出現的大數據價值。
小米發展期的秘訣之一專注定位已被弱化了,競爭力相應也弱化了。能否順利實現轉型,繼續走好未來的路,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為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項目:2012BAH08F05]
注釋:
{1}何寶宏.什么是互聯網[J].電信網技術,2009(10):12-14
{2}李倫.作為互聯網精神的自由,開放和共享——兼談技術文化價值的生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3):34-38
{3}張蕓.對創造性思維的探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4
{4}邵天宇.互聯網思維下的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研究[D]:2014(3)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5}Morri s M,Schindehutte M,Al len J.The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toward aunifi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6>:726-735
(作者單位:沈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遼寧沈陽 100068;作者簡介:徐靜霞,沈陽理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