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雪,楊廷茂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深化伊犁州教育綜合改革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張 雪,楊廷茂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本研究從義務教育均衡思想出發,為了進一步鞏固伊犁州義務教育成果,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采用調查、訪談等方法,學習國內外有關城鄉教師合理流動的經驗,結合伊犁州的具體情況,力求構建一個代表性的理論,為伊犁州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獻計納策,做出自己的貢獻。
義務教育;城鄉;流動機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是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之舉。 伊犁州作為新疆一個重要政治、經濟、文化大州,教育辦得怎么樣,水平如何,受到全社會關注,更受到州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如何深化州教育事業綜合改革,實現州教育事業大發展?筆者認為,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只有樹立新理念,抓住新機遇,以構建均衡教育示范區為契機,來加快州教育改革步伐,才能讓州教育破繭成蝶,再塑州教育品牌,努力實現“教育強區”宏偉目標。
(1)研究對象。本研究定位于伊犁州伊寧市、伊寧縣、鞏留縣、尼勒克縣、新源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察布查爾縣、霍城縣各教育局,中小學學校的教師和教學相關管理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1)知根知底,準確定位伊犁州教育。伊犁州生源多,城鄉教育資源緊缺且不夠均衡,教師隊伍建設滯后等是州教育的基本現狀。因此,伊犁州屬于典型的“窮地方辦大教育”,底子薄,條件差,實現教育均衡發展任務較為艱巨,深化改革勢在必行。
(2)直面現實,客觀分析州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①教育理念相對保守。伊犁州教育正處于傳統理念的“桎梏區”。長期以來,受傳統思維的困擾,教育理念相對保守,重視“守一”和“齊一”,不敢大刀闊斧、大膽變革,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創新思維的發展,限制了教育機制的轉變,把教育定格于某個層面,定格于某個框架,使教育迂回流轉,成為死水,無法超越現實、走出困境。②城鄉發展不夠均衡。縱觀伊犁州教育,由于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在辦學條件、辦學水平方面不均衡。導致公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優質資源緊缺之間的矛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形成板塊不均衡、不融合的矛盾;模式單一不適應當前教育快速發展的矛盾;隨著城鎮化加快,城市學校“超大班”和“入學難”的矛盾以及很多遺留問題等等,嚴重影響州教育的大發展。③優質教育資源緊缺。與其他地方相比,伊犁州名校較少,尤其是伊犁州高中教育的“品牌”效應沒有形成。作為貧困地區,州教育辦學條件整體水平較差,硬件設施比較落后,資源仍十分緊張,加之受政策障礙影響,很多國家貧困專項資金得不到傾斜,教育投入比例相對較小。④隊伍建設較為滯后。農村部分中小學干部配備不足,各州、去、市縣教育局干部管理權限有限,導致一些崗位無人履職。部分校長在一所學校任職的時間較長,滿足于老經驗、老辦法,缺乏創新能力和干事激情。現行干部選用和管理機制缺乏活力,難以調動工作積極性。多數學校教師老齡化現象突出、差編缺額多、職業倦怠感顯現,招考的教師素質良莠不齊。⑤管理機制有待創新。
教育管理者在思路上、方法上不敢有突破,不敢用超常的方式解決尋常問題。教育管理呈現較為固定的模式,缺乏創新。學校校長“責大權小”,多數學校辦學無特色。自上而下的教育評價機制不健全,校長、教師幾十年如一日,按部就班。
(1)徹底轉變觀念,創新發展機制。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規劃綱要,以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教育公平”原則,全面落實“以德樹人”根本任務,正確樹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理念。
(2)加大教育統籌力度,完善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機制。健全教育發展“三個優先”和教育投入“三個增長”保障機制,完善并落實各級政府教育投入分項分擔責任及政府為主、多渠道投入的機制。健全各類學校生均經費財政撥款基本標準,確保每年地方財政教育投入達到省、州、市、縣級政府規定的比例要求。建立教育經費公告制度,加強教育經費管理。切實按照州委、州政府規定標準落實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按辦學規模落實好接受政府委托承擔義務教育民辦學校委托人數的生均公用經費的撥付,必要時給予其他經費補助。想方設法化解學校形成的新債務,保障學校正常運轉和可持續發展。
(3)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切實改善辦學條件。①科學規劃校點布局。按照“小學低段就近入學、小學高段向中心校集中、初中向中心集鎮集中、高中向城區集中”的原則,在農村大力推進“一鄉一校”的同時,保留必要的村校和教學點,抓好重點鎮的學校規劃建設。在城區老校區集中辦好義務教育學校,將所有高中全部轉移到城郊的校區辦學。②改善城郊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整合資金和項目,重點投入城郊結合處的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教學設備配置力度,縮小與城區學校的差距,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入學,緩解城區學校學位緊張的這一現狀;③科學規劃城區新建學校。④推進集團化辦學。主要通過“公辦整合”、“城鄉聯動”、“多體制辦學”三種模式輸出名校品牌、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優秀人才,各分校之間派出干部和教師雙向交流,互培互聘,共享管理、師資、設備等優質教育資源,帶動新辦學校、薄弱學校、農村學校共同發展。同時繼續加強與烏市一中、兵團二中等名校或者內地教育集團的交流合作,引進省內外名校的先進理念和優質資源,全面提升我州整體辦學水平;⑤有效利用項目資金。除新建、擴建學校外,特別加大對薄弱學校的建設改造力度。配齊緊缺的設施設備,保障所有學校教學的基本需求。
(4)加強隊伍建設,優化師資配置。①試點中小學校長公推直選任期制;②建立校長和教師城鄉間、校際間輪崗交流機制;③推行教師“縣管校用”改革。把招考教師的權利放給教育主管部門。全區教師編制由縣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建立完善教師數據庫,摸清底細,調查各教師年齡、任教學科、教學質量評估等,按周期或每學年根據各校工作的實際,由教育局統一調配。建立健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定期輪崗交流的常態機制;④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圍繞“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的思路,打破終身制,實行聘用制和任期制,將空缺崗位或關鍵崗位,實行優勝劣汰,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完善績效工資考評,切實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有效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規范教師檔案管理,將教師盡職盡責的突出表現和失職失責、有違師德的不良行為永久記入個人檔案。改革建立職務職稱、薪酬待遇向農村中小學校和教學點教師傾斜的激勵機制。
(5)加大教育督導監測評估力度,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按照“政府管教育、學校辦教育、社會評教育”的原則,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變微觀管理為宏觀管理、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擴大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自主權,促進學校落實國家教育標準,面向社會依法辦學。健全教育督導監測制度,推行督導責任區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定期發布督導和監測報告。加強對地方政府財政教育投入落實情況的督導監測。建立健全第三方機構參與教育監測評估制度,發揮專業學會、行業協會、基金會等社會組織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實現伊犁州教育新跨越,任重道遠。但我們應該看到,伊犁州教育基礎扎實,人才聚集,學校管理經驗比較豐富,加之州委州政府直接重視。只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追求“教育強州”宏偉目標,堅定不移地走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之路,我們堅信,伊犁州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燦爛輝煌!
[1]李方強.教育公平視野下的城鄉教師流動機制的構建[J].天津師范大學學(基礎教育版),2006,(3).
[2]安玉海.國外高校教師的合理流動機制及對我們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1996,(5).
[3]胡敬峰.農村中學教師流動與管理對策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8).
[4]彭新實.日本的教師培訓和教師定期流動[J].外國教育研究,2000,(10).
[5]樓世洲,李士安.構建城鄉中小教師定期流動機制的政策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
Deepen Comprehensive Reformation for Education to Promot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ZHANG Xue,YANG Ting-m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pplication,Kuitun,Xinjiang 833200,China).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balancing compulsory education,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chieve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Yili,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experience releated to the rational flow of teacher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rough surveys,interviews and otherwise,combine with the practice in Yili,this paper tried to construct a theory,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compulsory education;urban and rural areas;flow mechanism
G712
A
2095-980X(2015)02-0144-02
2015-01-18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教育科研規劃立項課題,項目編號[NO:JY0233]
張雪(1977-),女,河南淮陽人,講師,主要從事學校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