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品產業在甘肅天水秦州區是經過多年發展起來的特色優勢產業,為該區農村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生產效益也大幅度提升。但在生產實踐及管理上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基地分布不均、災害防御能力不強、產業體系建設滯后等問題,為此,面對既定目標,強化發展思路,構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及建設體系,以促進全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關鍵詞:果品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思路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2001503中圖分類號:S66-33文獻標識碼:B
秦州區是“中國名特優經濟林——蘋果之鄉”和“中國優質甜櫻桃生產基地”,果品產業是該區農村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促進全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產業現狀
據統計,截止2014年底,秦州全區干鮮果總面積3萬hm2(結果面積1.36萬hm2)、產量16.97萬t、產值9.6億元,其中:蘋果2萬hm2(結果面積0.98萬hm2)、產量13.93萬t、產值5.2億元;大櫻桃0.46萬hm2(結果面積0.29萬hm2)、產量2.004萬t、產值4.008億元;核桃0.51萬hm2,絕大部分為幼樹園;其他梨、桃、杏、花椒等0.05萬hm2、產量1.02萬t、產值3 598萬元。
全區果品基地分布情況為:蘋果基地重點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關子、皂郊、天水、汪川、華岐等9個鄉鎮,主導品種為“花牛”系列,富士和金冠系列品種占一定比例;大櫻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藉河流域的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皂郊等海拔較低、光熱資源豐富的淺山區和川區;核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藉口、楊家寺、秦嶺、牡丹、華岐、汪川、大門、齊壽、皂郊等氣候相對冷涼區域。總體來看,北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等鄉鎮果園面積所占比重較大,果品產業助農增收貢獻率較高。在西南部鄉鎮中,華岐海池沿線蘋果基地已形成較大規模,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發揮了典型示范帶動作用。近年來,區上全力打造古集梁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同時在西南部各鄉鎮全面加大核桃基地建設力度,為該區域農戶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果園管理水平不高
太京、藉口、中梁等鄉鎮部分果品重點生產村果園管理水平整體較高,但總體來看,全區果園管理水平較為粗放,與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高產園相比效益低下。相當一部分大櫻桃園品種良莠不齊,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尤其是近年來果樹建園力度大,相當一部分新建園分布在原先沒有發展過果樹的區域,農民果園管理技術缺乏,加之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力常年外出務工,作務果園的多為留守老人和婦女,觀念落后,接受新技術能力較差,新建園區域技術普及和標準化管理難度相當大。
2.2果品基地分布不均
從全區現有果品基地分布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掛果園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關子、皂郊等北部鄉鎮。而全區西南片區10鄉鎮特色果品產業規模偏小,果品基地擺布不均勻,自然資源優勢尚未得到有效發揮,發展核桃、蘋果等特色果品產業的空間還較大,實現適宜區
山西果樹SHANXIFRUITS 2015(2)
果品全覆蓋目標任務還十分艱巨。
2.3災害防御能力不強
近年來春季低溫霜凍災害頻繁發生,對我區大櫻桃等果品生產形成很大威脅,從2007年到2013年,4月份共發生危害程度較重的低溫霜凍3次,2010年和2013年4月上中旬的低溫降雪災害造成全區大櫻桃幾乎全部絕收,今年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又出現降雪降溫災害天氣過程。頻繁發生的低溫霜凍災害嚴重影響果農穩定收益,挫傷了果農種果積極性,成為制約全區大櫻桃等特色果品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華岐海池沿線近幾年連續遭受冰雹襲擊,農戶損失慘重。
2.4產業體系建設滯后
果品商品化處理水平低,除幾家規模較大的果品營銷企業外,其他一些零散的收購場所都沒有配備必要的采后處理設備。果品經紀人信息相對閉塞,營銷理念和營銷手段較為落后,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果品交易市場建設除藉河川道區和羅玉溝發展起步較好外,其余各果品產地大多沒有正規的交易市場。對外市場開拓乏力,信息網絡對果品營銷的引導支撐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3發展思路
3.1盯緊既定目標,突出果品產業發展
通過全面分析全區耕地資源現狀,全區適宜于發展蘋果、大櫻桃、核桃等特色優勢果品的面積為5.3萬hm2,其中:蘋果3萬hm2、核桃1.3萬hm2、大櫻桃0.67萬hm2,其他果品0.33萬hm2。要緊密結合全區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及布局規劃,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連片成帶、填空補白”的建設要求,每年高標準建設0.4萬hm2左右的特色果品基地,爭取在“十三五”末期實現特色果品基地適宜區全覆蓋的目標,為實現產業富民奠定扎實基礎。
3.2構建服務網絡,提升果園建管水平
逐步完善區、鄉鎮、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通過加大引導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果業專業合作社和果農協會在果農和市場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使其在科技培訓、技術推廣、果品營銷、生產物資供應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逐步引導其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使合作社內成員逐步結成利益聯結體。在做好結果園提質增效技術推廣普及的同時,把新建幼樹園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及時查漏補缺,深翻培肥土壤,確保園貌整齊,生長健壯,管理科學,結果早,收益高。按照布點、連線、成片、建園的基本思路,著力打造秀金山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古集梁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羅玉溝大櫻桃產業示范區、藉河流域放牛片區果品產業示范區等現代農業示范區,充分發揮典型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做好市、區、鄉鎮三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工作,創新工作機制,打造特色亮點,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全區果品產業提質增效。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模式和考核機制,切實提高培訓成效,為提升全區果園管理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地制宜推廣果畜結合的循環發展模式,逐步實現果品產業和畜牧產業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3強化品牌推介,健全完善營銷體系
繼續保護利用好“秦州大櫻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對授權使用該商標的區內相關企業和合作社加大管理監督力度。積極參與國內舉辦的果品鑒評、展銷及推介活動,加大“花牛”蘋果品牌宣傳力度。認真實施果品營銷戰略,積極開發國內主流市場和高端市場,確定穩固的銷售渠道和網絡,不斷探索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方式,確保產銷兩旺。引導支持果品重點營銷企業采購大櫻桃分選生產線,最大限度地減少運銷環節品質減損,實現多方共贏。在全區4萬t果品貯藏基礎上,結合果品基地布局,5年內在汪川、天水、華岐、關子、中梁、藉口、皂郊6鄉鎮建設6處果品交易市場,新建6處總庫容18萬t的果品貯藏庫群。
3.4堅持多措并舉,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要針對目前春季低溫霜凍、冰雹、干旱等災害天氣頻發的氣候特點,積極探索實施各類行之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和政策。市、區要進一步整合相關項目,切實加大對各類防災減災示范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繼續執行補貼優惠政
石進昌:天水市秦州區果品產業現狀及發展思路
策,擴大果樹防霜機的應用范圍。大力宣傳果品保險政策,積極引導動員果農參加果品收獲保險,確保災害年份果農基本收益。要大力引導華歧海池、中梁沿線等蘋果主產區果農搭建防雹網,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在較大范圍內示范推廣多種類型的“簡易多防棚”及配套的防災減災技術,以有效防范低溫凍害、果蠅、裂果、鳥害,促進果農穩定增收。
3.5立足生產實際,努力攻克技術難題
區科技、果業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和相關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力度,立足生產實際,對制約全區果品穩產優質豐產的春季低溫霜凍、櫻桃果蠅、櫻桃各類根部病害等主要技術難題進行科研攻關,盡快探索出有效的適宜于不同立地條件和管理體制的低溫霜凍防御措施,有效控制櫻桃果蠅、根癌等各類重點病蟲害的危害。
3.6按照產業發展布局,進一步拓展基地規模
為有效促進全區農業產業發展,首先要科學謀劃農業產業發展布局。根據各鄉鎮、區域的氣象指標、立地條件及果品產業發展現狀,結合在全區發展潛力較大的蘋果、大櫻桃、核桃對氣候和立地條件的具體要求,把全區適宜于發展特色果品產業的區域劃分為三大板塊,即:藉河流域果品產業板塊、西漢水流域果品產業板塊、白家河流域果品產業板塊。為切實增強規劃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充分發揮基地規模優勢和產業集群效應,將三大板塊進一步細化為11個產業片帶,同時明確了各片帶主導產業類型、建設任務及推進計劃。其次要創新果樹建園模式,大力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多種方式,切實加大土地流轉建園步伐。積極探索規模建園分期流轉、龍頭企業規模流轉、能人大戶轉包流轉、經濟合作社協作流轉、分戶自愿互換流轉、土地入股分紅流轉等多種流轉途徑,切實加大全區果品基地建設步伐。第三要加大典型示范帶動,促進全區果品提質增效。堅持布點、連線、成片、建園的基本思路,著力打造秀金山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古集梁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羅玉溝大櫻桃產業示范區、藉河流域放牛片區果品產業示范區等現代農業示范區,充分發揮典型輻射帶動作用。統籌做好市、區、鄉鎮三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工作,創新工作機制,打造特色亮點,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全區果品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大西南部華岐海池蘋果基地、汪川西山堡核桃基地宣傳力度,通過組織實地參觀學習等多種途徑,激發群眾發展果品產業熱情,確保建園質量,提升新建園管理水平。第四是強化品牌推介,不斷完善營銷體系。繼續保護利用好“秦州大櫻桃”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對授權使用該商標的區內相關企業和合作社加大管理監督力度。積極參與國內舉辦的果品鑒評、展銷及推介活動,認真實施果品營銷戰略,積極開發國內主流市場和高端市場,確定穩固的銷售渠道和網絡,不斷探索電子商務等新的營銷方式,確保產銷兩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