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玲
摘 要:隨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等新型的業態的涌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選擇網上購物滿足自身需求,這對傳統百貨商店構成了很大的替代效應,我國零售業已突破以往百貨商店一統天下的格局,出現多種新型零售業態形式,這樣使得傳統百貨業倍感生存壓力。
關鍵詞:零售業態;百貨商店的發展
一、傳統百貨商店的經營發展現狀及原因
1.百貨商店在零售業中不再占有絕對優勢,遭遇網上商店的強勁挑戰
百貨商店是歷史悠久的重要業態形式,多數位于城市的商業中心,一直是人們購物的好去處。近些年網絡零售保持高速增長,這給傳統的百貨零售商帶來巨大競爭壓力。網絡購物有著傳統消費所不可比擬的時間、價格、空間選擇范圍的優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采取網上購物的方式來滿足自身消費需求。網絡購物消費群體日益發展壯大,網民的線上購買力隨著收入的提高將持續地提升。這樣,百貨商店的消費者群被其搶走,就造成百貨商店為爭奪市場、客戶進行促銷、打折等讓利于消費者的激烈競爭局面。新型的業態網購、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對百貨商店構成巨大沖擊。這是目前百貨商店的經營現狀,又是傳統百貨業倍感生存壓力的原因之一。
2.經濟效益下滑,銷售額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其他優勢業態
新型零售業態如超市、折扣店、便利店、購物中心、專賣店等,以其創新的銷售方式和組合優勢吸引消費者,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相應擠占百貨商店市場份額,百貨商店為爭奪市場、客戶進行促銷、打折等讓利給消費者的活動結果導致企業利潤的削弱。改變了過去由百貨商店居于主導地位的歷史。為了擴大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市場份額,各商家把利潤降到最低限度,實際上,百貨業態無法承受過低的價格,最近幾年百貨商店的毛利率持續走低,利潤增長的難度不斷增加,陷入經濟效益下滑的境地。
3.百貨商店定位雷同,缺乏經營特色,管理模式滯后
傳統百貨商店定位雷同,表現在經營商品和經營方式的雷同,如經營一樣的商品品種,服裝、鞋帽、化妝品、文體用品等。走進一家知千家,千家一面,雷同化嚴重。正是由于經營同質化嚴重,致使百貨店競爭力下降。缺乏經營特色,從而達不到吸引顧客的目的。管理滯后,基本上是傳統的經驗性管理,管理缺少現代性,效率不高,管理費用居高不下,這一模式嚴重制約了百貨業的發展。
4.百貨業態吸引力下降,面臨創新和轉型
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的百貨業發展已經接近飽和,同時也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千家一面”現在的百貨店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進入2001年后,許多百貨商店調整策略、突出自身特色,,即主題百貨。如北京貴友商廈原是一家以經營中、高檔優質品牌商品的百貨店,先撤銷家電經營,過一年又退出了一共18大類、數萬種商品的百貨經營,成為京城第一家著重經營女性商品的主題百貨店。燕莎、賽特商城以極品消費聞名。還有上海徐家匯的幾家大商場實行錯位經營:上海太平洋百貨,以青年為主要目標顧客群,上海六百則主要面向普通的工薪階層,上海匯金百貨注重文化氣息的白領消費,從而避免同類商品的競爭。相對來說,還有許多百貨商店沒有調整到位。
二、百貨業業態經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特色化、主題化、品牌化、專業化”的結合
現代百貨商店要深入研究并實施與消費者購買行為相適應的經營戰略,改變過去“大而全”的經營模式,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營造自己的經營特色。百貨商店的“特色”,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如以工薪階層和中低收入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是一種特色;對某一類商品,做到品種盡可能齊全,側重經營某些大類的百貨用品,是一種特色;營業時間長,為顧客提供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及服務組合,也是一種特色。這樣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專門為特定的目標顧客提供全方位服務,如以消費者性別、年齡為前提的主題經營,經營女性商品的主題經營和品牌經營等,經營合適的產品為特定檔次,特定的人群服務,形成綜合百貨與專業百貨、主題百貨店,的結合。
2.注重內化管理和樹立百貨自有品牌,塑造百貨商店形象
由傳統百貨業向現代百貨業轉變,管理手段必須現代化。做到科學有效的經營管理,實現管理的信息化,借助科技進步,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銷售時點系統(POS)、管理信息系統(MIS)、電子訂貨系統(EOS)、條形碼技術、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需求鏈管理(DCM)、商業智能(BI)、企業流程再造(BPR)等現代技術和理念。借鑒國外的百貨業成功經驗,即建立自有品牌。實施自由品牌策略可以使百貨店準確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特點設計暢銷商品,根據消費需求不斷設計和改進自有品牌商品,從而贏得廣大消費者的信任。百貨商店能夠控制生產、控制價格,掌握商品生產與經營的主動權,減少代理商的中間費用,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從而獲得超額利潤。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塑造良好的百貨商店形象極為重要,有自己的特色經營;優質服務;企業文化的構建;真誠的顧客關系維護;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使現代百貨商店擁有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顧客的支持,擁有了穩定的市場。
3.采用1+N業態,實行連鎖經營
百貨商店經營形式,可以實行“多業態”方式,如“一店兩態”或“一店三態”經營,如以百貨零售業為本業,再引入專賣店、超市兩種業態。,多業態經營將有利于增強百貨店的整體實力。
百貨店的連鎖經營,是利用百貨店的品牌效應進行管理模式的輸出。主要形式一是直營連鎖,如北京的王府井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商場集團等都采用此種形式。二是特許經營,即派出管理人員,確保商品與資金安全,實行商品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統一結算,其它如廣告宣傳等由連鎖自主決定,連鎖店上交加盟費等,連鎖開店只是一種手段,最重要的是該種模式合適并能夠帶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