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摘要: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長期歷史積淀和文化積淀的產物,是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重要生態環境。校園文化的構建過程,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治校策略。主要探討了如何從物質文化、活動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入手來構建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藝術院校 校園文化 生態環境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品牌,是學校巨大的無形資產。它是一所學校長期歷史積淀和文化積淀的產物,是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重要生態環境。
一、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由物質文化、活動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組成有機整體,是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表現了一個學校精神的價值取向,體現了一個學校的校風校貌,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
二、校園文化的功能
(一)導向功能
校園文化處處滲透著明確的教育目的,在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規格上發揮著定向作用。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方式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都蘊含著教育目標,對學生起著直接或間接的導向作用。
(二)德育功能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其主要內容包括學校的歷史傳統和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價值觀等,有利于學生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的養成,是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
(三)凝聚功能
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有助于師生員工密切合作,形成一個團結統一的集體,更好地發揮整體效應,完成學校的奮斗目標和工作任務。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才能使教師安心教學與研究,學生安于學習與提高,才能使學校充滿生機。
(四)輻射功能
校園文化的輻射功能,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作為社會亞文化的校園文化對社會主文化的滲透和影響作用;二是在校園范圍內,通過校園文化諸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先進的優良的思想、文化與行為得以傳播,從而達到一定的德育目的的作用。
三、藝術院校校園文化構建的具體舉措
(一)改善教學條件,營造學院氛圍,逐步構建學校的物質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物質文化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完善的設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場所,能使人心曠神怡,有助于陶冶師生的情操,約束師生的不良風氣和行為,促進師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首先,要不斷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逐步建成滿足教學需要的專業教室和實驗室,逐步建成學生作品展覽場館。
其次,營造濃厚的校園環境藝術氛圍。學校樓道的布置、師生作品的展示,教師工作室、學校辦公室的裝飾應該體現出應有的藝術表現力,讓師生充分感受到學校給自己創設的優越的文化氛圍和學習環境,從而能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之中去。
再次,加強文化陣地建設。通過建設學校網站、宣傳欄和院報、??浞职l揮各類文化陣地的作用,豐富校園文化內容。
(二)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創建活動,逐步構建校園的活動文化
首先,要逐步形成氛圍濃厚的學術文化。教師的學術活動是學?;顒游幕男问街?。藝術院校目前學科意識和研究能力均較弱。因此,一方面,要使教師認識到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明確教師自身在學科中的定位與作用,把個人發展與學校、學科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斷提高學術修養和研究能力。
其次,開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以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其靈魂、娛樂其身心、鍛煉其能力,提高其素質為學校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的指導思想,開展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融合專業競賽、課外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校園文化活動。
(三)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逐步構建學校的制度文化
學校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才能規范師生行為,保證學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
(四)通過提煉辦學理念,培養優良“三風”,逐步構建學校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靈魂,主要包括學校歷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學校精神文化集中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的“三風”建設上,“三風”建設包括學校的管理理念、價值觀念、辦學思想、學校精神等,它是校園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內涵,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學校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是推動學校發展的精神力量。
首先,校風體現著學校的精神風貌,因此,要以提煉校訓為載體,加強校風建設。
其次,以師風師德教育為切入點,加強教風建設。要使教師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和學術水平,以高尚的品德影響學生,以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學生,以高超的專業技能訓練學生。
再次,以學風班級評比、學風建設月為活動形式,加強學風建設。進一步加強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重要內容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理想抱負水平,增強學生的時代使命感和責任感。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學校育人的需要,也是學校自身跨越式發展需要。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學校活動等方面。校園文化建設不是孤立的建設活動,而應把它定位為各類創建活動的集合,把它作為提高學校管理層次,體現學校辦學特色,推動學校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有效載體;應重視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廣大師生全員、全程、全方位自主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讓師生在主動參與中得到鍛煉,提升知識品味、文化修養及價值觀念,讓師生和學校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文俊,李曉敏.大學文化之學院文化建設淺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12).
[2]金曉明.藝術學院文化建設的思考[J].高教與經濟,2007,(12).
[3]張響珍,陳勝.和諧背景下學院文化功能的構建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09).
[4]王本常,周知東.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