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朋 劉健康 李祥林
摘要:當前“80后”教師已逐步成為個醫學院校教師隊伍的主體力量,成為當前“90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80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指導意義。通過分析當前“80后”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師德現狀,探討新時期醫學院校如何加強“80后”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新途徑;
關鍵詞:醫學院校 “80后”青年教師 師德建設
師德建設是高校發展的靈魂,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科學研究的水平和文化傳承的方向起著決定作用。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80后”青年教師已成為了教師隊伍的主體力量,其師德水平直接影響著高校各項工作的成效。醫學院校肩負著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醫德高尚和醫術精湛的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的重任,醫學院校“80后”青年教師師德師風直接關系到能否培養出具有良好道德素質和精湛醫療技術水平的合格醫務人員。探索如何更新師德建設觀念,豐富師德建設內容,轉變師德建設重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醫學院校“80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是時代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醫學院校師德建設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醫學院校“80后”青年教師群體的師德現狀
1.政治信仰迷茫,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
“80后”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社會轉型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高教大眾化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普遍政治敏感度不高,對政治理論的認識還不能深刻把握,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部分年輕教師對國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缺乏理性、辯證地分析和判斷,容易形成一些模糊的帶有更多個人色彩的認識和評價,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學生的理想信念。
2.教育理念新穎,但角色定位比較模糊
“80后”教師注重利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并與時俱進地將創新精神貫穿于教學探索中,同時善于運用新媒體與學生溝通交流,但在實際工作中年輕“80后”教師在與學生密切接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角色把握,有些“80后”青年教師在教學管理制度面前較易失去教師應有的原則。
3.學歷層次較高,但普遍缺乏專業師范系統教育,臨床與教學經驗不足
近年來,醫學院校新進教師普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專業知識儲備較新,但很多“80后”年輕教師沒有經過全面教師教育就直接擔任主講教師,臨床與教學經驗不足,同時缺乏敬業愛崗的熱心與犧牲奉獻的決心。
4.愛崗敬業意識淡薄,極易陷入職業困境
“80后”教師大多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方面面臨科研任務難,教學工作重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著戀愛、婚姻、家庭等多重生存壓力,及眾多角色職能于一身,極易產生角色沖突,從而導致愛崗敬業意識淡薄,陷入職業困境。
二、加強“80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途徑
結合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筆者作為高校“80后”教師中的一員,認為新時期下加強醫學院校“80后”教師德建設可從以下幾方面嘗試: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80后”教師理想信念教育
醫學院校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80后”教師理想信念教育。組織青年教師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努力提高青年教師政治理論素養,進一步增強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同時,要加強青年教師對校史、校情教育,使青年教師理解本校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肩負的歷史重任,明確奮斗目標,真正的腳踏實地為教書育人,服務奉獻。
2.多渠道重視關心“80后”青年教師成長,提高其職業幸福感
各級領導要重視、關心“80后”青年教師的成長,加強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與訴求,盡可能地解決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同時,學校要密切關注“80后”青年教師的生活,在家庭、交通、住房等方面盡可能地提供幫助。同時,讓“80后”青年教師有機會參與學校的活動與決策。另外,可以結合地方衛生特點、區域醫學發展需求開展科研項目,向不同專業特長、性格特點的教師傾斜推薦,將年輕教師個人職業發展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激勵青年教師繼續深造,提高青年教師對教育隊伍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3.加強對“80后”青年教師不同層次的師范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其教學教育水平
針對“80后”教師年輕化,缺乏系統師范教育現狀,醫學院校必須加強年輕教師不同層次的培訓。(1)建立規范的崗前培訓制度;崗前培訓是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第一道崗,對剛入職的教師,應通過組織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和《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強化其教育學相關知識,引導其順利完成角色轉變,明確教師職業道德標準。(2)完善日常培訓制度;高校應根據本校年輕教師隊伍的特點,定期開展專題培訓,鼓勵其外出進修拓展學習。
4.健全“80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監督評價體系,建立青年教師隊伍長效管理機制
各醫學院校應建立起一整套相對完善科學的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評估考核體系,如可在“80后”青年教師中嘗試建立自評、互評、學生評價、組織評價相結合的監督考核機制,并對其遵守職業道德情況、政治理論水平和學生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從而在青年教師中間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同時,將團隊合作納入其考核體系,并作為評定職稱和晉升的依據,進而有效促進“80后”年輕教師隊伍的長效管理機制的形成與落實。
5.以典型師德引路,加大對“80后”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宣傳引導
高校要針對“80后”青年教師特點與成長規律,強化其師德的教育引導。首先,可通過、櫥窗、廣播、網絡等途徑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年輕教師深入認識師德的內涵和重要性,并逐步內化為對高尚師德風范的自我追求。其次,可圍繞新時期師德建設的要求,集中教師和學生代表定期開展“師德建設大家談”,在交流與討論中,能明確師德建設的著力點,達到共同促進的作用。再次,可大力弘揚校園內存在的師德典型,見賢思齊,如可嘗試定期開展“名師教育論壇”,組織老一輩教師對“80后”年輕教師進行培訓指導,以良好的師德風范作為引導,傳遞師德正能量。
師德建設關系著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是決定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成敗的因素之一。廣大“80后”青年教師應以學習踐行“中國夢”為契機,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加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在長期實踐中堅持不懈地鍛煉自己,在漫長的育人生涯中反復磨練自己,努力成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參考文獻:
[1]朱蓓蕾.論醫學院校“80后”青年教師的師德養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02).
[2]達明莉.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存在問題與對策[J].文教資料,2008,(10).
[3]王敏.關于強化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思考[J].才智,2011,(25).
[4]陳香.高校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