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
【摘 要】教育是一系列十分復雜的工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不同的班主任,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但其教育的效率、效果千差萬別。有人采用批評式教育,有人采用高壓式教育,而筆者身處中職學校,因其生源素質偏低所以更偏于喜歡賞識教育手段與方法管理班級。賞識教育注重發現后輩或學生的優點或長處,從而予以精心的培育,帶動其在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展。賞識教育是著名的、高效率的教育方法,它能令后進生快速優化,令優生更優,令中等生向優生看齊,最終使班級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環。賞識教育方法十分值得教育界同仁共同探討與應用。
【關鍵詞】賞識教育;中職生;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層次,其教育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社會上所存在的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偏見,家長、學生對職業教育的不認同,中職教育的地位低下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職學生的培養工作。中職學生也對自己所受教育的特點與目的普遍模糊,有的學生對上中職有自卑心理,認為中職學生比普通高中學生低一等,因而自暴自棄,給學習和培養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所以,加強對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尤其是心理素質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目前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特點,結合個人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對中職學生的培養可以心理素質培養為中心,結合賞識教育的有關理論來培養綜合素質,以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賞識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種教育方法之一。它源于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現象,是這個教育過程中的“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無限熱愛”等奧秘的總結,是周弘老師首倡并全身心倡導、推廣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脈相通的。周弘老師曾用這種教育方法將雙耳全聾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這種理念培養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聞媒體稱為“周婷婷現象”。賞識教育是一種尊重生命規律的教育,總結的“花苞心態”調整了無數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態”,總結的“生命像一條河”、“全納思維”、“先驕傲、后成功”等思維方式使許多家庭走向了和諧、幸福、美滿。賞識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質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實現自身和諧、家庭和諧、親子和諧、團隊和諧的秘方,是和諧社會的細胞工程。
賞識教育不是表揚加鼓勵。它是賞識孩子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孩子的行為;是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適當提醒,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農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和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樣,但做法卻截然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未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們孩子學習不行時,家長卻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責,很少反思自己的過錯!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而抱怨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小題大作、無限夸張,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意念中沉淪。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
賞識教育是讓家長和孩子覺醒,讓孩子的生命狀態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覺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家長成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靈、發展潛能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家長、孩子生命和諧、成為朋友、共同成長的教育!賞識教育是讓孩子天天快樂、家長日日贊嘆的教育!
賞識教育歸納出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寬容、提醒的操作原則和簡單易學的三字經操作方法,從而對教育規律把握達到了理論化、系統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賞識教育從誕生來源方面看,是生命的體驗;從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繼承;從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態的回歸;從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靈的解放;從思維方式看,是觀念的更新;從表達方式看,是語言的突破。
賞識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質教育好理念,賞識教育的推廣有益于保護孩子成長的天賦,激發孩子內心的潛力,把成長的快樂還給孩子,是讓天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思想和方法。
賞識教育是使人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教師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能否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哪怕是贊揚、鼓勵的語言,或許是愛撫、友善的動作,或許是欣賞、贊許的目光?這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中職教育不單單是知識、技能教育還包括德育、心理教育,可如何在中職德育、心理教育過程中進行賞識教育呢?
1 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
“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也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賞識教育的實施途徑是“發現優點”、“欣賞優點”。通過這一途徑,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無論哪個孩子,只要我們耐心尋找,就必定能發現他的優點,即使他做錯了事,我們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關鍵是一個“愛”字。愛,是人類所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如果說親子之愛是基于血緣關系的本能的愛,那么老師的愛則更多的是博愛。因為教育是無選擇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責任獲得愛,愛才是老師最美的語言。
2 “賞識——成功”教育
“賞識——成功”教育的核心含義是“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一種“教孩子說話、走路”的教育方法。“賞識”體現了父母教孩子說話時的最大奧秘——承認差異;而“成功”則體現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時的最大奧秘——允許失敗。
3 多方引導,培養學生自賞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悅納自我,對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是幫助學生形成自信心、培養其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青春期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學生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
4 家校同步,家長參與賞識教育
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校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并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實踐證明,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學校通過舉辦專家講座、個別交流、家訪、家校互動等形式,可以幫助家長掌握學校教育的有關知識,讓他們了解到一些現代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是讓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那么,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孩子個性的幼苗就會一派生機,茁壯成長。
故而有言曰:教育者的眼睛應該是美學家的眼睛,會從平凡乃至丑陋中發現美。讓我們攜起手來,尊重重視賞識教育,將賞識教育融入中職生的教育,讓賞識教育的陽光灑滿中職生自信心的心田!讓孩子們能沐浴著賞識教育的陽光,更加茁壯地成長!
【參考文獻】
[1]于亞中.中學語文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戴麗曼.教育的“第三只眼”——賞識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5).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