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計國



關鍵詞: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
摘要:文章以問卷調查法、比較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對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現狀進行了調查,并結合調查結果分析了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在社會服務意識、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障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立規范的社會服務法規、加大宣傳力度和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等三個方面的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3-0025-03
大連科教文體事業發達,市民文化素質高,文化信息需求量大,擁有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高校30余所。因此,以大連市為例探索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有較豐富的實踐材料。
1社會服務實施情況調查結果分析
2014年11月,筆者對大連市25所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實施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由于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大連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大學的圖書館網站網頁打不開或無圖書館網站,實際只調查了19所圖書館。筆者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19份,最終收到有效調查問卷16份, 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4%,基本可以反映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基本情況。以下分別從社會服務意識、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障礙幾個方面分析大連市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具體實施現狀。
1.1社會服務意識基本具備,但行動不足
服務意識是圖書館工作的價值核心,高校圖書館“人人平等、知識共享”的服務意識,是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理念基礎。從圖1可以看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堅持面向社會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在收到的16份有效問卷中,13所高校圖書館表示贊成社會服務,贊成率高達81%;僅有約占總數19%的圖書館持否定態度。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和諧社會、資源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已經逐漸打破過去本位主義的傳統觀念,認識到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理應為國家的文化建設、國民的素質提高做出貢獻。隨著大連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全方位面向社會開放將成為所有高校圖書館的共識。
據走訪調查可知,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大多限于被動服務,即讀者找上門來尋求幫助時才提供服務,很少有走進社區、農村和學校等地區的主動服務。大連海洋大學圖書館是大連市唯一一家在圖書館主頁上有對校外讀者服務專欄的高校圖書館,其標有“我館作為中國北方水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熱誠歡迎社會各界讀者、用戶來館查閱,利用文獻資源,便于我們提供優質服務,謹請校外讀者(用戶)遵循以下規程”的字樣。
1.2社會服務對象狹窄
根據金旭東《21世紀美國大學圖書館運作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筆者把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對象分為6類進行調查[1]。從表1可以看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主要對象為協作單位及協作圖書館讀者,占了總數的50%。31%的圖書館提供了校友服務,但此項服務內容較局限,僅限閱覽服務。在服務教職工家屬問題上,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基本“給予照顧”,其中有11所院校圖書館視教職工家屬為讀者對象。另外,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幾乎還未太多關注到中小學生用戶和殘疾人用戶群體,在16所圖書館中,只有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大連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東北財經大學圖書館、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圖書館明確表示為中小學生提供服務,其他很多圖書館都限定社會讀者用戶的年齡必須在18周歲以上,個別還要求具備中級以上職稱(見表1)。
服務對象協作單位讀者校友本校教職工家屬中小學生殘疾人其他圖書館數85114212百分比(%)503169191375由上述統計可以看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對象比較狹窄。只有很少的圖書館提供了國外普遍重視的校友服務,多數高校在畢業生離校時即注銷其圖書證,不允許其再繼續使用圖書館資源。在面對殘疾人、農民工這些信息弱勢群體時,大連市高校圖書館表現得更為欠缺,對信息弱勢群體提供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幾乎是鳳毛麟角。
1.3社會服務內容單一
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內容和形式體現了一所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水平、能力以及對外開放的程度(見表2)。表2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內容調查表(n=16)
服務內容圖書外借館內閱覽參考咨詢用戶培訓電子資源利用其他圖書館數71143212百分比(%)445625191375 借閱服務是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主流形式,如表2所示,在16所圖書館中,開展圖書外借服務的有7家,約占44%,提供閱覽服務的有11家,約占56%。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也不斷發展起來,在此次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內容調查中,開展參考咨詢服務的圖書館已達到4家。此外,調查發現,大連市高校圖書館在開展社會服務時很少為個人提供電子資源利用服務,即使允許社會讀者進入圖書館閱讀,也很少允許其使用電子閱覽室或數據庫資料。
在調查中,只有3所圖書館為社會讀者提供培訓服務,而在美國,高校圖書館能專門根據社會用戶的特點和需求,開展不同內容的培訓服務,如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的Cardinal Kids Club,納西大學阿靈頓圖書館的K-12 Connectio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4-H計劃等。此外,大連市極少有高校圖書館關注社會用戶培訓教育,在寥寥無幾的開展服務的圖書館中,其培訓內容也僅限于基本的圖書館資源介紹及館藏資源分配,幾乎沒有對于深層次的數據庫使用技巧、信息素養能力提高等的培訓,也沒有根據特定類型用戶的特點及信息需求方向開展系統性、連續性的培訓。
1.4社會服務障礙
調查結果顯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障礙。筆者總結了社會服務6個方面的障礙指標:校內讀者不理解、學校領導不重視、圖書館資源緊張、缺乏相應的法律政策保障、推廣和宣傳力度不夠、盜竊現象嚴重(見表3)。
4.1相關法律制度及標準規范缺失。完善的法律制度及標準規范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堅實保障,而剛剛發展的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事業,更加需要國家、地方、高校等多級法律法規體系的支撐,從而推動此項工作向法制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由表3可以看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過程中最主要的障礙是缺乏相應的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國至今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圖書館法》來規范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更沒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事業的發展,這對其來說是比較大的阻力。在一些發達國家,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都有各級各類法律的規定和引導,如日本的全國性的《圖書館法》《大學圖書館基準》和《學校圖書館法》等。雖然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2002年修訂)》提出:“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但有許多高校圖書館鉆空子,把自己歸入條件不成熟和不可能的行列,不實施對外服務。
1.4.2推廣和宣傳效果力度不夠。大連市的新商報、搜狐大連等媒體對于大連市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宣傳持續力度不夠。此外,即使一些圖書館規定了社會服務內容,但由于怕增加工作負擔等原因,很少主動對外宣傳其服務。調查結果顯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無論是在自身的發展還是被社會接受的程度上都不盡如人意。雖然目前大連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面向社會服務,但絕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尤其是一些專科類院校及民辦院校的圖書館的社會服務意識還非常低。另外,一些已經開展社會服務的圖書館也往往流于形式,在服務內容上設置諸多限制。對于此,大連市高校圖書館自身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參與調查的16所高校圖書館中,44%的圖書館指出社會服務的推廣和宣傳不夠,不單單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的推廣和宣傳不足,政府及媒體在這方面的宣傳和推廣也亟須加強。在國外,政府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重視社會服務工作,不僅把服務社會的意識貫穿到高校教學中,還鼓勵和要求相關部門主動實踐,并且其自身也很積極地參與到為社會服務工作中,以贏得人們對政府和自身的尊重、支持、信任[2]。
此外,我國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還面臨很多其他方面的障礙,如學校領導不支持、校內讀者不理解以及盜竊現象嚴重等,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發展。
2改進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策略
2.1建立規范社會服務的政策法規
首先,國家應盡快制定全國性的《圖書館法》,并在條文中設立專門的一章來明確規定有關高校圖書館的相關事宜,如高校圖書館的性質、具體權利和義務,高校圖書館工作順利開展的經費、人力資源的保障措施,高校圖書館服務的義務等。其次,高校圖書館應該把社會服務列入評估標準中,并以此作為劃撥圖書館經費、人力等資源的依據。把高校圖書館領導及員工的職稱評定、工資、獎金等與其社會服務工作掛鉤,以激勵領導及員工提升社會服務意識。
只有國家和高校圖書館共同努力,才能從根本上喚起社會各界的重視,確保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工作的順利實施,從而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和學習型社會,更好地滿足公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服務。大連市高校圖書館應盡快拿出具體的對社會開放的方案、制度、管理辦法等,并在大連電視臺等媒體上播出,讓市民監督,對表現出色的圖書館給予表彰獎勵,對表現差的圖書館給予通報批評和處罰。
2.2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善社會服務效果
在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服務問題上,普遍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推廣和宣傳力度不夠。近年來,大連市媒體關于高校圖書館對外服務的宣傳只有《新商報》于2014年4月18日因一次高校圖書館會議而作的一次報道,除此之外,很難看到或者聽到大連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的報道。所以,市民順理成章地認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不對外開放,只有公共圖書館才對市民開放。首先,這是國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等沒有做好,缺乏對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重視和關注;其次,這也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缺乏相應的主動服務及公關意識;最后,這還由于大連公民在自主學習、主動探尋知識方面表現出極大的被動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三個方面人手:①大連市政府以及區、縣政府應大力倡導社會服務意識,對在促進國民文化建設中做出積極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肯定和贊揚,并借助媒體、網絡等大力宣傳,以起到促進作用。②高校圖書館應樹立主動服務意識,擴展服務對象,優化服務內容,并在網站主頁上開辟特定模塊、列出服務內容,通過館外流通站等形式爭取社會的支持和認可。③公民自身應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主動關注信息,主動尋求知識獲取途徑,多關心新聞,多利用圖書館來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3]。
2.3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
大連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城市,很多大連學子畢業后選擇留在大連工作、生活,因此大連市擁有龐大的校友資源。大連高校圖書館擴大服務范圍首先應把對校友的服務涵蓋進來,進而逐步擴大對外服務的范圍。開通校友服務不僅方便學子的學習、工作和自我提升,有利于培養學子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培育可能的贊助者,還有利于大連的經濟建設與文化的發展。
大連市高校圖書館應在做好對外借閱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主動分析社會讀者的特點和需求,尋找機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服務,把社會讀者請進圖書館,使其參與到高校圖書館建設中來,如可針對不同類型的用戶群,進行特定的用戶培訓教育活動,培養他們利用圖書館自己查找資源、辨別資源的信息素養能力。
大連海洋大學在這方面已經做得比較出色,所以大連市高校圖書館管理部門可以把其作為大連市高校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標桿去打造,從而引領大連高校圖書館社會服務的健康發展。如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對專題感興趣的用戶前來參加,一方面拉近用戶與圖書館及館員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可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針對周邊社區開展館外流通站服務,精選一些社會科學教育類圖書、期刊、工具書、視頻音響資料等,建立流動圖書館。
參考文獻:
[1]金旭東,李國慶,李海鵬.21世紀美國大學圖書館運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371.
[2]Sharma,Devendra.Information technology,Ranganathan's Five laws & university libraries[M].Saarbru cken:LAP Lambert Academic Pub,2014:10-15.
[3]邢菲.論圖書館社會職能在文化發展建設中的作用[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11):17-18.
(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