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5月12日發布《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它的出臺,將有利于發揮政府財政對節能環保、治污減排等產業的杠桿作用,從而推動節能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
財政部5月12日發布《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促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
2014年,在“第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有色金屬產業升級專題論壇”上,昆明理工大學的專家曾對云南一些有色冶金企業節能減排中存在的問題表示擔憂,“企業在節能減排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政府對企業取得的節能減排業績激勵力度不夠,使企業在節能減排技術上創新動力不足。”
專家指出,很多企業投入節能減排的資金不足,使節能減排的技術研發和工程投入較少。由于節能減排投資渠道單一,市場化運作水平低,社會化參與度不夠,沒有形成節能減排國內外投融資平臺,使企業對政府的投入依賴性很大,而政府資金對企業節能減排的總體投入在地方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又偏低,政府引導資金明顯不足,以致節能減排資金缺口較大。

而此次財政部發布的《辦法》將有望改變這一尷尬局面。《辦法》明確,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重點支持范圍為:節能減排體制機制創新;節能減排基礎能力及公共平臺建設;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節能減排;重點關鍵節能減排技術示范推廣和改造升級;其他經國務院批準的有關事項。
同時,《辦法》提出,財政部將根據項目任務、特點等情況,將資金下達地方或納入中央部門預算。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實施環境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需要調整時,應按規定程序上報財政部和有關部門,經批準后執行。資金支付應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定執行。涉及政府采購的,應按照政府采購有關法律制度規定執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節能減排補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績效考評。
《辦法》強調,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對違反規定,騙取、截留、挪用專項資金的,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從《辦法》的出臺,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對于節能減排工作支持面在擴大。之前的補助大多針對節能技術、某些領域、某個商業合作模式。而該《辦法》重點支持范圍包括節能減排體制機制創新,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節能減排,重點關鍵節能減排技術示范推廣和改造升級等。另外,專款的專用、專管,也將提高節能減排補助資金利用效率。
業內人士分析,工業企業超標排放是目前中國環境污染的重要成因,《辦法》的發布將對工業企業減排帶來直接刺激,從而為大氣污染治理企業拓寬市場空間。目前,在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燃煤鍋爐改造、機動車尾氣排放等均是國家層面積極推動的治理措施,也是節能減排補貼的重要方向。
有色金屬工業作為我國消耗能源較多的行業,是工業領域節能減排的重點之一,其節能減排效果對完成我國“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加大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力度,既是國家整體節能減排的戰略需要,也是有色金屬工業轉變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早在2013年2月17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15年底,有色金屬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計節約標煤75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10%,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排放濃度全面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全國有色金屬冶煉的主要產品綜合能耗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十二五”期間,將淘汰電解鋁落后產能90萬噸、銅(含再生銅)冶煉80萬噸、鉛(含再生鉛)冶煉130萬噸、鋅(含再生鋅)冶煉65萬噸;重點推廣新型鋁電解節能技術、銅冶煉先進熔池熔煉技術、鉛冶煉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技術、非皂化萃取分離稀土技術等一批先進適用的節能減排技術。
《意見》明確指出,到2015年底前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20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產量占當年銅、鋁、鉛產量的比例分別達到40%、30%、40%左右;培育形成若干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集聚發展的重點地區,其產能比重超過全國再生有色金屬產能的80%。
此外,《意見》還指出了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依然面臨突出問題:一是部分產品單耗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一定差距,二是國內企業間能耗水平相差懸殊,三是重金屬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四是淘汰落后產能任務艱巨,五是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偏低。
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已取得重大進展。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4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節能降耗水平進一步提高。隨著節能減排技術的廣泛應用,全國鋁錠綜合交流電耗降為13596千瓦時/噸,同比下降144千瓦時/噸, 節電35億千瓦時;銅、鉛、電解鋅冶煉綜合能耗分別為251.8千克標準煤/噸、430.1千克標準煤/噸、896.6千克標準煤/噸,同比分別下降16.2%、6%、1%。
根據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現狀,《意見》曾指出了有色金屬行業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管理體系。各級工業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按照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意見》的要求,結合本地區、本企業實際,制定節能減排專項方案,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有效措施。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節能減排監測體系建設,定期組織節能減排形勢分析。
二是加大行業準入管理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嚴格執行銅冶煉、鋁冶煉、鉛鋅冶煉、鎂冶煉、再生鉛等行業準入條件和相關有色金屬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有關要求,對各級工業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進行監督考核。加快研究制定有色金屬工業改擴建項目節能評估審查辦法,從嚴控制有色金屬企業盲目擴張。定期公告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名單,進一步完善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措施和長效機制。
三是修訂完善節能減排標準體系。修訂銅、鋁、鉛、鋅、鎂等冶煉產品能耗限額國家強制性標準,開展能耗限額標準宣貫。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銅、鋁、鉛、鋅等金屬品種節能、環保設計規范,組織各地節能監察機構加強對各地區有色金屬企業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開展有色金屬企業國家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機電設備、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計量數據及使用、特種設備等專項檢查活動。
四是強化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引導作用。圍繞鎢、錫、銻、鉬、銦、稀土等優勢戰略金屬資源,加快研究制定能充分反映資源價值的稅費政策。加強對有色金屬工業重大、關鍵、共性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的科技投入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赤泥綜合利用的相關財政稅收政策。
五是推動建設節能減排新機制。認定一批有色金屬行業專業節能服務公司,組織開展能源審計、電力需求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項目融資等一系列節能減排服務。探索建立有色金屬企業節能減排自愿協議制度,研究制定對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節能減排自愿協議的有色金屬企業的相關激勵措施。
此外,還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宏觀指導,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加快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促進垃圾資源化利用,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從而提升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