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緊緊圍繞有色金屬企業生產組織特點,以現代化培訓手段為依托,在借鑒國內優秀企業內部培訓師隊伍建設經驗基礎上,主要闡述企業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的流程及主要方法,為有色金屬企業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升級,企業間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從戰略制定、市場開拓到內部運營,皆成為企業競爭的主戰場。對于傳統有色企業而言,尤其是在當前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不得不苦練內功,運用降本增效的各種措施來抵御市場下滑帶來的困窘,壓力驟增。人才作為企業的第一資源,尤其是對以規模制造和人力資本為主導的有色企業來講,其有效發揮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運營水平,應更加予以重視。如何建立一支穩定的內部培訓師隊伍,積極推進企業經驗、知識和技能的復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升內部運營效率,便成為有色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根本保障。
內部培訓師體系的建設,應符合企業生產組織特點,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倍功半。對于現階段有色企業而言,主要有以下特點:
(1)地處偏僻,交通不便
由于有色企業資源分布原因,且一般為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生產基地布置在經濟不發達的山區、郊區等地域,通信、交通、生活的便利性等都有局限性。
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有色企業開展培訓較為困難,培訓師資不足,培訓開展不足。尤其是在吸引外部培訓資源上更顯得捉襟見肘,開展培訓的成本往往遠大于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
(2)屬于技術、人員密集型產業
有色企業一般為規模性資源開采、冶煉企業,技術相對成熟,有較多的生產、制造單元,從業人員多,同一工種員工較多。由于這些生產組織特點,熟練技術、生產操作人員對于內部運營效率的提升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3)管理相對粗放,生產效率較低
由于企業觀念、壟斷等因素的存在,有色企業管理相對粗放,對于市場的反應能力有限,管理、技術創新不足,生產效率相對較低。
(1)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的需求分析
基于上述特點,筆者認為建立有色企業內部培訓師體系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原因為:
一是由于有色企業具有的上述特點,決定了組織培訓難度大,培訓成本高。而企業培訓經費提取不足(一般為工資總額的2.5%以內),人均培訓費用低,導致培訓開展不足;二是人才培養周期長,一旦員工離職,對企業帶來的影響較大。而企業培訓又開展不足,很難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嚴重制約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三是由于企業觀念、壟斷等原因,亟需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操作人員素質,提升內部運營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
(2)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
經過廣泛調研,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廣泛選聘、強化培養、任用指導、考核分級、有效激勵、廣泛選聘等閉環管理(見圖1),建立起一套適用于有色企業的內部培訓師體系,具體為:
廣泛選聘:按照培訓師選拔條件,廣泛開展,拓寬入口。必要時可將中高層、核心技術、技能人員強制納入;
強化培養:通過TTT三級培訓認證、觀摩、引進來送出去等多種培養模式,促進隊伍素質提高,使其具備內部培訓師課程開發、課程講授技巧的能力;
任用指導:加強對內訓師內訓工作開展的監管以及工作成果的審核、認證及推廣,化與培訓的匹配;
考核分級:通過定期能力評定和業績考核,實現隊伍分級動態管理,形成隊伍梯隊;
有效激勵:通過物質激勵、精神激勵、職業發展等多元化激勵,提高內訓師工作動力和活力,不斷提高公司內訓質量。
培養何種講師,講什么的課程,都是基于公司課程體系而進行課程開發和講師培養的。因此,應了解公司的戰略、行業競爭優勢、薄弱環節、主要培訓需求點等,優先梳理出公司亟需開發的培訓課程。針對不同的人員,可以逐步建立分能、分級的課程體系。
內培培訓師隊伍選拔、培養、晉升、激勵等職能的發揮,需要建立內部培訓師評審委員會來進行管理,保證內部培訓師體系的順利推進。一般設主任、副主任各1名,評審委員(專家)若干名;必要時,還可以設置內部培訓師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等機構,具體執行相關決議等事項。
(1)做好動員,全員參與
做好上述兩項基本工作后,可在公司進行正面、廣泛的宣傳,重點突出聘任為內部培訓師后在公司的地位、待遇、激勵等地位的提升,并向一線經理積極宣傳內部培訓師帶來的效率提升、管理改進、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優勢,讓一線經理積極參與到體系建設中來。
(2)內部培訓師選拔條件
基本要求:在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等領域內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開放的心態和較強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職業素養;熱愛培訓工作,愿意分享知識、經驗、技能。
任職資格要求:為提高內部培訓師分級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建議建立各級內部培訓師任職資格要求。

圖1 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閉關管理
選拔、聘用流程:報名:自薦人或被推薦人參照內部培訓師基本要求和任職資格要求,填寫《公司內部培訓師申報表/推薦表》及《課程開發提綱》(1門或多門課程),經單位負責人審核后提交至人力資源部。培養:根據報名情況,由公司制定統一的培養計劃,對申報人員進行授課、課程開發等相關技能的培訓。課程開發:結合公司實際培訓需求,申報人員可選擇一門或多門課程進行開發。開發周期一般為30日,最多不超過60日。課程開發完畢后,由內部培訓師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課件審核。試講:課件通過審核后,申報人員參加試講。內部培訓師評審委員會按照內部培訓師選拔評價標準,對申報人員進行選拔。試講時間為30分鐘,試講內容為開發課程的主要框架內容及開發課程的特點、優勢等。結果公示:選拔結果公示3-5個工作日。聘任定級:根據選拔、公示結果,對符合聘任條件的培訓師統一進行聘任。分、子公司聘任結果上報公司內部培訓師評審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內部培訓師選拔出來以后,需充分調動內部培訓師的積極性,通過開展三級TTT內部培訓師職業技能,使其積極參與到公司內部培訓師培養項目中來。通過課程開發、講師等級認證后,內部培訓師的激勵便成為內部培訓師隊伍是否穩定的重要基石。因此要做好:
發放課時補貼或職位津貼。根據內部培訓師年度培訓任務開展情況及對講授課程的評價,可對內部培訓師發放課酬補貼或職位津貼,做到物質激勵及時、到位;
在公司規定講授課程外多開發有效課程的,應給予獎勵;
根據年度考核情況,可進行如“十大優秀講師”、“職工最喜愛的講師”等評選活動,突出內部培訓師在公司的地位,提高歸屬感和成就感,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定期開展內部培訓師交流,如內部培訓師沙龍等活動,進行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提高內部培訓師隊伍素質。同時,對于中級及以上內部培訓師,還可通過獎勵外部觀摩培訓等形式,拓寬中高級內訓師視野,掌握行業內的高級知識。有利于提高并轉化為內部知識。
總之,成熟、穩定的內部培訓隊伍不是一蹴而就建成的,它需要多個子體系的支撐和長期的實踐,并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和運行狀況進行不斷總結和優化。希望通過對內部培訓師體系建設的實踐和不斷探索,挖掘智力資本對企業的貢獻度,有效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提升企業內部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