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研究的是在投資下滑、競爭加劇、利潤萎縮、改革加速的地勘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如何把地勘單位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進企業穩定發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規范發展的優勢,為地勘單位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政治保證。
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職工的新要求、新期盼,如何發揮地勘單位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并將其轉化為推進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優勢,這就需要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進一步探尋黨組織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地勘單位為國探礦尋寶。
思想教育是凝神聚魂的工作,要不懈怠地抓好思想教育這個根本,把思想教育與地勘企業發展結合起來,在引領企業發展方向上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強化理論教育。認真落實中心理論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警醒日”、黨章學習日、黨員活動日等,開展學習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憂患意識、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使黨員干部做到“四個樹起來”,即:理想信念樹起來,黨性原則樹起來,黨員和好干部標準樹起來,政治規矩樹起來;始終把責任銘記于心,用實實在在的業績取信于職工。二是強化主題教育。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中心工作,開展創建“雙強六好”黨組織活動,推動黨組織爭做“發展強、黨建強”,“生產經營好、企業文化好、勞動關系好、黨組織班子好、黨員隊伍好、職工反映好”的過硬黨組織。開展“先鋒旗”黨支部、“模范星”共產黨員評選表彰活動,激勵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有效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組織“身邊感動我的黨員故事”征集,充分展示黨員風采,激勵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學習先進、爭當先進。三是強化轉化教育。突出“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這個重點,開展“不自滿、不松懈、不畏難”為主題的新一輪大討論活動,以發展理念的更新促進發展模式的創新;進行“創新思維”主題討論,通過灌輸、引導、支持和鼓勵四個創新思維培養的環節,由小及大地帶領干部職工創新思考工作、創新開展工作,促進企業目標任務的完成;開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驅動、科學發展”主題討論活動,深入解放思想分層次轉變觀念,突出搶灘意識、擔當意識、履職意識問題的解決。
企業發展是黨建工作的中心,離開了企業的發展,企業黨建就是無本之木;同樣,企業的發展如果離開了黨組織的發展,那就成了迷航的船只,失去了方向。為此,黨建工作要緊扣企業發展大局,主動融入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獨特優勢。一是強化黨委主體責任,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堅持抓基礎,重視做好日常基礎性工作,推動有效做法制度化、經常化;堅持抓重點,對重要工作要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要親自研究、重點環節要親自協調;堅持抓落實,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讓職工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在黨組織的評價上,重點看在深化企業改革與發展、推進生產經營成績是否顯著,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橋梁紐帶作用發揮是否充分。二是強化人才隊伍培養,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重在經營的觀念。通過分析人才形勢、研究人才需求、制定人才政策,不斷解決新形勢下人才工作存在的問題,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讓想干事者有位子、肯干事者有奔頭、能干事者有發展。加大輪崗交流、加速綜合培養,加快高層次人才引進,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三是強化榜樣示范引領。不斷深化黨員“七權七責”工作機制,使黨員從被動的“要我干”到主動的“我要干”,形成了黨員想事干、干好事、事事時時爭先進的生動局面。實施“雙育雙培”工程,“雙育”即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和技能培育,“雙培”即,把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進而把黨員干部鍛造和培養成思想覺悟高于群眾、業務技能高于群眾、工作業績高于群眾的復合型人才,體現出了共產黨人讓員工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一帶二”活動,即:一個黨員帶動二名職工,引領思想過硬、作風過硬、技術過硬,生產經營中的多項工作由黨員帶領團員青年、職工群眾進行試點、攻關和突破,形成了困難面前有黨員、關鍵崗位有黨員、突擊攻關有黨員的良好局面。

地勘單位有著優良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和光榮歷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以政工干部為骨干,以行政干部為主體,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和一般問題不出班組,重點問題不出本支部,熱焦難點不出本企業的“三不出保證體系”。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地勘單位黨組織應該在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的同時,不斷創新:一是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拓展覆蓋面,堅持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形成橫向延至項目組、縱向直達黨委的扁平化結構;配齊配強黨支部書記,實行黨政干部交叉任職,打造一支黨性強、懂經營、會管理、善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黨支部書記隊伍。二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發揮隊報、櫥窗、網站等載體作用。突出打造“忠于企業、敬業愛崗、誠實守信、勇于擔當”的核心價值觀,灌輸“精干、效能、和諧、規范”的意義,塑造黨員干部的精神靈魂。三是轉換工作方法。由傳統的“教育”、“說服”的方式,轉變為以“幫助”、“關愛”為主。堅持關愛一線職工,黨政工團組織經常深入野外一線慰問,傾聽職工心聲,了解職工疾苦,幫助解除后顧之憂;堅持關愛職工生活,不斷深化民心工程,讓職工充分享受獲得感;堅持關愛援藏職工家屬,定期到家中看望,節日不間斷慰問,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堅持關愛弱勢群體,實施重病、婚喪、難事、糾紛、突發事件“五必訪”;堅持關愛離退職工,讓老同志老有所樂,幸福安度晚年,實現了隊伍和諧穩定。
多年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就是密切聯系群眾。地勘單位的發展也是如此,越是深化改革,越是面臨挑戰,越要緊密團結廣大職工群眾,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和團員青年的生力軍作用。黨組織要帶動工會組織緊扣生產經營中心,開展以“創效促發展、創新推轉型”為主題的勞動競賽、崗位練兵、以師帶徒、發明創造等活動,以“五比五看”衡量競賽活動效果,即:比增收節支,看經濟效益;比發明創造,看實用價值;比技術革新,看成果轉化;比規范化管理,看服務質量;比安全生產,看事故減少。為拔尖技術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激發廣大職工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不斷進取創新的熱情,努力促進科技成果、革新發明轉化成為生產力,把職工群眾的無窮智慧和創造活力組織好、調動好、發揮好。同時,結合職工隊伍特點,按照“月有活動,季有比賽,年有高潮”的標準,組織開展各類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做到“年度文藝演出大餐”、“季度精彩體育比賽”,不斷激發職工隊伍活力。支持團委建設“青年之家”,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政有需求、團有表現,青年有訴求、團有作為。突出青年特點,強化思想引領,用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共同理想感召青年,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圍繞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創業績、圍繞企業所需顯身手;圍繞青年需求,積極給予幫助,解除青年煩憂;堅持黨建帶團建,創建團干部聯系青年包保服務制、團支部承包活動評比制和海外青年職工月度思想匯報制,不斷增強團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群團組織凝聚職工群眾心智和力量的磁場作用,使其成為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