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健梅
電視節目主持人體態語的應用分析
□ 何健梅
一般情況下,主持人的形象是由有聲語言和體態語共同構成的,體態語更能表現主持人的潛意識以及內心的真實感受。通過體態語,不僅可以看到一個主持人內在的品質以及素養,而且它還具有表情達意的作用,同時體態還能影響信息的有效傳達。作為一個節目主持人,一定要規范地使用體態語。
電視節目主持人;體態語;應用
電視是一種聲音和畫面兼備的傳播媒介,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在注重有聲語言的同時,也要注重自己的體態語。因為主持人既是節目進度的把控者,也是節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一舉一動都會通過電視畫面傳輸給受眾,主持人的表現會直接影響受眾的觀感。因此,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意識到體態語的重要性,規范地使用體態語,使之成為傳達信息的重要手段。
體態語又被稱為副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非語言符號,主要是以身體姿勢、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為工具,完成信息的傳遞與表達。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語言是情感交流、傳遞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體態語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忽視。規范的體態語不僅可以強化口語信息,是口語表達的一種補充,同時,體態語還可以很好地展示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良好形象以及主持風格。為了使體態語能夠更好地表情達意,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對體態語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確的掌握,在節目中,規范使用自己的體態語,盡量使之與節目內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同時也可以充分展示主持人的形象以及個人修養。
體態語可以對語言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可以和有聲語言相互配合,共同傳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相關研究表明,在進行信息傳遞時,其產生的影響力只有7%來自于語言,38%來自于聲音,剩下的55%全部來自于體態語。因此,在人們相互的交流與溝通中,體態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①
電視節目兼具聲音以及畫面,在收看電視節目時,觀眾會受到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作為一檔電視節目的現場掌控者,不論是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還是相關的肢體動作,都會通過畫面以及聲音即時地傳遞給觀眾,影響到節目的視聽效果。主持人的體態語可以表達出主持人的真情實感,同時,也能代表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規范的體態語是成為一個好的節目主持人必備的專業素養。因此,除了較好的語言功底,節目主持人要加強鍛煉,規范自己的體態語,重視體態語的合理運用。
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節目主持人體態語的運用不能是程式化甚至是單一化、刻板化的,體態語的運用是一種綜合性的表現,其效果應該體現為真實、自然、準確、恰到好處。為了規范體態語,在體態語的運用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與情感相互配合
在主持節目時,主持人的體態語應該與內心的情感相互配合,與當時所主持的節目內容相一致,不能夠夸張做作,這樣容易讓人感到不真實,阻礙信息的傳遞。對于一些節目主持人來說,不論在什么場合,在什么節目中,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職業性微笑,表情過于生硬,缺少變化,像是戴了一個面具。有的主持人表情夸張造作,表演成分太重;有的在報道悲傷的事件時,總是扭曲自己的表情,給觀眾造成很不真實的感覺。節目主持人應該具備感同身受的人文素養和真實內斂的情感表達,這樣在運用體態語時,才能夠做到真實流露,真誠體現。
(二)與節目風格相互配合
不同的節目其風格和宗旨是不同的,參加者不同,錄制環境不同,觀眾在觀看不同的電視節目時,其心情也會不同。因此,面對這些種種的不同,節目主持人要根據節目的風格以及內容,及時地調整和使用自己的體態語,以適應現場出現的各種情況,做一個稱職的掌控者。
在《中國好聲音》節目中,主持人華少的肢體語言就運用得相當到位。看過節目的人都知道,導師要從兩位選手中選擇一位晉級,此時華少并不是站在一邊,表現出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他總是站在兩位選手之間,將自己的手和兩位選手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在無形中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同時,握手的動作也會帶給選手一種信任和鼓勵。這不但表現出華少良好的個人修養,也體現出節目中的人文關懷。所以,
在電視節目主持人運用肢體語言時,一定要與節目的風格和氣氛相配合,這樣才能傳達更多的信息,增強節目的觀賞性。
1.目光語的運用
友善、親切的目光是收到良好的交流效果的關鍵。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不管是面對鏡頭,與沒有生命和回應的鏡頭交流,還是面對實在的有血有肉的交流對象,都要善于運用自己的目光語,通過目光傳達語言所沒有辦法傳達的內容,進一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同時還要認真觀察現場觀眾的反應,這樣可以及時地從觀眾那里得到反饋,為主持人做出相應的改變提供依據。與嘉賓交流時,要注意嘉賓眼神的變化,從中捕捉想要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采訪方向。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最具有表現力的,人的所感所想總是會從眼神中自然地流露出來。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兩個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時,如果能夠達到一定時間的目光交流,那么雙方就可以共同營造一個融洽的交流氛圍,實現交流的同時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就一般情況來看,不管是主持人還是普通人,其眼神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注視時間、視線投射角的變化上。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不同的視角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感情,比如視角偏上給人一種倨傲的感覺,視角如果偏下就會顯得過于拘謹。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應該對不同視角所傳達的感情有一定的了解,以節目的內容和現場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合理規范的運用自己的目光語,與觀眾進行交流,積極主動的對觀眾做出引導,使觀眾建立起對節目的信任,雙方共同推動節目的進程。
2.微笑語的運用
在人與人的交流中,面部表情在溝通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面部表情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效的增強溝通的效果。為了實現更好的主持效果,電視節目主持人要善于運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恰當地控制自己的面容。②在節目中,良好的面部表情可以展現出主持人十足的自信心,同時也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感染觀眾,使觀眾愿意繼續參與或者觀看節目。
微笑在交流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幫助實現有效的溝通,但這并不意味著在主持節目時,主持人要從節目的開頭笑到節目的結束。微笑要與節目的內容、現場的氣氛以及語言的情感色彩相適應。因此在節目中,主持人不能為了微笑而微笑,微笑要有具體的意義,或鼓勵或喜悅,不能脫離語言情感以及節目內容,被動的微笑,這樣的微笑太過突兀,容易使觀眾不明就里,更加無法打動觀眾的內心。
毫無節制的微笑不僅不能實現有效的溝通,還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在節目中,主持人要對語境有較好的把握,同時通過親切的微笑傳達情感,對語言做出一定的補充,起到緩和氣氛的作用。尤其在訪談節目中,被訪問的嘉賓通常會緊張,不知所措,此時,主持人要適當的微笑,學會用微笑來說話。通過笑容可以鼓勵被采訪者,緩和氣氛,推動節目順利進行。
(二)肢體動作語言
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肢體動作語言主要指的是手勢語。人的雙手可以用來勞動、拿東西,同時還可以傳達一定的思想情感,在實際生活的交流中,手的確對人們的有效溝通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比如鼓掌表示歡迎,豎起大拇指表示贊許,揮手表示再見等。不同的手勢,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意思,表達不同的感情色彩。
在節目主持中,主持人要合理適當的運用手勢語,要做到自然、明確。不管手掌是處于動態還是靜態,主持人要注意,手指既不可以僵硬地并在一起也不可以五指大張開,而是要將手自然地靠攏在一起。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許多有經驗的節目主持人可以很好的規范自己的手勢語,當他們面對鏡頭時,一般雙手都是很自然的垂于兩側或者是相疊于身前,在主持節目的同時,會輔之以單手或者是雙手的動作,使手勢與表情和情感相互配合,顯得穩重、大方。
一般情況下,新聞類節目的主持人應該避免手勢過大,這樣容易給受眾一種夸張而且不自信的感覺,但是在綜藝節目中,主持人的肢體動作又不能太小,否則會給人小氣、拘謹的感覺。在主持少兒節目時,要對手勢語進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可以用手勢來形容物體的大小以及形狀,通過手勢語模擬動物的特征,等等。這既可以增強節目的感染力,同時,也會增加主持人的魅力。
(三)身體姿勢
從身體姿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以及性格等,對于節目主持人來說,身體姿勢不僅是個人的代表,同時也會對節目的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身體姿勢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情況下,主持人最主要的身體姿勢分為三種,它們分別是站姿、坐姿和行姿。
首先,主持人要有自信挺拔的站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節目要求主持人采用站姿主持,因此在節目中,主持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站姿,要有挺拔感,頭部要抬起,雙手自然下垂,穩健優美,不管是男主持人還是女主持人,都不能出現斜腰、抖腿等不良站姿,否則會給受眾一種不專業感,影響節目的觀賞效果。③
節目主持人在主持時,不可避免地要到處走動,輕盈的步態不僅可以增加主持人的魅力,同時也能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男主持人在走路時要虎虎生風,不能有八字步。女主持人在走路時要走一條直線,身體稍微前傾,步幅適當,避免走得過快或者是過慢。
其次,主持人還要有良好的坐姿,背要直,要有適度的控制,不能癱坐在座椅上,四肢避免擺放得太大。上半身要保持直立,頭部要放端正,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挺胸、收腹,腰要保持直立。不可以彎腰駝背。作為一個主持人,其體態語不僅代表個人的形象,同時也代表整個節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身體姿勢,形成良好的體態習慣,這樣在主持節目時,才能做到自然流露。
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其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鏡頭傳達給觀眾,因此,主持人在面向鏡頭時要時刻規范自己的體態語,使之能夠與語境和節目內容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豐富節目的內容,塑造成功的主持人形象。
1.孫琰潔. 電視節目主持人體態語問題研究[J]. 語言文字應用.2012(1)
2.許嬙. 淺談電視節目主持人體態語的運用[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3.孫寧. 電視節目主持人體態語運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4
( 作者單位:廣東佛山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