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蘭
本刊訊 近日,我省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未來5年,根據黨員教育培訓目標和需求,省級每年將示范培訓14800人,5年內示范培訓74000人。
《意見》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中央《規劃》關于“堅持以理想信念為重點,開展主題教育培訓”的要求,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教育培訓,加強黨章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培訓,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培訓,加強業務知識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分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
針對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要著眼于建設一支服務意識強、服務作風好、服務水平高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切實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培訓。要以農村、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書記為重點,每年至少舉辦1期示范培訓班,省直機關工委、省委高校工委、省國資委每年分別舉辦省直機關、高等學校、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其中,縣(市、區)舉辦示范培訓班時,縣(市、區)委書記應作一次輔導報告。
針對農村(社區)黨員培訓,要著眼于增強黨性修養,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加強農村黨員培訓;著眼于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和維護穩定能力,加強社區黨員培訓。各縣(市、區)每年舉辦黨員示范培訓班,縣(市、區)委書記、組織部長應作一次輔導報告。各鄉鎮(街道)黨(工)委每年開展一次重點培訓,鄉鎮黨委書記應作輔導報告。
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培訓,要著眼于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和工作業務骨干,把黨員出資人和負責人培養成黨建工作骨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教育培訓,強化職業道德,提升素質能力,促進技能進步,立足本職崗位當能手、作貢獻。
針對新黨員培訓,要著眼于從思想上入黨、增強黨員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采取集中學習、黨課教育、座談研討、主題活動等方式,使每名新黨員在入黨后一年內至少參加一次集中培訓。
針對流動黨員培訓,要著眼于增強黨員意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政策法規、生產經營技能、業務能力培訓。
針對民族地區基層黨員教育培訓,要著眼于民族團結、興業富民,開展教育培訓。以愛黨愛國、民族政策為主要內容,由民族地區黨委組織部門會同民族宗教等部門開展民族地區黨員專題培訓。
針對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要著眼于增強黨員就業與自業創業能力,開展職業技能、實用技術、專業知識、創業技能等方面培訓。把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納入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綠色證書培訓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雨露計劃等。
《意見》要求,各地可以采取集中教育、脫產培訓、集體學習、網絡培訓、自主選學、個人自學等方式,運用專題輔導、報告會、案例分析、現場觀摩、現身說法、交流研討、結對幫學等方法開展教育培訓,增強教育培訓的實效。如結合黨員實際和工作需要,確定特色鮮明的黨日主題,組織黨員開展學習培訓或實踐活動,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主題黨日教育培訓活動;廣泛開設黨員“流動課堂”,組織黨校教師、講師團成員、先進典型代表、專家學者、科技人員等,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流動辦學、送教上門,力求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教育課堂;通過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黨員承諾、設崗定責、結對幫扶和黨員志愿者服務等多種方式,為黨員加強黨性鍛煉搭建平臺等等。
《意見》還特別強調,各地要發揮好《湖北日報》、《黨員生活》等黨報黨刊的作用,加強黨員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