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長珠
“不求干出啥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愿盡力做好每件小事,為大家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這是年近63歲的大冶市金湖街辦田垅村黨支部書記、原黃石市工商局副局長張友山在田垅村換屆選舉中對全村老百姓的承諾。
“張書記不簡單!自從去年7月23號走馬上任后,他像老黃牛一樣,為我們辦了很多實事。這樣的書記值得我們信賴和依靠!”這是田垅村老百姓對張友山的評價。
田垅村下轄7個自然灣,10個村民小組,現有478戶1998人。從經濟上看,自然資源缺乏,產業結構單一,是省級貧困村;從政治上看,前兩任書記都因經濟問題受到處分,導致村黨支部書記一職空缺一年多,是典型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去年7月,正值村‘兩委換屆之時,誰來做田垅村新一屆班子的帶頭人,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找了好幾個合適的對象,可人家怎么也不肯接這個‘爛攤子。”金湖街辦黨委書記馮海潮說,后來,有村民想到了剛從黃石市工商局退休的張友山。
“田垅村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既然金湖街辦領導和田垅村老百姓想讓我回村任職,我作為一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任何時候都應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雖然家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但是面對大家的信任,我唯有硬著頭皮挑下這個擔子。”這是從張友山那本厚厚的筆記本上看到的一段話。
“張書記工作起來一絲不茍,總是從細微之處著眼,認真對待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田垅村村委會一戴姓干部談起張友山,豎起了大拇指。“每次要求我們做到的,他總是率先做到。”
“張友山來后,村里發生了明顯變化,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長期有人值班了,以前想辦事都找不到人。”田垅村戴家嘴灣村民戴圣炎說,去年12月的一個星期天,他接到金湖街辦民政辦電話,要求他馬上過去幫他那個殘疾的弟弟領一張登記表,將其填好讓村里蓋章后,務必在當天交回民政辦。那天,他將表填好后拿到村里碰碰運氣,沒想到村里雙休日竟也有人值班。
田垅村張運發灣村民張友志說,張書記將村里的五保戶、低保戶以及孤寡老人都統統列入到他的“民情巡訪‘十必訪”的一項必訪對象,“經常來看望我們,及時了解我們的生活情況。”
在村里走訪時,村干部和村民說得最多的就是張友山幫助村民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聽在耳里、暖在心里。
金湖街辦棲儒工作片總支書記石明說,張友山放棄10萬年薪回到村里任支書,老百姓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黨支部的號召力和威信在群眾心中自然而然得到了加強,村民有盼頭了。”
張友山只是黃石優秀村黨支部書記的一個代表。去年以來,黃石市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按照“窮村選富人、富村選能人、亂村選強人、好村選紅人、差村選正人”的思路,引進、回歸、選拔一大批 “經營企業型”“回歸創業型”“離崗返鄉型”“鄉土能人型”“復轉軍人型”“機關干部型”的能人擔任村級帶頭人。他們正在自己新的崗位上,為群眾辦實事干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