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首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結業
“郡縣治,則天下安。”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200名參加中央黨校研修班的縣委書記座談,告誡他們“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參加“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的200名學員結業。這是十八大以來首次開展全國縣委書記輪訓,中央黨校計劃到2017年將全國縣(市、區、旗)委書記輪訓一遍,旨在提高其執政能力和水平,令其更準確地把握中央精神,適應經濟進入新常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新環境和新要求,推動縣域發展。
歐元區面臨分裂風險
牽動歐洲神經的希臘大選結果于北京時間1月26日公布,希臘激進左翼聯盟Syriza以超過36%的選票贏得大選,希臘現任總理薩馬拉斯已經承認在選舉中失敗。歐元區近年來對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施加了嚴格的緊縮政策,卻未能有效改善該國經濟,民眾因失業等問題積聚的不滿終于在此次大選中爆發,左翼政黨在競選中發出了退出歐元區的威脅。目前左翼聯盟能否在議會拿到絕對多數席位尚存疑問,但如果以德國為首的歐元區大國不能同意放棄緊縮,希臘將面臨債務違約風險,歐洲也勢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美國2016年大選共和黨提名戰日益激烈
日益激烈的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提名之戰又多了一名參戰者,即前阿拉斯加州州長佩林(Sarah Palin)。佩林在2008年大選中曾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搭檔,挑戰美國副總統位置。據報道,總共有10多名共和黨要人正在考慮參加2016年大選共和黨內提名戰,其中包括前總統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2012年大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與新澤西州長克里斯蒂等。
全國近六成超配干部待消化
2014年1月,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和國家公務員局聯合印發《關于嚴禁超職數配備干部的通知》。一年來,各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認真嚴肅地開展整治工作,基本遏制了“三超兩亂”(超職數配備干部、超機構規格提拔干部、超審批權限設置機構,擅自提高干部職級待遇、擅自設置職務名稱)現象,各地各單位嚴格按職數配備干部的規矩意識明顯增強。截至目前,全國超職數配備的4萬余名副處級以上領導職數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
上海率先取消GDP增長目標
在1月25日開幕的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為新一年度設定了“經濟平穩增長,結構繼續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首次取消了GDP增長的具體指標。上海政府工作報告中取消GDP增長目標,這是中國省級層面第一個取消GDP具體指標,導向意義不同尋常。GDP比拼被稱為“政治錦標賽”,這一競賽是否意味著將出現拐點?淡化GDP考核是一個大趨勢。新常態下,如何保持“科學的GDP觀”,對各地是一種全新的考量。
中國對外投資首次超引資規模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戰略,不僅敞開國門歡迎海外投資,近年還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商務部最新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共實現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與同期吸引外資規模僅差35.6億美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這是我國雙向投資首次接近平衡。專家認為,中國成為資本輸出大國,將深遠地影響全球資本、產能布局,折射出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維護穩定成沙特新國王面臨的最大考驗
沙特阿拉伯王宮辦公廳當地時間1月23日宣告,沙特第六任國王阿卜杜拉當天去世,享年90歲。阿卜杜拉國王去世后,王儲薩勒曼成為沙特第七任國王。薩勒曼是阿卜杜拉同父異母的弟弟,現年79歲。此次權力交接正值中東“多事之秋”,新國王面臨一系列新挑戰。首先,沙特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爭奪趨于“白熱化”。薩勒曼執政根基未穩,其政令實施或受王室其他成員牽制;其次,北部“伊斯蘭國”有“惡化、擴散”之勢,形勢不容樂觀;最后,南部也門陷入新一輪動蕩,什葉派胡塞武裝占領總統府等重要政府機構,宣布將組建新政府。分析人士表示,沙特是中東的穩定器,沙特亂則中東亂。新國王薩勒曼能否在“南憂北患”中維護沙特的穩定,將是其上任后面臨的最大挑戰。
川渝治霾禁熏臘肉被指“避重就輕”
繼四川達州市環保部門官員拋出“熏臘肉致霾論”后,重慶市日前再次以環保執法的名義對“煙熏臘肉”開刀,引發輿論關注。新華社也就此發表時評質疑,“傳承了數百年的煙熏臘肉,竟要為當今日漸糟糕的空氣質量負責”,并稱“動輒拿廚房油煙、煙熏臘肉等群眾生活中的問題來當致霾的‘替罪羊’,難免有避重就輕、敷衍塞責的嫌疑,引來輿論‘拍磚’”。治理空氣污染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既然發生嚴重污染天氣,就應找出導致污染的因素,通過科學測量評估各種污染源的影響,為治理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