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芳++湯英++邱元雄
摘 要:內部審計委派制是為進一步提高委直屬和聯系單位經濟運監管質量和水平,增強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需要。公立醫院在審計實踐中存在薄弱環節急需內部審計委派制:缺少應有的獨立性、力量還較為薄弱、方式方法手段滯后;內部審計委派制的研究價值是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的正確手段,具有相當的獨立性、權威性特性;且具有獨立的政策性作用,為增強審計的獨立性打下牢固基礎,有效發揮審計職能作用。
關鍵詞:公立醫院;委派制;薄弱環節;委派價值;委派作用
內部審計委派制是為進一步提高委直屬和聯系單位經濟營運監管質量和水平,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需要。目前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相關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內部審計委派制是適合于所有企業及大型公立醫院推廣,從大型公立醫院治理角度來分析和研究內部審計功能與定位,實施內部審計委派制是起到促進與保證作用且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針對國有大型公立醫院治理結構的重要性,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實行委派制的重要性談點體會。
一、當前公立醫院存在薄弱環節急需內部審計委派制
(一)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缺少應有的獨立性。內部審計委派制是為提高監督質量,創新內部審計監督約束機制,有效保證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①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相比,在衛生系統的公立行業內部審計中,上級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具體準則和實施細則、缺少條款與細節、尚未作出明確規定,法規較為滯后,導致醫藥衛生系統的公立醫院在對行業的重大投資項目及“三重一大”決策,在進行內部審計時,缺少制度的硬約束,至使內部審計工作處于被動地位,缺少完整的獨立性;②內部審計在審計質量方面缺乏相關的標準性,對審計的力度沒有一個完全和把握的盡度及政策標準,還是依賴審計機構及人員的專業素質、業務素質、能力素質、審計人員的思想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多方面是決定于審計人員的主觀意志,這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審計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審計出具審計意見與結論的可信度和權威性;③審計人員在執行審計的各個子目中,因個人的業務能力、政策水平、敬業精神會直接影響到審計項目的進度和質量;④目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缺乏相關的制度性和規范的硬約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部審計的責任風險;⑤把內部審計片面地理解為“財務監督”活動。將內部審計局限于財務收支審計的定位,限制了內部審計評價、咨詢功能的發揮,忽視內部審計的事前、事中控制的建設性,極力地削弱了內部審計功能。
(二)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力量還較為薄弱。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及管理上能提出可行的合理化、有用的建設性建議較少,大多的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審計業務培訓:①審計人員很多是財務人員出身,對審計法規及審計政策、審計專業、審計業務不能很好理解與吃透,大多數醫院的審計人員都是半途起家,從財務會計及行政崗位轉軌到審計崗位,在使用過程中缺泛應用性、靈活性、包容性、政策性,審計業務的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升;②在審計方式方法上存在有片面性。對國家的政策及審計法規力度把握不準,把被審計主體當作對立面,對審計項目的總體定性力度把握不準、行為不妥或過急,易挫傷投資人及被審計單位領導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③對審計法規、政策力度不能很好吃透。致使與導致審計工作沒有創新,缺乏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沒有對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對國家的審計政策及法規不能及時吃透及很好全面把握,甚至有的審計人員與項目合同的法人勾戶搭背、串為一體,不能按審計法規正確履行審計人員的職責與責任,在審計活動中搞權錢交易,造成國有投資及資產受到嚴重的損失也有不少;④對審計人員實施輪崗沒有形成制度。大多數審計人員在審計崗位工作、直到堅持到退休,導致一些審計人員長期在審計崗位擔當內審工作,輪崗的觀念尚未轉變,有的審計人員把工作需要的各種轉崗做為組織及領導對其工作不信任而導致的,在轉崗時造成對組織及單位領導有意見,對審計工作的有效性、獨立性,需要審計工作及時轉崗認識不足。
(三)內部審計的方式方法手段滯后。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方法性在大型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及經濟營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若審計工作的方法手段滯后,沒有獨立性,審計工作就沒有價值,也就失去審計工作存在的意義。①內部審計在方式方法上缺乏監督力。大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處于依從地位以及外部監管力度不夠,直接受醫院內部法人及有關部門、科室對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的左右,造成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執業質量及執業水平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發揮;② 在審計的主體上僅注重對審計的監護性。單純把醫院內部審計工作放在經濟營運的監督上,對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審計業務和專業檢查,著重放在查錯揭弊上,忽視了審計工作為被審計科室提出建議與發展措施的建設性;③內部審計信息化電算化水平還有待不斷提高。審計業務活動電算化在醫院經營管理的審計活動中的有效應用還有待深化,如醫院營運項目、會計電算化、藥品及材料出入庫電算化等等,電算化水平的提高為醫院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性。但目前大多數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信息化軟件的全履蓋、科學化及應用程度的水平還有待提升與深化,大多數人對軟件的開發與應用不能很好掌握,極大地影響了醫院內部審計功能及績效的發揮。
(四)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存在力量不足的現象[1]。目前能夠對大型公立醫院行使審計監督職責的審計機構包括:國家審計機關、醫院內部審計機構和社會審計組織等三種基本審計力量。在這三方面的審計力量各有弊端、優勢和特點,但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審計力量且有明顯不足。在目前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十分活躍的情況下,審計的力量與功能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導致審計力量薄弱、存在嚴重不足。這些現象主要表現在審計機構及人員在數量上、素質上[1]、業務能力的判斷上都不能很好地吃透國家的審計法規、滿足審計主體之要求,這是審計監督存在薄弱環節的最為根本的原因。
二、內部審計委派制的研究價值
(一)內部審計委派制是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的正確手段。國家衛生衛計委實施對大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委派制,是為進一步實現大型公立醫院的改革發展、經濟營運決策、內部管理、風險預警、提高效益、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提供了有力的措施與保障。國家衛計委對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實行委派制是市場經濟營運與發展中的新規則,內部審計委派機構是直接隸屬于衛計委審計部門的領導,委派下去的審計機構與審計人員,都能獨立地按照國家的審計法規及政策獨立行使審計職責與職能,其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不易受到制約。內部審計實行委派制能夠有效地實現國家審計對國有公立醫院正確的日常經濟營運監督,且能及時了解到國家投資效益的有效發揮及到位情況與落實情況。
(二)內部審計委派制的全面實施具有相當的獨立性特性。內部審計委派制的獨立性特性,受委派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不僅在對大型公立醫院的審計活動中要關注經濟營運事項的審計,且要對審計結果預期的影響力有著正確的評估與評價,通過正確的審計程序,更加關注在大型公立醫院現有的發展及營運情況的方法性、措施性、規則性、管理的有效性、方向性和醫院發展中的定位、與否正確的預叛。也就是說在內部審計委派制在執行過程中不僅要了解醫院營運發展的過去、現在,更要面對其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經驗及管理制度的短缺,對公立醫院未來的營運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相關發展的路徑與方法,協助公立醫院抓好發展的建章立制工作,從而有助于解決當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缺力的資源貧缺等相關問題提供了保障與支撐,能有效充分發揮內審工作獨立性的作用。
(三)內部審計委派制具有權威性的特性。內部審計機構委派制是黨和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新要求、新法規,凡委派到被審計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不受被審計單位的領導,而受派駐單位的領導,從管理的程序上分析,委派的審計人員不受領于與平衡于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和制度的約束,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成為國家意志的體現。在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審計中與內部審計相比具有相對的、獨立的權威性。內部審計委派以后不受被審計單位領導及醫院行政管理層的干預,從而使內部審計的地位和權威性不斷得以提高,審計工作的實際權力增大、權威性增強,特別在對公立醫院主要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中,不受其領導人權力的干預,僅從國家層面進行客觀、公正、公評的審計與評價,能充分行使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有獨立的權威性、有利于委派的人員有重點、獨立地開展審計工作,且能保證委派的上級組織得到完整的審計信息。
三、內部審計委派制的重要性
(一)內部審計委派制是一項具有政策性較強的工作。黨和國家對直屬事業單位實施內部審計人員委派制是一項具有政策性較強的工作:①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委派制是確保公立醫院及醫療市場的經濟營運的正常秩序的新舉措,通過內部審計委派制揭露問題隱患以及發揮建設性和監護性作用,能全面維護大型公立醫院營運的經濟安全,確保國有大型公立醫院資產保值與增值,推進國有公立醫院的改革可健康持續有序發展,需要國家的審計法規和國家政策的硬制約;②內部審計委派制是一種具有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種專業型的管理活動與控制活動。其核心功能不應該是審核,而是應該對大型公立醫院的價值形成價值[2];內部審計委派制的基本功能應與被審單位內部審計一樣,都是一種特殊的經濟控制,其主要目標就是確保被審計單位的經濟責任得到有效的履行;③有利于大型公立醫院出資人正確接受國家的審計法規的約束。有助于優化及整合審計資源的配置,促進審計監督職能的轉型,提升審計人員的地位及其綜合素質;④在政策研究方面有利于更進一步了解與掌握國家的投資情況、公立醫院自身的營運情況,更有利于提出建設性及監護性的建議,充分發揮審計治理功能的作用;⑤在審計政策法規的落實上,有利于深化職能、有效形成合力。內部審計委派制主要體現審計的業務主體實施對審計法規及政策的掌握的靈活把握上,能充分其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實現其優勢互補,充分有效發揮其作用。
(二)內部審計委派制為增強審計的獨立性打下牢固基礎。內部審計委派制就是圍繞深化醫院改革、強化監督職能、確保與滿足營運效果的總體要求,按照有利于派駐機構監督職能的發揮、有利于用好用活現有審計資源、有利于調動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建立一套“統一組織、統一領導、垂直管理、監督駐地、參審異地”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的需要而形成的,內部審計委派制為增強審計的獨立性打下牢固基礎:①國家審計委派制加強對國家各部委行業營運中的審計。在國有大型公立醫院審計委派執業質量過程的監督中,能促進審計業務健康開展,確保審計質量及水平的有效提高;②審計機構委派制能正確履行審計的職能與職責。大型公立醫院通過審計委派制活動,加強了對全部的營運業務及政策法規執行、規章制度的正確性、與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且承接對所以國有公立醫院的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等業務工作是否在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方面的全面審計與監督; ③內部審計委派制所采用的方法是統一管理、統一委派,為審計業務開展不受拘束打下基礎。對委派到大型公立醫院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的工資福利、職務與職稱晉升、工作調動、人事任免都是由審計委派部門統一管理,被審計單位僅只能對所委派的審計機構及人員進行工作績效的認可和建議。④委派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通過對公立醫院審計業務質量的監督檢查,了解有關醫院的經濟營運情況,揭露被審計單位在醫院改革發展的事務中是否存在有弄虛作假、三重一大項目的程序是否正確性,揭示醫院內部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委派的審計機構及審計人員能嚴格遵守獨立、客觀、公正、公開、保密的審計原則,促進提高內部審計委派制的執業效果與執業質量,為完善公立醫院經濟營運管理工作、發揮審計建設性作用,獨立性作用、權威性作用打下了牢固基礎。
(三)審計委派制能增強內部審計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國家衛計委對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實行委派制可通過整合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監督機構,把大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形成獨立的、有效的監督體制,向下在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實行向上直接對各級審計機關負責并由其委派,主要負責人員由其任免,在人事、財務、業務上完全獨立于國有公立醫院的法人及領導。同時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確定委派內部審計的相關權限責任范圍,這樣國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將能夠完全獨立于國有醫院的院長、書記及管理層在行政上、業務上的領導。這就能夠極大發揮與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作用發揮,能夠實現對國有醫院各級受托人的受托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監督,能夠在公立醫院治理層面起到權力制衡作用,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真正成為公立醫院堅強衛士。
總之,醫院內部審計委派制有助于彌補現代醫院管理上的信息不對稱缺陷,有利于審計人員履行監督職能,強化“有為有位”的思想,確保審計組織及審計人員能真正做到“能審、敢審、會審”,努力實現審計關口前移,對影響行業發展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加大審計力度,是為進一步提高委直屬和聯系單位經濟營運監管質量和水平,增強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韓百勝,關于我國金融審計發展的點滴思考,企業導報,2014年16期,62頁。
[2] 張 博,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定位研究[J]。會計師,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