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楊
摘 要: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特征,年輕的大學生們越來越多的使用計算機和網絡獲取信息。網絡上的信息量巨大,影響著大學生們的思想行為,因此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領域和難題。如何利用好校園網絡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對策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將網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工作基本思路,闡述了新形勢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方法。
關鍵詞:高校校園;思政教育;總體思路;實施途徑;實踐研究
高校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網民使用群體,網絡信息是廣大高校大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手段。網絡上的信息量巨大,影響著大學生們的理想信念、道德修養、性格態度、行為行動,因此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領域和難題。
一、高校大學生網絡的使用特征
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的日常使用工具,使用普及率極高。網絡的普遍應用使得高校校園由“封閉式”變成開放式,各種信息通過互聯網大量的涌入校園。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把握網絡特征的基礎上,才能客觀認識運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政教育的育人優勢,進而準確把握網絡思政教育的客觀規律,做好育人工作。
(1)虛擬性。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人們可以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進行網絡溝通,因而更容易流露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意味著可以通過網絡比較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動態,從而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2)集中性。雖然網絡信息量大、內容駁雜,但是高校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使用比較集中于“校園貼吧”、“校園論壇”、“微博客”、“QQ群”、“飛信”等。和傳統的溝通方式相比,網絡溝通和傳播更為高速便捷。對學生而言,交流探討和訴求反饋的渠道得到了拓展和疏通;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對學生的溝通和教育更具實效性和廣泛性。
二、將網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總體思路
網絡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意識領域,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利用高校大學生網絡的使用特征,將網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總體思路包括:
(1)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由于大學生正處于學習成長階段,思想意識還不獨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為此,我們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主旋律,樹立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圍,用黨的語言、用正能量武裝大學生。(2)開展網絡法制教育。當前,網絡上的色情、暴力、邪教、詐騙、反動等問題有一些傳播,這種信息毒害著當代大學生。因此,要注重對網絡的法制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正確使用網絡,并增強大學生的網絡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3)加強校園網絡管理。要建立網絡信息管理機制,在院系設置網絡宣傳機構,負責在“校園貼吧”、“校園論壇”、“微博客”、“QQ群”、“飛信”等網絡群體宣傳、師生互動交流以及監控等職能。及時引導、糾正學生的思想動態。
三、將網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實施途徑
(1)高校宣傳部門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門要在“校園貼吧”、“校園論壇”、“微博客”、“QQ群”、“飛信”等網絡群體中設置賬號。利用這類學生常用的網絡工具走進學生的網絡生活,避免官腔套話,與學生進行貼切真誠的交流,讓學生從內心接納思政教育工作者,敞露心扉,以更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2)開展網絡法制教育講座。邀請民警、專家在校園內舉辦專題講座,通過講座開展網絡法制教育。圍繞大學生關注的與學習、就業、戀愛、交往以及社會上敏感、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引導。(3)建設一支具有高技術能力、高理論水平、高責任意識和高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這支隊伍主要由一線的班主任、輔導員和學校相關技術人員組成,學校必須對這支隊伍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訓,以提升其管理、服務能力。由于網絡是信息時代的新事物,而大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新思想最為敏感、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這就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為此,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了解網絡帶來的新問題,并進行積極的探索。②熟悉網絡文化,不斷跟進和駕馭網絡技術,掌握網上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律。③網絡信息敏感性強,能及時撲捉和解決學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等問題,有效地分別處理有益的網絡信息和網絡垃圾,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輿論。④有全面教育意識。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網絡自主學習、鑒別網絡信息性質、實現虛擬和現實角色轉換、自我控制等能力。⑤責任心強,善于交流,能在網絡中積極耐心地和學生進行溝通。
參考文獻:
[1]黃可. 網絡文化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 繼續教育研究,2010(12)。
[2] 徐建軍,王凡.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N]. 光明日報,2009-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