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摘 要:隨著經濟的進步,中國建筑業的發展也呈現突飛猛進的形勢。文章結合中國1987-2010年的投入產出表,通過一系列投入產出指標對中國的建筑業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并得出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建筑業;投入產出表;結構分析;波及效果分析
一、引言
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高度發展時期,建筑業的快速增長會對我國經濟做出突出的貢獻。2013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159,312.95億元,為當年GDP的28%,說明建筑業對我國經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了解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趨勢和對其他產業產生的關聯效應,制定合理計劃,可以更好更快地發展我國經濟。
二、我國建筑業的結構分析
下面是結合1987年-2010年的投入產出表計算出來的中間需求率和中間投入率(見表1)來對建筑業進行分析。
(一)中間需求率的比較分析。據表1可知,建筑業在1987年和1990年的時候中間需求率為零,到1992年以后中間需求率變化具有波動性,其2002年達到最大。總體而言,建筑業的中間需求率都遠遠小于三大產業,其產出量無法滿足國內中間需求,我國應加大建筑業的發展,增加產出量,能更早的滿足國內需求。
(二)中間投入率的比較分析。從表1可知,1987年至2010年間,建筑業的中間投入率普遍偏大(大于0.5),遠高于第一、三產業,說明建筑業的中間投入是非常大的,同時也帶動其他產業的生產,拉動了我國內需,并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三)產業分類的比較分析。按照錢納里和渡邊的產業分
類,根據1987-2010年這八年產業的中間需求率和中間投入率的大小以0.5為分割點進行分類,分為以下四類(見表2)。
據表2可得出建筑業的中間需求率很低,而中間投入率高,屬于第Ⅲ類的最終需求型產業,即推測出建筑業屬于“高帶動力、低附加值”,并以消費服務為主導的行業。
三、我國建筑業的波及效果分析
下面是結合1987年-2010年的投入產出表計算出來的感應度系數和影響力系數(見表3)來對建筑業進行分析。
(一) 感應度系數的比較分析。由表3可知,建筑業的感應度系數的值是都小于1的,說明建筑業的感應度水平低于其他產業的平均水平。在1987年至2002年,建筑業的感應度系數一直在緩慢增長,說明建筑業在穩健地發展。但2002年至2010年,建筑業的感應度系數不僅回落,還低于1995年,說明我國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縮小內需使建筑業的生產產量下降而變小。
(二) 影響力系數的比較分析。從表3可看出,建筑業的影響力系數比較平穩,都大于1,遠高于第一、三產業,但略低于第二產業,說明建筑業影響很大,超出了社會平均水平,具有很大的拉動效用。也說明建筑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得到了提高,并且建筑業的產業鏈比較長,對經濟輻射作用強,且其產品技術含量高,有著較強的附加值,優先發展建筑業不僅能拉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還能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三)產業關聯交叉分析。由表3可知,1987年—2010年建筑業的感應度系數小于1,而影響力系數大于1,屬于具有強輻射和弱制約雙重特性,說明建筑業是發展比較成熟的產業。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有大量消耗其他產業的產品,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是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柱。
四、結論及建議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對建筑行業有很大的需求,應增強其市場化程度,提高其產業集中度,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樣才能讓我國建筑業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我們更應加強宏觀調控和監管,健康持久的發展建筑業。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統計局.投入產出表的分析應用[J].北京市統計局,2002年12月
[2] 王勇.中國投入產出核算:回顧與展望[J].統計研究,2012(8)
[3]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課題組.我國目前產業關聯度分析——2002年投入產出表系列分析報告之一[J].統計研究,2006(11)
[4] 胡華杰.中國產業關聯效果的實證分析與理性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