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勇
摘 要:近年來農民工傷亡事故頻繁發生,他們的權益屢遭侵害,他們的遭遇卻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農民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失察,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用人單位違法違規、農民工自我防護意識差等方面。保護農民工生命安全與健康,政府應健全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加強執法檢查力度;企業要物防、技防、人防并重,安全監督管理關口前移;農民工自身要強化安全健康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還要建立雙重安全保障機制;加大對違法者的追究力度。
關鍵詞:農民工;生命;安全;對策
一、農民工生命安全健康現狀堪憂
關于農民工安全健康的現狀,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研究室《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已經有了翔實的數據和宏觀的評價。但是,現實的情況要比《意見》和《報告》中所述的情況更為嚴重。據某市一項調查顯示,該市每年發生的各類工傷死亡事故中農民工事故占90%以上,涉及農民工的生產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勞動強度高、生產力水平低、危險性大的礦山開采、建筑施工、林業采伐等高危行業。農民工中的絕大多數的人員從事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苦、臟、累、險”工作。部分企業的農民工安全監督管理變成安全工作的死角,農民工傷亡事故頻繁發生,他們的權益屢遭侵害,他們的遭遇卻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農民工成為最易遭受工傷事故侵害和職業病危害的人群,這給社會大局穩定、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二、農民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地方政府失察,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由于經濟利益驅動和地方保護主義,乃至官商勾結等腐敗因素的存在,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得不到落實,投入不足、欠帳太多,執法不嚴,造成了一些的地方和眾多的企業用農民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換來暫時的經濟發展。對此,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用人單位違法違規。一是惟利是圖,用工無序。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一些企業私招亂雇現象普遍,對外工程無序轉包、分包,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二是安全培訓不到位。很多企業沒有及時對職工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訓。有的即使對農民工進行了簡單的培訓,也只注重生產技術,而忽略安全操作規章,這些人一旦遇到事故征兆,不會正確處理,極易造成事故或擴大事故范圍。三是設備老化,企業安全投入不足。企業設備老化,安全生產可靠性指數下降,加之農民工作業環境惡劣,勞動防護設施短缺,極易釀成安全事故。四是農民工超負荷工作。有的企業任意延長工作時間,要求農民工夜以繼日加班加點,造成工人疲憊不堪甚至暈厥在工作現場。五是檢查考核不嚴格,糾正違章不嚴厲。農民工安全管理紀律松馳,事故隱患難以整改。發生事故后,不是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而是出了事故賠錢了事,不去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訓,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結果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三)農民工自我防護意識差。農民工文化素質低,生產任務重,只圖盡快完成生產任務,意識不到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不清楚相應的安全法規及規章制度,不懂得如何自我保護,更不管他人是否會有危險,違章操作現象就難免發生,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別人,或者被別人傷害。
三、解決農民工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策與建議
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提出了應對措施。當前,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應該著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政府:健全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加強執法檢查力度。農民工這個弱勢群體的權利只有通過政府的干預才能得到切實保障。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民工的勞動保護、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以及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監督的力度,建立科學完整的用工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體制。安全監管部門要以《安全生產法》及《職業衛生防護法》等法律法規為切入點,嚴把安全生產條件關,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督導企業依法做好員工的職業安全健康保障工作,對不符合或達不到國家安全生產規范的企業(項目)決不允許開業投產,對安全生產管理失控的企業要重罰直至破產;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依法查處事故,對農民工傷亡事故居高不下的企業,應追查業主的安全保障責任。要檢查企業是否為農民工創造了必要的安全生產作業條件,確保農民工在就業前得到充分的安全技能培訓。
(二)企業:物防、技防、人防并重,安全監督管理關口前移。一是必須物防、技防、人防并重。打好“物防”基礎。做好安全物防工作,即使員工誤操作也不至于受到傷害或者嚴重傷害,這就必須以設備的安全作支撐。強化“技防”手段。工藝技術、監管技術和工器具是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前提,安全技防可使員工作業盡可能脫離危險作業環境。抓住“人防”根本。既要制止工人的作業性違章,更要制止管理者的管理性違章,這就必須有嚴格的資質把關、制度監管和提高素質三者的有機結合。 二是加強對生產現場設備檢驗監管。對涉及到農民工安全的“鍋、容、管、特”等特種作業及危險化學品生產,要把好設備檢驗資質關和人員培訓取證關。尤其是對私營小企業要采取強制手段,確保其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進行安全設施建設和隱患治理,切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 三是把好外來用工隊伍的質量關。建立企業為主、政府安監部門為輔的雙重備案制度,探索切實可行、高效經濟的農民工安全管理辦法。根據“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督促企業建立農民工安全臺帳,抓好外來施工隊伍的安全綜合考評及合同簽訂工作,審查外來施工隊伍的資質及管理水平,做好外來工上崗前的體檢,嚴禁聾、啞等殘疾人員上崗作業,嚴禁使用童工,未經批準不得濫用未成年工。
(三)農民工:強化安全健康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農民工的素質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產業素質和競爭力,關系到整個工業化、現代化水平。因此,一定要全面提高農民工素質,包括政治思想素質、業務技能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要引導農民工成為既熟練掌握職業技能,又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合格的產業工人。要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引導農民工增強法制觀念,知法守法,學會利用法律、通過合法渠道維護自身權益。要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工遵守法律法規、愛護公共環境、講究文明禮貌,培養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廣大農民工要努力按照現代產業工人的基本素質要求自己,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業務和生產技能、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履行當地城市居民應盡義務。
(四)社會:靠“教育”預防,以“保險”補救,建立雙重安全保障機制。大力加強對安全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農民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及企業管理者、雇主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讓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方法措施深入人心,對安全技術與人的安全行為進行有效整合,使安全文化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形成安全文化的長效保障機制。同時,充分發揮企業獨立承擔安全事故風險的作用,完善外用員工的工傷保險實施細則,合理調整農民工的工傷保險費率,應用經濟杠桿督促企業加大對農民工的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減少安全事故風險。
(五)法律:實行“盛世峻法”,對違法者嚴厲追究。法律律條的修訂要適應形勢的發展,一定體現以認為本的思想,加大違法成本,讓違法者畏懼法律,而不是藐視法律。否則,只要有利益驅動,企業和單位就不可避免地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從體制和上層的原因看,很多情況下各級行政區域和單位的經濟發展決定了官員的升遷,為了自己的職位,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甚至草菅人命的大有人在。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對危及職工生命健康的事故一查到底,嚴肅追究;對各級地方黨政負責人 “一票否決”,直至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解決農民工勞動安全衛生問題,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減少農民工傷亡事故發生,從根本上保證農民工的生命健康權益,為創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